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會這些方法,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大多數孩子因年齡小,都不會主動保護牙齒,因此,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牙齒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的方法教你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1)清潔牙齒,從第一顆乳矛萌出時開始:當寶寶開始長牙時,媽媽不妨每天晚上都用乾淨的蘸有淡鹽水的紗布幫他做一下牙齒的清潔。等到孩子大一點,牙齒長多了,可以用為嬰兒特別設計的柔軟牙刷給他刷牙。但不要使用成人用牙膏,可選用嬰兒用可吞牙膏。刷牙的時間最好是在寶寶入睡之前換尿布的時候。這樣,寶寶很容易就會將身體和口腔清潔結合起來。清潔牙齒的習慣培養得越早,弦子越易接受。

(2)保護寶寶的牙齒,父母先改壞習慣:口水是細菌傳遞的途徑之一,因此,父母必須改掉一些不良的餵養習慣。比如:在喂寶寶食物之前,先把杓子放在自己嘴裡嘗嘗,或把寶寶的手放在自己的嘴裡逗他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本身是細茼的攜帶者,尤其是引起齲齒的鏈球杆菌攜帶者,就很有可能會把細菌傳遞給孩子。因此,作為父母也必須按時、正確地刷牙,定期看牙醫,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齲齒,要儘快去接受治療。為了方便有效地減少傳染的可能性,你也不妨用漱口水來清洗口腔。

(3)為孩子護齒,父母最應關注的時期:孩子在19~24個月最容易感染導致牙病的細茵,這個時期被稱為潛在的感染期。因此,不要以為孩子的乳牙早晚要換而掉以輕心。

(4)讓孩子的牙齒堅固,要做到膳食平衡:從出生到10歲,是孩子長牙的時期。為了讓孩子的矛齒長得堅固結實,最好的方法就是膳食均衡。多給孩子吃些奶製品,因為奶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質。同樣,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對牙齒生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最近人們發現,還有一些食物對矛齒的生長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如乳酪、巧克力和以可可為原料的食品。在奶中添加巧克力也能降低患齲齒的風險。除了食物本身以外,孩子進食的次數對牙齒生長也有重要的影響。孩子一天吃飯(包括加餐)的次數不應超過5次。

(5)寶寶牙齒好壞,和父母的遺傳沒關係:經常聽到有的媽媽說:「我孩子長蟲牙很正常,因為我的牙齒就不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遺傳對牙齒的生長影響並不大。牙齒好壞主要取決於唾液的品質,唾液所含的酸性越小越好。很多孩子喜歡吃糖,尤其是飯後。而細菌也偏偏喜歡那些殘留在牙縫中的糖渣。細菌和糖結合後,會產生一種乳糖酸,就是這種乳搪酸在侵害孩子們的牙釉,引發齲齒。這時,就需要唾液來發揮威力,它的作用是將口腔中的酸性轉回到正常的狀態。

(6)帶孩子看牙醫,應隔多長時間一次?2歲之前:每年帶孩子去看一次牙醫。牙醫會給出這個階段保護孩子牙齒的方法和建議,比如不要夜裡給孩子喂糖水。3歲以後:最好每6個月帶孩子去看一次牙醫,檢查有沒有齲齒。這個年齡段,兩側的牙齒容易產生齲齒,在I臨床檢查中較難發現。同時,由於孩子的牙間距很小,有時醫生會建議做透視檢查。

(7)是否該為寶寶的牙齒做氟保護需由醫生定奪:氟對孩子的牙齒髮育十分重要。由於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的牙膏,是否需要給孩子添加氟劑,或是給小牙齒做一下氟保護,應當由醫生決定。因為,各地飲用水中含氟量不定。 如果有必要,儘早帶孩子看牙醫,給矛齒表面刷氟,這樣有利於預防齲齒的產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