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26歲,工作3年,提離職時上司讓我趕緊走”

做一枚能賺會花的上班族

你相信麽,其實很多時候,壓斷員工的最後稻草,依然是工資。尤其對入職場兩三年的人而言。

古人說的好,for live or for life,這skr問題。眼下的經濟環境大家也都看到了,錢袋子仿佛被打穿了好幾個洞,“衣食住行”只要抽出一個“住”字,就足以讓無數年輕人每天焦慮地看3遍存款账戶。

可另一邊,一些行業甚至出現降薪趨勢。

所以,當我朋友說起一件事時,我還是挺理解的:

他部門92年的員工提出不加薪就離職,老闆要求繼續畫大餅留(騙)住員工,而朋友私自對他說:

“你走吧,以你的能力,在其他公司應該能拿到不錯的薪水和發展機會,去試試吧。”

對企業而言,最好的生存模式就是盈利;

對員工而言,最好的激勵態度就是薪酬。

對自己而言,長期領著一份低於與能力不正比的工資,如果沒啥特殊原因,則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

01

不在乎工資的員工,很可怕

事實上,敢於與老闆談錢,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能力加持和願意負責的底氣。

有一回部門調崗,我一看初評結果,艾瑪明顯低於我應得的level,一口憋屈沒忍住,找我一好友吐槽了幾句。沒想到接下來,她安慰的話差點兒沒讓我咳出老血:

“沒事沒事,把你評低了說明未來提升的太空更大嘛。”

噗…你聽聽,這話說的。

照這種自我催眠的邏輯,大家都心安理得拿個兩三千的月薪窮開心算了。當然,以我調性,遇到此類情況既不會認慫,也不會一時激動跑去與老闆爭論。

我先與boss簡單表達了態度,然後主動做了一份工作匯報PPT,將基本情況、業績數據、崗位職規等做出清晰說明。

那次定崗,我最終連提3級。

“我不在乎錢,我在乎的是工作價值和意義。錢少些無所謂。”——這話聽著確實打動人,可卻容易讓人心裡亮起紅燈。

工作價值,沒錢怎麽體現?每天開會表揚號召大家向你學習?送一張印滿title的鎏金名片?怎麽可能?!

職場是講利益的地方。

我一創業的朋友說,“合作夥伴或是同事很容易碰撞出革命友情,也很容易撕X。口口聲聲說不在意錢的,幾乎都搞得一地雞毛。”

相對於“逐利”,佛系不談錢成為另一個極端。

“一腔熱忱在胸口,瞬間化身永動機”,我想象不出如果沒有金錢束縛,這種high態能持續多久,反而由於拍拍屁股走人的成本低廉,瓦解一段雇傭關係變得輕而易舉。

比起不在意薪水的員工,大部分願意主動談薪的人,對自己有一定判斷、有硬核條件,也有意向承擔更多。

只有在乎錢,才會想辦法更新職業綜合能力。

02

不在乎員工工資的老闆,更可怕

我很理解不少人(特別是新人)談工資時露出的羞怯之情。一方面,初出茅廬自認談資不足,另一方面,各路“社會人”反覆教導:

“別太盯著錢,工作以外的收獲更重要。”

而這句話從老闆口中說出時,更讓你有種“哎呀我錯了,我怎麽能這麽功利”的錯覺。

前兩天吃飯時,聽到隔壁座兩個小長官模樣的人聊心得。

“有個主管找我提薪幾次,說再不加就走人。我和他說,你跳出去萬一還不如我們這怎麽辦?

“現在薪資雖低些,但你身兼多崗位學到很多東西啊!你還有潛力沒挖掘,別太著急,以後有的是機會。”

“況且小公司人際關係單純嘛,做技術的,不見得適應大公司環境。”

我聽得內心翻白眼,這幾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你在這工資雖低,但還算溫飽,別折騰了趕緊知足吧。

郭德綱在一檔相聲節目中,直截了當地告訴一位心高氣傲的參賽者:

什麽叫成功,只有商演才是成功。你們的公式相聲專場,開在上海體育館,如果坐滿了,觀眾認同、願意花錢,你一定就是成功!”

參賽者懟他,“如果您投資我, 我立馬就做!”

郭德綱笑了笑:我不能投這個,賠了怎麽辦?

聊理想、聊願景、聊遠方都沒錯,問題是,你要先生存才有可能生活,你要先遵守市場的薪酬規律,才有可能跳出規律。

這世界上,沒幾件事能逃脫金錢的約束與限制。

有些老闆煞費苦心畫大餅,可卻分分鐘被現實碾壓:沒錢拿什麽買生發液拯救節節敗退的發際線?你拿什麽支付高到飛起的房租?拿什麽買房博得丈母娘歡心?不聊錢的職場,就TM是個烏托邦啊!

你確定願意跟著這種老闆?

03

走之前,要做的兩件事

當然,沒讓你一看錢少就甩手不乾。

有些工作帶來的額外機會確實遠高於工資數字本身,前提是,你對自身斤兩與崗位潛在價值,拎得清。

不僅僅為了錢而走,亦不僅僅為了錢而留。

一方面,認清自個兒。你的能力、經驗、學歷、背景都是你談判的籌碼。如果你看重的是自我增值太空,甘願為此犧牲薪酬,那麽,請務必開足馬力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不然無論如何心理按摩,都是一場虧本買賣。

另一方面,認清老闆。

描繪藍圖波浪壯闊,一到談錢面露難色,這樣的老闆,盡量遠離。

2009年,巔峰狀態的韓寒想實現他當雜誌主編的理想,他給剛從《時尚先生》離職的馬一木寫了封郵件。

我要辦一本文藝雜誌。韓寒說。

什麽樣的文藝雜誌,牛逼嗎?馬一木問。

牛逼。

怎麽牛逼?

一個字兩塊錢。

“就單這就夠牛逼了。”馬一木說。

任何一個領域的經濟運行,自有一套底層的邏輯,想要往上走,以最貼合邏輯的姿勢前行是一條捷徑。

能不配位or得不償失都難以持久。

想好後痛快做決定,不要為了一時氣憤拂袖而去,也別泡在加了點兒蜜糖的涼白開裡懷揣幻想

否則,等某天驚覺眼前不過是空中樓閣、想從玻璃杯裡跳出時,品嚐到的只會是一抹酸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