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運動神經元病中醫治療佔有什麼優勢?

運動神經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 MND) 病因不明,以腦乾運動神經、脊髓前角細胞和錐體束為主要病變部位,屬於慢性進行性變異性病。一般中年後發病,發病後病情進展迅速,致死率極高。臨床表現為肌萎縮、肌無力等上下運動神經元損傷為主,本病最常見的死亡方式就是在病人意識清楚的情況下因呼吸泵衰竭窒息而死,所以這種病人也被稱為「漸凍人」。在重症醫學科屬於較為危重的病種,常常需要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本病是世界醫學疑難雜症之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由於肌肉進行性萎縮,肢體癱瘓廢用,導致病人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給病人本人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中醫治療本病具有一定的優勢,王世龍醫師通過對運動神經元病的長期觀察和治療,對其病因、病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辨證施治,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

運動神經元病的病因病機

根據運動神經元病的臨床癥狀,可將其歸為中醫「痿證」的範疇。對痿證的記載最早在《黃帝內經》,痿證篇較為詳細的論述了痿證的病因病機,癥狀及治療。《黃帝內經》認為痿證與情志不暢、外感濕熱淫邪關係密切,從而導致臟腑熱盛、損氣耗血、經脈不暢,肌膚失養,不足為用,發為痿證。痿證臨床分型上分為筋、脈、 肌、皮、骨痿五種類型,更強調「治痿獨取陽明」的治療理論。隋代巢元方指出痿證主要從外感和內傷兩方面來分析。明確提出了內因為脾虛,外因主要為感受風邪。元代劉完素認為痿證的最主要病因是「燥熱」,他認為燥熱最易傷津耗液。李杲從脾胃出發,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濕熱過盛。清代醫家李中梓認為痿證的主要病因在肝腎,肝腎精血虧虛發為痿證。現代醫家提出了不同的論治方法,目前中醫界主要有以下觀點,以吳以嶺為代表的奇經八脈虧虛;陳心智等醫家提出的肝脾腎三臟虧虛;尚爾壽等醫家提出的肝風內動;謝文正等醫家提出的陰陽俱損為主。

辨證施治

根據病人的病因病機、發病特點及臨床癥狀,可以把本病分為肺熱津傷型、肝腎陰虛型、脾胃虛弱型和腎虛痰瘀型四個類型,具體如下:

肺熱津傷型

此症型臨床表現為發熱多汗,或者熱勢下降後突然出現肢體軟弱無力,肌肉跳動,皮膚乾燥皺縮,心煩口渴,嗆咳咽燥,無痰或少痰,難以咳出,大便乾,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細數。治療上以「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為原則,方用五龍榮肌東加減。具體用藥:蒼朮、黃芪、白朮、陳皮、澤瀉、人蔘、茯苓、升麻、當歸、生地黃、麥冬、神曲、黃柏、豬苓、柴 胡、黃連、五味子、肉桂、甘草、紫河車、馬錢子粉。若兼有小便赤澀熱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濕熱癥狀明顯者,加黃柏、蒼朮、牛膝等。

肝腎陰虛型

肢體萎軟無力以下肢癥狀明顯,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補益肝腎,益精填髓」,方用五龍榮肌東加減,具體方葯:虎 骨、黃柏、龜甲、知母( 酒炒) 、熟地黃、陳皮、白芍、鎖 陽、乾薑,馬錢子粉、紫河車;其中腎陽虛衰癥狀突出者,使用加味金剛丸,具體用藥為:萆薢、杜仲、肉蓯蓉、巴戟天、天麻、僵蠶、全蠍、木瓜、烏賊骨、菟絲子、精製馬錢子、蜈蚣等。

脾胃虛弱型

肢體萎軟無力癥狀逐漸加重,神疲乏力,肢體軟弱萎縮,少氣懶言,活動不靈活,納呆、便溏,面色白,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或沉細無力。治 則:「益氣健脾,養血生津」,方用五龍榮肌湯或十全大補東加減,具體方葯:黃芪、白朮、黨參、炙甘草、柴胡、升麻、當歸、陳皮、山藥、茯苓、熟地黃、白芍、川芎、製馬錢子、紫河車等。

腎虛痰瘀型

久病腎陰陽俱虛,四肢萎軟,肌肉瘦削,言語不清,活動受限,甚至不能直立,吞咽困難,呼吸困難、舌體萎縮並伴有震顫,舌質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弱。治則「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方以「地黃飲子」加減,藥用熟地黃( 除心) 、山萸肉、石斛、巴戟天( 除心) 、製附子、肉桂、肉蓯蓉、遠志( 除心) 、白茯苓、五味子、石菖蒲、麥冬( 除心) 、薄荷、黃 芪、龜甲膠、馬錢子等藥物。

病案舉例

患者王某,女,45歲,2015年03月21日以「四肢萎軟無力6月余,加重伴言語不利10天」為主訴前來就診。患者6月前自覺手指運動不靈活,逐漸出現左上肢活動不利、伴有肌束的震顫,呈進行性加重。10天前出現言語不利,構音障礙,伴有舌體的震顫,在某西醫院行肌電圖、腰椎穿刺術等相關檢查,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病」。現症見:語不利,吞咽困難,四肢肌肉萎縮無力,納眠可,二便調,舌質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弱。

中醫診斷:萎證( 腎虛痰瘀型) ;西醫診斷:運動神經元病。

治以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處方: 熟地黃( 除心) 30g,山萸肉15g,石斛20g,巴戟天( 除心) 12g,製附子10g,肉桂6g,肉蓯蓉30g,遠志( 除心) 12g,白茯苓15g,五味子15g,石菖蒲12g,麥冬( 除心) 20g,薄荷6g,黃芪60g,龜甲膠15g,日1劑,分2次溫服。

二診,1個月後,患者肢體活動較前有力,言語不利,吞咽困難等癥狀改善不明顯,處方:守上方去石斛,加馬錢子3g,桔梗12g繼服3個月。

三診,2個月後,患者肌束震顫較前好轉,吞咽困難有所減輕,病情相對穩定,未再進展。

運動神經元病不同的疾病類型影響病人的預後,應針對不同疾病類型給予相應不同的治療。中醫辨證上以病機複雜,臨床變化多端為特點,所以在治療上不可一成不變,也不可拘泥於一方一葯,更不可把本病孤立的局限於某一個臟器。洪逸銘提出在治療本病時「肺、脾、腎三臟以應上、中、下三焦為主軸,其根源在腎,樞紐在脾( 胃) ,肺臟必傷,氣血周流貫穿始終為線的理論」,明確的指出了各個臟腑之間的關聯性。本篇對運動神經元病從肺熱津傷、肝腎陰虛、脾胃虛弱和腎虛痰瘀四個類型進行論治。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和病機變化特點進行辨證治療取得不錯的臨床效果。總之,本病發病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故在西醫診治的同時,應加強中藥、針灸、葯浴等傳統療法的治療,從而延緩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微信gyfs369


了解更多疾病相關內容,請戳此鏈接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