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同材質的茶具泡同一款普洱茶的區別

不同的茶,口感不一,怎麼才能更好地沖泡出其特色,讓滋味在口中綻放,也必有一番訣竅。

外在的影響因素太多,但採用不同的茶器沖泡,對一款茶的滋味有什麼影響,也可研究研究。

這一次,我們就做了一次實驗。

三種茶器泡同一款茶,我們與茶的實驗性對話

這次對比實驗,為了能讓大家明顯地感受出其中的區別,我們專門選取了一款香柔水揚的易武茶來進行沖泡。

考慮到日常沖泡常用的器具,我們則選取了瓷蓋碗、玻璃蓋碗、紫砂壺共3款不同材質的沖泡用具,來進行這一次的對沖體驗。其餘的品茗杯、公道杯、用水、茶水比等因素則是完全相同。

(由左至右為瓷蓋碗、紫砂壺、玻璃蓋碗三款茶具)

同時,對比試驗裡我們還邀請了從專業到小白級的各種小夥伴來品飲,通過對不同材質的茶器沖泡出的茶進行香氣、滋味等方面的記錄,來看看採用不同材質的茶器沖泡同一款茶,對茶的影響究竟是如何。

對比實驗準備:

用茶:2016年普洱生茶

用水:泡茶專用水

茶水比:7g:110ml

水溫:100度沸水沖泡

前兩泡10s出湯,可以聞到茶中的植物清香伴著明顯的花蜜甜香。玻璃蓋碗聞起來是最為濃鬱高揚,瓷蓋碗可以聞到比較明顯的花蜜香,紫砂壺則相對沉穩一些,沒那麼直接但是香氣均衡。

茶湯入口比較細膩,香氣融入茶湯之中。對比之下玻璃蓋碗的茶湯澀感稍顯,紫砂壺與瓷蓋碗沖泡的茶湯湯感則更加質柔。

第三泡開始,不同材質的茶具沖泡出來的茶湯,可以感受到更加明顯的滋味濃強度比較。

共同點在於茶湯顏色加深,入口滋味稠厚度和飽滿度增強。品飲之後開始有生津,尤其是紫砂壺的茶湯生津明顯。瓷蓋碗的茶湯,更顯細膩。紫砂壺的茶湯,則更有厚度。玻璃蓋碗苦澀感相對強一些。

(由左至右為瓷蓋碗、紫砂壺、玻璃蓋碗泡出的茶葉湯色)

四五泡15s出湯,茶湯金黃油潤,湯內含香,厚而飽滿,飲過生津持續。

變化上,瓷蓋碗出的茶湯柔和細膩更優,表現仍然很均衡;玻璃蓋碗香氣相對濃度下降較明顯,入口時,小白茶客能感受到舌尖的甜與舌根的澀,直言有對比;紫砂壺中的茶湯依然醇厚飽滿,飲過有回甘且明顯,專業的茶客講喉嚨有清涼感。

到第九泡,沸水40s。湯色變得淺黃明亮,略有清爽的瓜果甜香,湯甜柔。瓷蓋碗出的茶湯依舊保持了柔的特色,淡而甜;玻璃蓋碗略出水味;而紫砂壺沖泡的香氣最為持久,湯質仍有一定稠厚度。

對比實驗結論——

瓷蓋碗:表現均衡,水柔香揚

小白評選為最愛:「我覺得這個瓷蓋碗泡的更好喝。」

小夥伴認為相較而來,瓷蓋碗沖泡後的表現,一直很穩定且細膩,的確接受度最高。

瓷質蓋碗泡出來茶香不損,茶湯不失味。的確是能較好地還原易武茶的原汁原味。

玻璃蓋碗:澀較顯,變化直接明快

參加實驗的諸位一致認為,玻璃蓋碗的風格是對茶味的呈現上的直接明快。澀感和甜感都比較直接,香氣和滋味濃強度來得比較快,但下降得也快。

泡出來的茶也相對感覺變化少,沒能體現出茶葉茶湯本身的厚實。

不過玻璃的通透有利於觀賞易武茶葉片在水中逐漸舒展、沉浮、變化的過程。對茶葉形態有情結的茶友不妨一試。

紫砂壺:勁道十足,內質厚

「它的香味很濃」、「它能嘗到的滋味更多」、「生津明顯啊」......面對紫砂壺,沖泡出來的茶湯,品飲的小夥伴總是有更多的話來說。

有小夥伴講他在剛入口品飲到了茶葉的鮮。有小夥伴說能喝到新茶的澀感,但比玻璃蓋碗的溫柔好多,吞咽後才在喉間感受到。更別提香氣的持久度,茶湯的稠厚,強烈持續的回甘生津,與喉間的絲絲清涼感這幾點,似乎都要優於其他兩種材質茶器。

可以說紫砂壺沖泡的茶葉茶湯內質最為厚實有力,能有層次地體現出茶的變化。如一開始香氣的表現並不那麼直接,但卻最為持久、穩定;滋味上,前段有微苦,化開較快,中後段醇厚度一直保持得比較穩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