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也能做足底按摩?不同反射區防治不同疾病!

導言:一直以來,足療在國內都是廣受歡迎的保健養生療法。我們的足底滿布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而且按中醫理論來說,腳下有五臟六腑的投影,連接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所以刺激相應的足底反射區,能夠疏通經絡,保證氣血充盈,調節和恢復人體的臟腑功能。(編輯/三木)

作者介紹

·

Dr.Ruth Lee

李少蕙

中國大陸及香港執業中醫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世界經方聯合委員會理事,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創 AcuTouch 愛可揉寶寶推拿,積極推行天然有效的綠色療法,目前在上海身浦佳國際醫療機構應診 。

用「隨處揉」刺激腳底不同的反射區,能促進寶寶身體與神經系統的發育,不僅能加強肌肉運動的力量,防治扁平足,同時開發小兒智力,更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使寶寶健康成長。

下圖顯示了寶寶的足底六個反射區,每個區對應身體的不同部分,腳趾對應頭部,腳跟對應身體的下部。例如,寶寶出牙了,你可以延長腳趾區域的刺激時間;假如寶寶鼻炎或感冒鼻塞流涕,那麼你可以多揉揉趾腹部位,舒緩癥狀;寶寶腹脹氣的活,腳掌對應下腹的部位就應該多加刺激了。但總的來說,足底反射區可以作為日常保健之用,你不用拘泥是否按錯區域,本著平衡臟腑的目標,按我下面所列的手法來試試吧。

愛可揉足底按摩

1

位置:足底。

操作:雙手握住寶寶雙腳踝,以輕柔的力度、不快不慢的節奏,拍擊和摩擦寶寶的腳底。

時間:1分鐘。

功效:刺激腳底所有反射區。

2

位置:足底。

操作:一手輕輕固定寶寶腳踝,另一手的拇指在寶寶腳底畫「8」字。

時間:每隻腳30秒。

功效:調理呼吸、消化和排泄系統。

3

位置:趾腹。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輕捏每個腳趾,然後輕輕揉按腳趾的趾腹。

時間:每隻腳30秒。

功效:促進腦部發育,舒緩出牙、鼻塞流涕等癥狀

4

位置:腳趾的根部。

操作:以拇指行推法,從小趾推向趾。

時間:每隻腳30秒。

功效:促進腦部發育,舒緩鼻塞、牙痛等頭臉部不適。

5

位置:湧泉(足掌心前1/3與後2/3的交界,當腳趾往下蜷曲時足底出現的凹陷處)。

操作:用拇指行揉法。

時間:每隻腳30秒。

功效:湧泉是腎經要穴,常按可滋陰補腎,促進生長髮育,兼有安神效果。

6

位置:腳跟。

操作:輕柔地以拇指和食指行捏法。

時間:每隻腳30秒。

功效:調理排泄系統,刺激運動系統。

建議配合「足底按摩」的兒歌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piggie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piggie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piggies

Ten little piggy toes.

掃碼觀看「足底按摩」等14種手法影片

一小隻兩小隻三小隻小肥豬

四小隻五小隻六小隻小肥豬

七小隻八小隻九小隻小肥豬

十隻肥肥腳趾頭。

登場書籍

《虎媽的溫揉》

書中揉合了中醫小兒推拿與西方嬰兒撫觸的精髓,當中結合了西方的嬰兒撫觸療法和中國傳統的穴位經絡推拿,除了闡明理論外,還首創了愛可揉5分鐘推拿手法組合,簡單易學,靈活而有彈性。每套手法組合又都配上李少蕙自編自唱的中英文兒歌,不單能防治疾病,更可促進孩子的聽覺、語言與大腦發育,同時增進親子關係。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