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是如何辯證治療運動神經元病的?

運動神經元病(MND)是一組病因未明, 選擇性侵犯上下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可影響脊髓前角細胞、橋腦和延髓運動神經核、皮質維體細胞以及皮質脊髓束皮質延髓束,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感覺系統和小腦功能不受影響。本病多屬於中醫痿症、痙症的範疇。

病因及發病機制

MND病因及發病機制未明,多數學者認為本病中運動神經元的變性是代謝障礙引起。

臨床表現

MND多發於中年,男性多於女性,主要表現為肌萎縮、肌無力和錐體束征的不同組合肌束顫動是常見癥狀。可分為:進行性脊髓肌萎縮、進行性延髓麻痹、原發性側索硬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MND不能有的癥狀:感覺障礙、小腦癥狀、眼球運動障礙、尿便障礙。

西醫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措施能阻止本病的發展,治療首選中藥治療,同時予多種神經營養藥物,並預防肺炎等併發症。

中醫辨證治療

本病多屬中醫痿症、痞症範疇。

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病機主要是中老年人肝腎虧損,脾胃虛弱,精血不足,筋脈肌肉失養,或痰瘀阻遏清竅及經絡。主要表現為肌體萎軟無力、肌肉消瘦等,可分為脾胃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瘀血阻絡,邪傷肺金等。尤以脾腎陽虛,脾胃氣虛,損傷肺金型最為常見,病性為虛中夾實,寒熱兼雜,如肺胃氣虛兼痰濕中阻,脾腎虧虛兼痰瘀阻滯,肝腎不足兼邪熱內蘊等。

治宜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活血化瘀,兼以舒筋活絡。但應辨證治療,或攻或補或溫或清,或攻補兼施,溫清並用,不可拘泥於一型一方。

常見證型

(1)脾胃虛弱:肢體無力、手指骨間肌萎縮無力,伸不直而呈爪形,上肢上舉或平舉困難、有肌肉跳動。神疲乏力,面色少華,少氣懶言納呆,舌質淡,舌苔薄或白膩,脈細弱。

治法:健脾養血,益氣補血。

(2)肝腎陰虛:肌肉萎縮,全身無力,筋骨拘攣,飲水發嗆,言語不清,肌肉跳動,或有排尿障礙,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質紅,舌苔少,脈弦細,舌體萎小。

治法:補益肝腎、養血活絡。

(3)脾腎陽虛:肌肉萎縮,神疲無力,手指無力,飲水嗆咳言語欠清,肌肉跳動,面色無華,納呆食少。小便清長,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質淡,舌體萎小,舌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健脾補腎,養血榮肌。

(4)氣虛血瘀:病程日久,肌肉萎縮,神疲氣短乏力,手指僵直或拘攣呈爪形,肌肉跳動,舌質黯或有瘀斑瘀點,舌體萎縮,脈細澀。

治法:益氣養血,活血通絡。

(5)肺氣不足:聲音嘶啞,或發音不清,吞咽困難,胸悶咳嗽,氣喘息粗,或出現呼吸肌麻痹肢體痿弱面色少華,舌質淡,舌苔少,脈虛細而澀。

治法:益氣養肺。

(6)腎陰陽兩虛:四肢無力,語音欠清,飲水發嗆,筋骨痿軟,肌肉萎縮,肌肉跳動,畏寒肢冷,頭暈耳鳴,舌質淡舌體萎小,舌苔少,脈沉細。

治法: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討論

本病多由五志六淫、房勞食滯等導致五臟內虛、肢體失養而引起,其病虛多實少、熱多寒少,主要病機為肺熱津傷、脾胃虛弱、肝腎虧虛,亦有挾痰、挾瘀、挾積等。病機涉及五臟,但與肺胃、肝腎關係密切,治療上《素問·痿論》有「治痿獨取陽明」之說:「即補益後天為治療原則」肺之津液來源於脾胃,肝腎的精血有賴於脾胃的生化,脾胃功能健旺,飲食得增,氣血津液充足臟腑功能轉旺,筋脈得以濡養,有利於肢體功能恢復。湯藥治療為中醫的傳統治療方法,以幾十味名貴純中藥熬製而成。比起西醫治療更加全面。在調理患者身體的基礎上緩解和治療疾病。中醫治病講究望聞問切,每個中醫對疾病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治療方法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關鍵區別就是在於主治醫生對於疾病的研究深度,臨床經驗夠不夠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百草養元平衡療法。百草養元平衡療法治療運動神經元性疾病有獨特療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達到治療的效果。以其成分的天然性、無副作用,配方的獨特性、效果的可靠性、逐漸被廣大痿症患者認可並接受臨床已治癒上千名患者。深得廣大患者的信賴。 本病治療可以借鑒,但不可拘泥於補益後天之本,當理解為補脾胃,清胃火,去濕熱,以滋養五髒的方法。另外,朱丹溪雲:「瀉南方、補北方」即從清內熱、滋腎陰方面,達到金水相生,滋潤五髒的方法,對本病也有借鑒作用。總之,要視具體病情運用填精、活血、化痰、養陰等法方可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