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阿阿膠「失血過多」

這就是公司

東阿阿膠「失血過多」

在全國人民面前,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廠商、「中華老字號」東阿阿膠,摔了個大跟頭。

7月15日,東阿阿膠開盤上演一字跌停;7月16日,公司股價再度大跌5.59%,收盤價33.44元。7月17日,東阿阿膠報收33.66元,較昨日稍有回升,但仍未擺脫低迷。三個交易日裡,公司市值較上周五收盤蒸發了37.21億元。

△ 東阿阿膠股價。(圖源:網路)

股票有如此跌幅和業績息息相關。7月14日,該公司公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東阿阿膠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75%至79%。

資本市場大為震驚,股民則又慌又氣又急——要知道,東阿阿膠是常年績優股,這番暴跌系其2006年上市之後股價首次下降,誰也沒料到一摔就是這麼狠。

眼瞅著一代滋補神話「失血過多」,誰能不唏噓?

01

阿膠只是水煮驢皮?

「瞎說什麼大實話」

在東阿阿膠的企業官網上,阿膠被稱作「滋補國寶」,「《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滋補上品、補血聖葯,久服輕身益氣』,已傳承兩千多年,與人蔘、鹿茸並稱為『中藥三寶』」。

這就是公司發現,在論述其滋補功效時,該公司講了幾個歷史上的小故事:

楊貴妃膚若凝脂,《全唐詩》記載:「鉛華洗盡依豐盈,雨落荷葉珠難停。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

慈禧做懿嬪時患有血證(症),後服阿膠以調經,病得痊癒而懷胎生下同治。此後對阿膠情有獨鍾,終生服用。

東阿阿膠用這兩位歷史上出名的女人「背書」,並且抓準了大多數女性最關心的兩件事——美容和生子來宣傳,不可謂不聰明。而當古老傳說中的功效有了現代女明星的加持,風靡全國是遲早的事。

劉濤曾經發微博稱母親親手熬製的阿膠膏「好美味」;柳岩也曾給賣阿膠的朋友打過廣告,稱「從內而外補足氣血」。

△ 網路截圖。

不過她們都沒有靚靚袁詠儀狠。在2016年12月,她在直播中為東阿阿膠品牌月台,不僅大誇阿膠功效,還在現場親手熬上了阿膠,「東阿阿膠就是阿膠裡的愛馬仕」。

而Angelababy楊穎在2016年甚至被曝工作忙碌無暇吃飯,「每天吃阿膠糕補血備孕」。

補血、止血、養顏、保胎……就這樣,阿膠的功效被越傳越神。而作為阿膠行業絕對的龍頭老大,東阿阿膠也是「坐山吃山」,各種阿膠產品的銷售額像坐了火箭一般飛速增長。

直到2018年2月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推送。

「過節不值得買之阿膠……透過現象看本質,阿膠只是『水煮驢皮』。驢皮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這種蛋白質缺乏人體必需的色氨酸,並不是一種好的蛋白質來源。」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網友調侃稱,「瞎說什麼大實話,人家那麼高利潤的生意要被你攪黃」;也有人忙不迭地轉發說,「這下可以轉給爸媽了,別花大價錢買那些沒啥用的保健品」。

雖然一個多星期後,12320熱線官方微博發了一則「致歉聲明」,稱因審核不嚴刪除了上述推送,但輿論的口子已經被撕開。

在那場風波中,東阿阿膠官方回應和阿膠的明確療效一樣玄乎:「醫道中西,各有所長。中言氣脈,西言實驗。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言實驗者,求專質而氣則離矣,故常失其本,則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總結來說,就是不能簡單粗暴地用西醫的觀點套到中醫上面,這樣是不客觀的。並且,東阿阿膠相關負責人彼時回應媒體稱,「公司目前產品銷售並未受到(質疑風波的)影響。」

但很多事情有時候還是要放長遠一點看。

02

「殺驢取皮」背後的暴利生意

如果說阿膠的功效被質疑,還只是擠了擠泡沫,那麼這次利潤滑坡、股價暴跌,直接導致東阿阿膠吹破了「驢皮」。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此次爆雷和東阿阿膠常年高企的價格脫不開關係。截至發稿,東阿阿膠天貓旗艦店裡的明星產品——250g裝阿膠塊,在搞促銷的情況下售價1349元人民幣,相當於每公斤5396元。

高價不是一天煉成的,而是多年來經過多次調價後的結果。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把漲價視作阿膠的「價值回歸」。

△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圖源:東阿阿膠官網)

自2005年秦玉峰執掌東阿阿膠後不久,他就反覆在公開場合表示阿膠要漲價,理由是清朝時每斤阿膠交稅銀一兩七錢,按此換算,到現在阿膠的價格應該在4000元/斤-6000元/斤。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東阿阿膠的阿膠塊零售價還僅為每公斤80元,按如今的價格算,這18年間已經增長了近70倍。其中提價幅度最高的一次是2011年,該公司上調阿膠塊產品出廠價不超過60%。

除了「價值回歸」理念,東阿阿膠還給出了漲價的客觀原因——製作阿膠的原材料驢皮不夠用了。

2016年,時任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測序中心主任步迅曾對媒體介紹說,由於驢繁殖難、周期長、見效慢、效益低以及規模化養殖困難,造成我國驢存欄量持續下降。

這就是公司檢索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發現,1998年,國內還有955.8萬頭毛驢,但是到了2017年,國內毛驢僅剩267.8萬頭。約20年間,中國毛驢數量減少逾七成。

而山東阿膠行業協會也曾公布過一組數據,我國阿膠年總產量至少在5000噸以上,按照每張驢皮預計可生產阿膠1.5公斤至2.5公斤阿膠,至少需要驢皮400萬張左右,而國內供應總量不足180萬張。

原材料不夠怎麼辦?從國外進口。中國商人開始「滿世界找驢」,亞洲其他國家、中東、非洲、南美洲等地的驢,都成了資本家潛在的獵物。

不論在哪個地方,毛驢都曾是重要的農業和交通工具,人們用它耕地、行路、運輸貨物。但一旦驢本身的價值被吹噓放大,它們的命運也被徹底地改變。中國本土的毛驢被用光後,它們在國外的同類也免不了被剝皮的下場。

△非洲工人在處理驢皮。(圖源:網路)

隨著中國阿膠製造商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非洲毛驢的價格也肉眼可見地暴漲。

數據統計,從2012年至2016年,非洲內陸國家尼日的一頭毛驢的均價從200元人民幣攀升到了900多元;另一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的毛驢在2014到2016年間從520元一頭上漲到了930元一頭。暴利之下,不少原本從事養驢業的牧民,都轉向了宰驢這項來錢快的生意。

「收皮不收肉」持續了幾年後,有地方招架不住了,開始禁止驢製品出口。2016年起,布吉納法索、尼日等6個非洲國家先後宣布停止驢皮出口,還有6個國家選擇關閉驢屠宰場。

但這並沒有止住阿膠行業的虛火。從那之後,驢皮買賣出現了黑市,不少商人為了高昂的利潤不惜鋌而走險,乾起了走私的違法行當。越來越多的毛驢被盜賊盯上,被偷、被殺、被剝皮,下場屬實殘忍。

03

誰來給東阿阿膠補血?

如果沒有這次的爆雷,東阿阿膠的資本路原本走得十分順遂。

從2006年開始,東阿阿膠實現了連續十二年持續增長,凈利潤從2006年的1.54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20.87億元。而因為產品的價格不斷走高,坊間對其也有「葯中茅台」的稱號。

但事已至此,不少人唏噓:東阿阿膠只有茅台的價,卻沒有茅台的命。專註宣傳產品補血功效的它,得先想想怎麼給自己補血。

△ 圖源網路。

經過這一次的大變動,市場分析普遍認為,東阿阿膠單靠提價等手段保持高增長的時代已然遠去,儘管短時間內,其在阿膠市場的地位尚還穩固,但已經絕不是躺著都能賺錢的時候了。

2018年年報中,東阿阿膠稱,「上遊原料供給與下遊市場需求的矛盾將繼續存在,驢皮原料緊缺仍是製約公司發展的主要問題。」

但除此之外,社會輿論對阿膠等滋補類中藥產品的認可度卻越來越低。不少醫學人士已經給出判斷:吃阿膠,就是圖的一種安慰劑效應。你信,它就有用。

更有聲音認為,阿膠和冬蟲夏草、燕窩等產品一樣,都是收割「智商稅」的典型代表。

對於未來的發展戰略,東阿阿膠的高層不是沒勾畫。

在上個月的股東大會上,總裁秦玉峰表示,東阿阿膠將聚焦千禧一代(80、90、00後),系統化重構品牌,從滋補養生進一步向美容養顏、亞健康調整、特殊場景等不同需求的背景擴張,保持研究和開發新產品,不斷適應女性健康與美麗的需求,突破補益類市場的增長瓶頸。

讓年輕人掏腰包,想法是好的。但問題是,相信阿膠功效並可以負擔得起高價養生消費的年輕人,真的有那麼多嗎?

更多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