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洱熟茶,究竟是怎麼「熟」起來的?

正如人類飲食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是從生食進入到熟食,普洱茶最有價值的突破,便是從生茶發展到熟茶。熟茶誕生至今不過四十餘年,從經歷低谷,到逐漸迎來高峰,熟茶,是如何「熟」起來的?

在中醫裡,有些藥材稱號裡也包括「熟」字,意為製、改性、發酵。熟茶能「熟」,就是微生物發酵在起作用。通過渥堆發酵,茶葉裡的刺激性物質變得溫文,口感渾厚,達到比生茶更快的轉化作用,「熟茶」由此而來。

熟茶的雛形:「紅湯」

解放前,關於普洱茶的工藝著作裡都說到:普洱生茶「湯色是紅的。」生茶製作需「築茶」,即茶葉放在竹筐裡澆水壓緊,促進了多酚類物質與微生物中的酶發作酶促氧化作用,使得新茶湯色顯紅。其時茶客習慣將新茶放一段時間再飲,茶湯泛紅也就家常便飯。

這種紅湯普洱正是普洱熟茶的前身。它曾經是普洱茶品飲中一致追求的目標,因為茶客認為只有「紅湯」普洱茶才不刺激身體,又醇厚適口。

熟茶發酵中內含物質的變化

為了讓普洱茶快速到達「紅湯」,熟茶誕生了。人工仿照天然發酵的進程讓普洱茶陳化的速度大大提高。這是因為通過渥堆發酵,茶葉內部物質發生了一系列改變。

☉多酚類物質變化

茶多酚是普洱茶含量較高的活性物質,是茶湯苦澀感的主要原因。發酵後,茶多酚比原本原料降低了50%-70%,轉化為茶色素及一些非水溶性物質,最終熟茶茶多酚的含量在11%-17%之間,使苦澀度大大降低,刺激性和收斂性變小,茶性變得溫和,入口甜潤;

☉茶色素

普洱茶首要色素物質是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渥堆發酵跟著時刻的推動,茶多酚氧化程度深,茶黃素、茶紅素氧化聚合成茶褐素。渥堆過程中,茶紅素隨翻堆次數添加而削減,茶黃素稍有添加、茶褐素急劇添加,使茶湯出現紅濃的色澤;

☉果膠質

果膠具有粘稠性,因此,溶於水的果膠質可增加茶湯厚度和粘稠度。在普洱茶渥堆過程中,原果膠呈減少,水溶性果膠呈增加趨勢;

☉糖類物質

水溶性糖是茶湯甜味的主要成分,能緩解茶湯中苦澀味物質茶多酚、咖啡鹼的刺激性效果,這部分糖含量越高,茶葉味道就越甘醇。在普洱茶渥堆加工過程中,茶坯水溶性糖含量隨普洱茶的渥堆發酵進程加深而隨之削減;

☉咖啡鹼

咖啡鹼是茶葉中構成茶湯的重要滋味物質,與普洱茶品質呈正相關,咖啡鹼在普洱茶渥堆過程呈增加趨勢。

☉水浸出物

茶葉中水浸出物是茶湯的主要呈味物質,其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葉中可溶性物質的多少,標誌著茶湯的厚薄、滋味的濃強程度。熟茶在發酵過程中水浸出物含量是呈減少趨勢。

☉氨基酸

氨基酸是構成茶品質的物質之一,表現在茶湯的鮮爽度。氨基酸在普洱茶發酵的特殊溫濕條件下發生氧化、降解和轉化,與多酚類起反應生成茶褐素,在普洱茶渥堆發酵過程中氨基酸總體呈減少趨勢。

由上面的內含物質增減可見,如果要讓熟茶呈現出適口的滋味,把控好渥堆的溫濕度和時間非常重要,中度發酵的熟茶口感較好。

熟茶進階:厚、滑、活

近幾年,熟茶越來越注重商場,從技術的提升到材料的選擇,都在讓熟茶滋味不斷優化。曾經有一個對熟茶的誤解是:用好茶發酵是一種浪費。可是今天,好的茶人更甘願用「雲南大葉種」、「喬木」「春茶」這些內含物高的優質材料製作熟茶,抵達「厚」、「滑」、「活」的地步,堆味越來越細微,口感體會更佳。

此外,熟茶發酵的程度靠灑水操控,渥堆熟茶通常以「噸」為部門,其危險和難度比製作普洱生茶要大的多,一旦發酵不均勻,則就會造成丟失。跟著熟茶的重視度進步,一場發酵技術革命也隨之而來。

精品質料輔以精良的技能,是優質熟茶的要害,不只賦予熟茶極高的品飲保藏價值,也能夠作為一些調喝茶的優異基底。而通過醫學界多年臨床試驗,熟茶被證明了在降血脂、血糖方面成效明顯以後,不止口感陳香厚重,對身體健康也大有裨益。

老生茶≠熟茶

雖然熟茶的發明最初的意圖是加快生茶的轉化,但經過多年的演變,熟茶的「熟」,並不能等於老生茶,從上面的文章大家也可以看出熟茶經過發酵後所轉化出的物質,與生茶是完全不相同的。

部分茶友之所以認為生茶存放幾十年就會自動變熟茶,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老生茶的湯色了!二十年或更長時間的老生茶,湯色呈寶石紅,很容易就會跟熟茶的湯色混淆起來,因此也才容易產生這樣的誤解!

茶之熟幾經滄桑輪迴,歷經風風雨雨,目睹人間百態,塵封的記憶正被逐一喚醒。她向我們傾訴著所飽含的深深韻味和那耐人尋味的故事。

人之熟,在於其經歷過的時光,經歷過的人,經歷過的和平與流離,那逝去的時光,從茶湯中泛起,絲絲縷縷,纏纏綿綿,時間,原來也是芳香的啊!

本文分享自東家匠人:潤土茶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