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消化不良易感冒?用捏脊療法來解決

寶寶不吃飯、消化不良、易感冒……怎麼辦?不妨給寶寶捏捏脊。捏背不僅可以促進寶寶生長髮育,還可以強身健體,防治多種疾病,更重要的是,不打針、不吃藥,只要家長學會掌握了,在家裡就可以操作。

為什麼捏脊可以治病?

捏脊療法是指用雙手拇指、食指在寶寶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撚動的一種中醫推拿方法。中醫認為,人體背部中正為十四正經的督脈,為「陽脈之海」,督脈的兩側為膀胱經,督脈和膀胱經是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通過捏脊療法,可以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捏脊療法可以刺激人體植物神經乾和神經節,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並整體雙向調節內臟活動,從而防治多種疾病。

捏脊可以治療什麼病?

捏脊療法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突出。臨床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夜啼等症;而肺系疾病中的反覆感冒、咳嗽、多汗也是其適應症之一;此外,也可作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怎樣給寶寶捏脊?

捏脊的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撚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另一種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後,然後拇指向後撚動,食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

操作前,寶寶俯臥於床上,操作者站在其後方,選擇任意一種方法,沿脊柱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提捏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一般從尾骶部開始,一直捏至項枕部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1個療程。慢性疾病在一個療程後可休息1周,再進行第2個療程。

捏脊時要注意什麼?

年齡:捏脊療法適於半歲以上到7歲左右的寶寶。

時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臨睡前進行療效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個背部,力求背部平整、放鬆。

溫度:捏脊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用力均勻,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頓。

時間:每次捏脊時間不要太長,以3-5分鐘為宜。

手法:開始時手法宜輕,以後逐漸加重,使寶寶慢慢適應;要捏撚,不要擰轉;撚動推進時要直線向前,不可歪斜。

禁忌:脊拄部皮膚破損,或患有癤腫、皮膚病者,不可使用本療法,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醫師-葉勇)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