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 | 不可忽視的疾病之:原發性肉鹼缺乏症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的概述

肉鹼缺乏症是一種與細胞線粒體脂肪酸氧化有關的非罕見疾病,而線粒體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肉鹼儲存量約20克,並通過攝食、體內合成、腎臟重吸收途徑維持動態平衡。當攝取不足、合成減少或腎臟再吸收障礙時,就可能發生肉鹼缺乏症。原發性肉鹼缺乏症(PCD)屬於遺傳性疾病,較為少見。繼發性肉鹼缺乏症比較常見,如慢性腎衰患者。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PCD)於1975年被首次報導,13年後有研究提出PCD是由於細胞膜肉鹼轉運障礙所致,1998年PCD的基因被定位,此後,PCD的報導日益增多。隨著串聯質譜技術的應用,新生兒篩查和臨床高危的診斷率顯著提高;左旋肉鹼替代治療的介入,使越來越多PCD患者的預後得到了改善。PCD在不同地區的發病率不同,日本報導的為1/40,000;澳洲約為1/37,000-100,000。目前國內上海發病率是1/41620,台灣發病率是1/116543。雖然看似發病率不高,但是有相關研究發現,中國人具有一個常見的突變點,此突變點亦好發於東南亞沿海,如:香港、澳門等地,推測此突變可能具有方舟效應,導致此症在中國南部地區居民的發生率較其他地區為高。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PCD)是潛在的致死性疾病,患兒的臨床表現個體差異大:可出現心肌、骨骼肌、肝臟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損害表現,也可急性起病,甚至猝死。

PCD嚴重後果是會直接致死

浙江一小兒,注射預防針後發熱,昏迷,抽搐搶救無效死亡。糾紛處理時發現小兒在新生兒期經篩查已診斷為PCD,治療2個月後家長認為沒有任何異常,自行停葯,導致在應激狀態下發生急性代謝失衡,出現嚴重後果。

另外,其他因素如感染、飲食等可影響發病時間及臨床表型嚴重程度。與其他遺傳代謝病一樣,PCD的損害為不可逆的。主要表現如下:

①急性能量代謝障礙危象:感染、飢餓等應激狀態可誘發PCD患者出現低酮型低血糖症,常發生在2歲以前,表現為拒食、嗜睡等。若未及時診治,可進而表現為昏迷、腦神經系統受損,甚至猝死。實驗室檢查除發現低血糖、低血酮外,代謝性酸中毒、高血氨也較常見,部分患兒有肝功能異常,可被誤診為Reye綜合征。


② 心肌損害:通常發病較遲,表現較為隱匿,病初不易被發覺,一些患兒僅有心悸表現,當出現暈厥、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才被注意,體檢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病或心功能衰竭。擴張型心肌病較常見,可為PCD患兒唯一的臨床表現。另外,PCD雜合子患者可能隨年齡增長而出現心肌肥厚。建議各種類型的心肌病患者均應定期監測血液肉鹼水準。

③骨骼肌損害:PCD患者骨骼肌損害表現為肌無力、肌張力減退、肌痛、不能耐受運動等。發病也較隱匿,早期多數患兒僅體力下降、易疲勞等。

④肝臟損害:PCD患者肝臟損害較心肌損害和骨骼肌損害少見,肝臟損害者表現主要為肝腫大,嚴重可致肝性腦病,出現意識障礙。腹部超聲提示脂肪肝,實驗室檢查發現肝酶升高。

⑤其他表現:PCD患者還常出現胃腸道癥狀,如反覆腹痛、腹瀉、食慾下降、嘔吐、胃食管反流等。患兒常合併營養不良、矮小、驚厥等精神神經行為異常。另外,貧血、發育遲緩、反覆感染、癲癇等也有報導。

診斷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PCD)的診斷依據為血遊離肉鹼顯著降低(<5mmol/L),伴醯基肉鹼水準不同程度降低,除外繼發性因素即可診斷,部分患者需要SLC22A5基因突變檢測才能確診。對於血遊離肉鹼輕度降低(5~10mmol/L)者,除需要除外繼發性肉鹼缺乏外,常需要基因檢測才能確診。對於不能進行基因檢測者,可通過給予左旋肉鹼(100mg/Kg.d)進行治療2周,然後檢測血遊離肉鹼,若仍低於正常參考值,即可診斷。若正常,可停用左旋肉鹼2周,再次檢測血遊離肉鹼,若正常即可排除,若降低即可診斷。利用串聯質譜檢測血遊離肉鹼及醯基肉鹼水準使很多患者得到診斷。

PCD需與其他因素導致的繼發性肉鹼缺乏相鑒別,包括其他脂肪酸氧化代謝病、有機酸血症、線粒體病、攝入不足(如素食者)、合成低下(如肝臟疾病)、丟失過多(如Fanconi綜合征、血透)、吸收異常(如短腸綜合征)、應用某些藥物(如丙戊酸)、早產等導致的肉鹼缺乏。繼發性肉鹼缺乏患者小劑量左旋肉鹼治療即可達到正常水準,且去除繼發因素後停葯仍能維持正常水準。另外,新生兒篩查或母乳餵養的嬰兒肉鹼缺乏,需與母源性肉鹼缺乏相鑒別,母源性肉鹼缺乏是指母親是PCD患者或因其他原因導致自身肉鹼缺乏,則胎兒在子宮內的肉鹼供應不足,且母乳中肉鹼含量較低,出生後從母乳中攝入的肉鹼含量少,導致嬰兒血遊離肉鹼及醯基肉鹼水準降低。可通過檢測患兒母親血遊離肉鹼水準進行鑒別。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患者的健康建議

注意預防低血糖、避免飢餓、多餐飲食、避免長時間運動。一般無特殊飲食要求,但有學者通過PCD動物模型研究發現,低脂飲食,尤其是限制長鏈脂肪酸攝入,有助於改善心肌肥厚。與大多數遺傳代謝病的預防、健康管理一樣,PCD可在新生兒期進行篩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預防處理,可有效避免上述不良情況出現。預防主要原則是限制攝入,如低脂飲食,限制長鏈脂肪酸攝入,年長的患兒可多進食瘦肉類食品如牛、羊肉;其次是補充身體正常發育所需,如遵醫囑補充左旋肉鹼。而對於未能早期發現有效預防的患者,如出現上述不良情況需要及時到遺傳代謝病專科就診。


新生兒篩查


本期特約專家:黃菲

圖片: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