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留意這7個因素,與風濕病的發作有關

風濕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風濕病患者最常表現:就是關節疼痛,或者肌肉疼痛,有的會跟隨氣象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等。以下,香港醫務通和大家聊一下風濕病的相關信息。


引起風濕病的相關因素:

1.關節勞損:長期進行超負荷工作的人們需要注意的,一定要積極防禦風濕侵害,是常見的風濕的病因。如相當常見的慢性下腰勞損、腱鞘炎等,受累部常有長期過勞的歷史,這種慢性積累性損傷也可以造成受累組織的充血、水腫、粘連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2.環境因素: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有不少長期在寒冷環境中工作的人都受到了風濕疾病的侵襲,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的病因與寒冷、陰暗、潮濕、汗後當風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3.免疫功能紊亂:大家在平時要重視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平時生活中正是由於免疫功能的存在,使人體在受到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時,可動員集團的防衛力量將之消滅,如果人體的免疫功能出現異常狀況,那麼就會導致發生風濕疾病。

4.細菌感染:細菌感染對風濕的誘發作用是特別大的,這是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許多患者感染風濕病症就是因為病毒的作用。

5.遺傳因素: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密切關係。

6.內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這也是風濕病的病因之一。

7.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風濕病的常見表現:

1.關節疼痛:疼痛的部位有助於判斷疼痛是否來自關節病變。必須分清局部病變引起的疼痛與系統性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疼痛的區別。一般中老年患者比較容易複發,常見為關節疼痛,酸痛,可採用外敷聖古追風貼配合熱敷治療。

2.晨僵: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這是常見的風濕病表現。

3.乏力: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喪失。由於乏力常與其他癥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辨不清什麼是乏力。在患者無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己出現了乏力的癥狀。這是風濕病的最初癥狀的主要表現。

4.關節腫脹: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於骨性關節炎。

5.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常見。


風濕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1.房間要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在風口處或水泥地板臥睡。

2.洗澡用溫水,泡腳可以用專門的治療風濕骨病的湯藥。

3.風濕病急性期或者急性發作期,有較著的紅、腫、熱、痛者,要臥床蘇息2-3周。避免勞累受寒。

4.風濕病患者在口腹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輕重,遵循醫囑,調度口腹和忌嘴。

5.風濕病在病情節製後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同樣平常勞動,並對峙體育熬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預防風濕病:

1.積極鍛煉:平時的時候要多加註意休息,注意多加的參加一些戶外的鍛煉,尤其是長期在辦公室的人群,注重增強自身抵抗力、免疫力,但是運動時要有度,不要做劇烈運動,以免加重關節負擔,引起關節疾病。

2.避免受涼:注意居住環境的通風、乾燥,風濕的誘因中,其中就有長期的處於潮濕環境中所致,睡覺時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夏季不要長時間吹空調,也不要在風口處上期站立或者睡覺。

3.注意飲食:日常的生活中預防風濕飲食也是應該要注重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可以適當吃一些魚,因為魚中含有的物質可以促進炎症消退,另外,大蒜可以有效的殺菌,因此可以經常吃,盡量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飲食上要平衡營養,不可偏食。

4.注意休息、保護關節:現在人生活是沒有規律的,有些人更是喜歡夜生活,要預防風濕就要注意不要過度的勞累,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注意勞逸結合,這樣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的保護,不要做對關節造成太大負擔的運動和勞動,經常洗溫水澡,運動時可以戴護膝等保護關節。


香港醫務通總結:風濕病的病因有很多,但是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以上因素,儘可能預防風濕病的發生。另外,風濕病的潛伏期一般較長,也很難被及時發現,所以患者在發現自己關節有疼痛的時候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帶來更多不便的健康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