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癌的「幫凶」:5種食物,儘早扔掉,少往嘴裡「塞」,切莫捨不得

根據2018年癌症數據統計,全球新發肝癌,約一半發生在我國。

我國肝癌高發,除了喝酒以外,還和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

「癌」字三張口,其中之一就是「瞎吃」。

肝癌的「幫凶」:5種食物,儘早扔掉,少往嘴裡「塞」,切莫捨不得

第一種:「變苦」的堅果

堅果,十分有營養,但卻不宜保存。

堅果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易遭受到黃曲霉毒素的汙染。

當堅果「變苦」後,大部分會收到黃曲霉毒素的汙染。

黃曲霉毒素的毒性,要比砒霜大68倍,主要就是誘發肝癌,與肝細胞癌變成正相關,長期食用,會破壞肝臟組織,嚴重可致肝癌。

所以,這類的堅果,勸你少吃為好。

第二種:「有霉味」的大米

大米,是每天都會吃到,所以,很多人家裡,會存放很多的大米。

然而,大米一旦保存不當,或時間過久,易發霉」,有一霉味。

此時,一定要扔掉,切莫「水洗後」再食用。

這類大米,也是分容易會受到黃曲霉毒素的汙染,長期食用,會增加肝癌風險。

第三種:「腐爛」的水果

有些水果一旦腐爛,就會產生毒素,從而導致神經系統和肝臟中毒。

橘子、橙子等水果,一旦腐敗,變質就會產生青黴,就算把腐敗部位扔掉,細菌還是會殘留在水果內,只是肉眼看不到,食用後會導致肝中毒。

長期吃這類水果,嚴重損害肝臟健康,增加癌變幾率。

桃子、橙子、李子、荔枝等,屬於核果類水果,一旦出現腐敗跡象,就堅決不能食用了。

第四種:「久泡」的木耳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木耳,確實很有營養,對身體健康有益。

但是,在泡發木耳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長時間浸泡。

一旦木耳浸泡時間太長,就會大量滋生細菌,其中,就包括黃曲霉毒素。

第五種:「長斑」的蕃薯

長了黑斑的蕃薯,味道會發苦,口味很差。

一般來說,這樣的蕃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汙染,但其產生的毒素,對肝臟損傷是挺大的。

因此,一旦發現蕃薯長了黑斑,最好還是不吃的好。

預防肝癌,還要做好這兩點:

第一點:少喝酒

長期大量喝酒,容易導致酒精肝-肝硬化-肝癌。

因此,減少肝癌,一定要注意少喝酒,不可貪杯,更不可喝醉。

第二點:防肝炎

B肝,是導致肝癌的一個因素。

B肝患者,有33.33%的幾率,會發展成肝部硬化。

患有肝部硬化疾病,又有33.33%的概率會患肝癌。

B肝患者,日常要注意保護肝臟,定期檢查,預防病變。

保護肝臟,減少病變,做好這幾點:

1、綠色蔬果多一點,滋養肝臟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肝喜歡綠的食物。

多吃綠色的蔬菜,有助於肝氣的循環和代謝,滋養肝臟健康。

西蘭花,富含蘿蔔硫素,可以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

芥菜,是解毒清肝的最佳食物之一,有益肝臟健康。

茼蒿,清香氣息,沁人心脾,行肝氣,消食開胃,通便利腑。

2、茶水喝一點,促肝排毒

多飲茶,可促進肝臟排毒,減少肝臟負擔。

用一些護肝小植物,泡水喝,保護肝臟更健康。

古古丁根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預防肝損傷。

古古丁,俗稱婆婆丁,其根莖,藥用價值高,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還是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品。

研究發現,古古丁,還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解除內毒素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再生能力,有很好的養肝護肝作用。

其中,含有的甾醇類物質,能夠影響其中人體中間代謝,間接使肝甘糖含量增加,起到保肝作用,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因此,經常用古古丁根泡水喝,可很好的給肝臟排毒,減少肝臟負擔,保護肝臟健康。

3、睡好子午覺,滋養肝血

子時熟睡,養肝血,促恢復。

人臥血歸肝,子時,要熟睡,養肝血的同時,還有助於肝臟休息,促進肝臟的自我恢復。

並且,夜晚充足的睡眠,還可清肝瀉火,預防肝氣升發太過,導致肝火旺,危害健康。

午時小憩,睡一份午覺,調養肝腎。

午休時,小睡15-30分鐘的午覺,補充睡眠的同時,有利於調養肝腎。

需要注意的是,午睡不宜過長,最長不要超過1小時。

4、按揉護肝穴,強健肝臟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是排除人體體內濁氣的最大穴,也被稱為「消氣穴」!

肝氣被壓抑,人就會出現愛生氣、脾氣暴躁、焦慮、憂愁難解,思慮過多等,此時按摩太沖穴,可以很好的緩解!

巧取太沖穴:

取正坐或仰臥位,足背側,在第一、二足趾蹠骨連接部位的凹陷處。

或用手指沿著足部母趾、次趾之間的夾縫向上移壓,能感覺到動脈應手的位置即是太沖穴。

按摩方法:

如果,按壓太沖穴時感到異樣的疼痛,就說明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不管有沒有疼痛感,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疏肝理氣等保健作用。

按揉時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過大造成皮下淤血。

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4~5分鐘就可以了,按摩結束後,喝適量的水有助於加速體內的代謝。

播放GIF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