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個人自述患抑鬱症的原因


天下無雙 /文


回顧起來,我患抑鬱症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高中的自卑期,第二個階段是本科的嚴重自卑期,第三個階段是研究生階段的抑鬱症期。導致我抑鬱的主要原因是自卑,所以一旦走出自卑,我的抑鬱症也就隨之消失了。


我患抑鬱症的主要因素,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人方面

我是一個內向、敏感、不善言談、愛幻想與想像的人,尤其膽小,每次上課被老師提問,我總會嚇得出汗。


第二,家庭方面

家裡條件一般,因此父母太過在乎錢,每次要花錢的時候(包括交學費),母親總是不給好臉色,甚至罵罵咧咧的,直接導致我有了心理陰影。

父母的賺錢能力欠缺,也令他們將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因此背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此外,父母對我的要求太過嚴格,一味盯著我做得不好的一面,習慣指責我,而很少鼓勵、讚揚我,如此不斷地強化,我也就認同了,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


第三,親屬方面

家裡的親戚常常教育我:你家庭條件差,要多為家裡著想。我想,這並不錯,但是過分強調我對家庭的責任,也就相應的忽視了我的個人權利。我因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信念:任何事都為別人著想,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忽視自己的需求。

除了上述幾點,我得抑鬱症還有一個直接的導火索。


——那就是中考。


當時,我們縣裡有三所高中,其中一所是重點。我沒能考上重點高中,為此,我感到沮喪,覺得自己上的學校不行,進而擴展到覺得我這個人也不行。別人問「你在哪個學校上學」時,我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在學校也特別自卑。


整個高中時期,我上課特別難以集中精力,懶於做題與思考,做事虎頭蛇尾;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總是忿忿不平,又不敢發作,只是獨自生悶氣。這種狀態下,我的學習成績肯定是好不了的。最終,高考成績只夠上個比較好的專科。可是在父親眼裡,專科學校一律不行。


弔詭的是,我後來沒有去上專科,而是被一所大學的自考助學班忽悠,前去學習。


來到助學班,我的自卑感更加重了,感覺讀自考是一種恥辱。別人問我「在哪裡上學」時,更不好意思向別人說「在XX大學學習」。當時,我讀自考的唯一目標就是迅速考完科目,然後參加研究生考試。幸運的是,我很快就考完所有科目,開始複習研究生考試。


我報了一個輔導班,輔導班的老師宣傳說教育學的研究生男生少,因此很容易考,我聽信了,於是開始複習教育學。第一年沒有考上,又複習了一年,考上了。


在讀研的日子裡,自卑轉化成抑鬱了。


由於男生非常少,女生太多,剛去的時候感覺特別不適應,總是擔心別人在看自己,所以每次去上課,我總是極不情願,想方設法將自己隱藏起來。


老師讓我去圖書館幫忙借本書,我害怕找不到;老師布置寫論文,我害怕寫不好,根本就不敢寫;和別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腦子想的是論文,但是真到看書的時候,又不知道書裡講的是什麼。這種狀態直接導致我連續的失眠。


後來,考試成績倒數第一的打擊,幾乎令我崩潰,所有抑鬱症的癥狀全都有了;我想到了退學,但又不敢和老師說。


不過,即使這樣,我還是發了篇核心。


畢業兩年之後,通過各種辦法,我才慢慢地恢復過來,對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見、自己的判斷;能客觀地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己的父母;能合理地進行歸因;有了一定的攻擊性。


我走出來了,我相信抑鬱症以後也不會再複發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