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田合祿 | 血管裡神遊的,才是我們的「神」

如果你喜歡中醫、文化、健康、養生,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這裡有趣,不簡單。

前言

聽田合祿老師講話總是不離《內經》、《傷寒》這些經典之說,而且難懂的文字只要是經由田老師道出,就總是特別接地氣。

經典中那些讓人肅然起敬而又玄之又玄的說法和概念,就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清晰而平實的存在。

田合祿 | 血管裡神遊的,才是我們的「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什麼是天人合一?

田合祿:說到「天人合一」的問題。現在好多人的觀點是,《內經》中只有天人相應,沒有天人合一。其實呢兩個都有,而且不完全在一個層次上面。

人人都會說「天人合一」,可是天人怎麼「合一」的?有的人說,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叫「天人相應」,不叫「天人合一」。

田原:我理解您說的這個「天人合一」有「禪意」,我就是天,天就是我;我也是地,地也是我。

田合祿:對嘍。「天人相應」說的是天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田原:比如,月滿的時候,大自然漲潮,人體也「漲潮」,女孩子在這個時候來月經的比例更大,這就是「天人相應」。

田合祿:對,它是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是「天人合一」呢,說的是一個事物,進入到另一個事物內部,合而為一了。必須把這個概念理清楚,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田合祿 | 血管裡神遊的,才是我們的「神」


人的先天之本是「心」,而不是腎

田原:如此「天人合一」,在生活中有哪些體現?

田合祿:這也是《內經》的重點,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就涉及到什麼呢?就涉及到人體生物層面的形體結構,和完整的生命結構。這是我這幾年重點研究的問題。

人怎麼來的?怎麼組成的?首先是父母之精,給了我們這個身體,精子和卵子結合以後,形成的我們這個肉體。

所以父母遺傳給我們的,是有形的生命體,這就有了五臟六腑、筋啊、脈啊,凡是有形的東西,父母都給我們了。這是人生存所必須的物質條件,沒有這個,就沒有人的存在。

從西醫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就是人在生物層面的結構,或者是我們中醫所說的「形」體結構。那麼父母給予的形體,起主導作用的臟腑是什麼?是「心」。

現在都說腎為先天之本,這個說法我不贊同。因為什麼?母親是通過臍帶輸送血液,通過循環系統供養胎兒,讓胎兒能夠生長、發育,所以應該是心為先天之本,而不是腎。

現在好些人說,腎裡面藏著先天之精,那我就有疑問了,既然是「先天之精」,一定是父母之精,但是剛剛形成胚胎的時候,還沒發育出腎臟呢,父母之精怎麼能藏到胎兒的腎臟?不可能的。

所以《上古天真論》說的對:五臟六腑之精,才是腎臟藏的「精」,就是說五臟六腑全部生成後,才有「腎精」的說法。

腎藏臟腑之精以後,才能泄而有子。因為腎藏的是後天之精,是五臟六腑形成以後才有的精,而不是先天之精。

田原:以前和其他中醫人也探討過這個問題,大家的觀點莫衷一是。有人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也有人認為肺才是先天之本。

還有人認為「腎為先天之本」這句話已經是後人解析的角度,因為《內經》原文中隻說「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比如山西的王氏女科,更多強調「腎氣」的重要性,認為男人的督脈是否強壯,決定了精子質量,而女人腎中的陽氣,更是對子宮和胎兒健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依據這個理論,他們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礎上,擬了一個「十子衍宗丸」,專門幫助「造人」。

田合祿:「腎為先天之本」是明代李中梓在《醫宗必讀》裡面提出來的。那《內經》裡的「腎為作強之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造人的機器。

就是像DNA講的一樣,它有「複製」的功能,「複製」的是剛才談到的形體結構,用專業術語講這是生物結構。

田原:聽明白了,您認為從人的身體構造來說,兒女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的器官藏有不同的生命信息,這些信息最終要在腎臟匯總,通過精子和卵子,把遺傳信息傳遞給胎兒,從而造出相同的器官。

簡而言之您的觀點是,腎是專門負責搜集全身器官、細胞等信息,然後「複製」肉身的機構,如果人體其他臟腑還沒有發育,腎臟怎麼會存有它們的信息呢?

田合祿:對。所以說它是「伎巧出焉」,各式各樣的人都能複製出來。

田原:所謂「伎巧出焉」,所以就有腎氣的強大或弱?

田合祿:這種可能也有,但它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技巧」是造人。因為什麼?人的腦髓充滿、旺盛,才能有智慧,但這個不是腎給它的。

人光有形體能活嗎?活不了。當胎兒剪斷臍帶成為一個個體之前,只是母親身體的一個附屬,是父母合作的一個產品。

田原:但是「產品」要有靈魂。

田合祿:對,這點兒必須要注意。其實只有在剪斷臍帶的一剎那以後,才能為個體的人。出生時間很重要,原因就在這兒。

但是這個出生時間,不屬於先天。現在好多人把這個歸為先天,這不對,因為什麼?剪斷臍帶以後,成為個體人的時間,已經屬於後天了。

胎兒出生之後,第一要點是什麼?啪得打一下屁股!「哇」孩子哭了,肺門就打開了。所以這個人的後天之本,第一個就是肺,肺不打開,氧氣吸不進去,再強的胎兒也活不了。

田原:接生的第一步,從古到今就是先打孩子屁股,得讓他哭,只要哭了這孩子就能活。但是「產品」要有靈魂。

田合祿:對,孩子不哭,父母給他造的再好的筋骨皮,他也活不了,必須打開這口後天之氣。

因此呢,後天第一本就是肺。肺門打開了,口就打開了,才能吃東西了。所以說,後天第二本就是脾,能吃東西了。

田原:您對「心」如何理解?

田合祿:一個新生命的基礎,是由心,來帶動循環系統供應營養的。

田原:您對「心」的這層理解,更多是物質層面,借鑒過西方解剖學或者人體胚胎學來做一個驗證嗎?

田合祿:「心血管系統是第一個出現功能活動的器官系統」,這在人體胚胎學中,已經說得很明確了。

田合祿 | 血管裡神遊的,才是我們的「神」


在血管裡神遊的,才是我們的「神」

田原:您的觀點是,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是先天生命;出生以後,吸第一口氣,後天生命就開啟了。這是人類生命的「前世」和「今生」。

田合祿:對嘍,這個順序很清楚的。所以我提出心、肺、脾,人之三本的思想,大家去考慮是不是符合實際。那麼這三本裡,最重要的兩個是誰呀?心和肺。

就是因為心、肺重要,所以《靈蘭秘典》篇把心和肺,一個叫作君主,一個叫作宰相。我們的君主和宰相應該得到最高級別的保護,所以把它們放在了「皇城」——肋骨之內。這個地方叫「闕」嘛,「闕」就是皇城。

田原:讀懂《內經》不能平庸或者膚淺,似乎有內在的邏輯,但又不那麼清晰。感覺您對《黃帝內經》有自己的理性梳理,並且編織成一個系統的框架。

田合祿:光這點兒還不行,還沒說完呢。後天兩本,肺要吸入大氣,所以肺為天,它吸入氣象嘛;地呢,人要吃東西,吃進去「五味雜陳」,所以脾為地。

田原:人體的小天地也都有了。

田合祿:誒,天地有了,才能化生萬物之靈。所以《內經》的原文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與五味。」這個氣、味呢,在黃庭這個部位相合,津液乃生,「神」乃自生。

「神」就是這麼來的,所以「神」並不玄。《內經》中的「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與五味」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實際上也是「肺食人以五氣,脾食人以五味」。

肺吸入的自然之氣和脾食入的自然之味,它倆在人體中焦這個部位相合之後,才把「神」濡養了,「神乃自生」,所以肚臍是神的「宮殿」,這個地方叫「神闕穴」。為什麼我們離不開天地之氣?這就說得很清楚了。

田原:透漏一下您的私房養生功「揉臍法」,揉它的目的是否在於幫助「天地和合」,幫助神的濡養和修復?

田合祿:對。我講的都是《內經》的東西,沒有離開過。但這個時候,是不是天人就合一了?還沒有。

《內經》上還有一句話叫「神氣舍心」,這個神,必須歸到心臟以後,通過心臟的循環系統,才能輸送到全身,才能夠達到「天人合一」。

就是說後天的神,要回到先天之本上,由它來散布全身,人才可以到天年。這才叫真正的「天人合一」。

這也涉及到了《內經》中對「神」的定義,「血氣者,神也」、「水谷者,神也」,這在《內經》都是有原文的。

田原:我們的「神氣」不是虛幻的,而是要通過血液循環,來分布全身。

田合祿:對。什麼叫神?氣血就叫神。

田原:忽然想到「子午流注」,每一經當令的時候,是神在身體裡循環、值班的時間,所以神是無處不在的。

田合祿:就是呀,這才是「神」。「神」不是虛無飄渺的,神是有物質基礎的。

田原:血氣者,神也。我們把這個話題外延一下,人體的十二條經絡有子午流注;大自然也一樣有五運六氣,人體的神和大自然的「神」,都是無處不在的。

田合祿:所以《素問》的第二篇,就叫《四氣調神大論》。

田原:「神」在東西方有很多層面的解讀,您在古中醫的語境中,給了「神」一個「實在」的解讀,而且您再三強調「神」的物質基礎,沒有物質基礎的「神」,自然就會變得飄渺了。

田合祿:這都是《內經》裡的東西,只是我把它貫穿起來了。

田原:所以《內經》講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都是幫助血氣的充盈和正常運行,只有這樣,人的「神」才是安定自足的。

田合祿:對,這才是真正的「神」。這樣就知道中醫裡面的好多學問,都需要回歸《內經》經典裡去解讀。


相關課訊

田合祿 | 血管裡神遊的,才是我們的「神」


正安古典中醫私塾第5期

歡迎來到大咖雲集的中醫講堂

上課時間

2019年9月起約10個月時間

每隔一周的周末兩天(全天)

上課地點

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40號

正安文化


如果你對文章內容或相關課程感興趣,請關注微信號:正安文化北京[zanedubj],我們等你喲~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