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私募股票策略年內收益超10% 看多後市多家幾近滿倉

  證券時報記者 許孝如 沈寧

  相較沉悶的2018年而言,今年前兩個月,私募行業終於迎來揚眉吐氣的時刻。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月份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6.40%,所有策略均獲正收益。其中,股票策略成為表現最好的策略,平均收益達8.09%。

  值得注意的是,A股雖然保持強勢姿態,但在站上3000點大關後,盤整時間也已半月有余,疊加即將到來的年報業績披露壓力,市場對行情的持續性也開始出現分歧。

  證券時報記者調研發現,大部分私募對市場依舊持樂觀態度,積極地看多做多,多家大型私募的倉位都在八成以上,有的甚至滿倉。

  積極參與估值修複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來私募行業股票策略的平均收益達10.60%。

  不過,由於上證指數2月大漲13.79%,因此私募2月整體依然沒有跑贏上證指數的漲幅。但是,私募前四分之一的平均收益達到19.04%,遠跑贏指數。

  分規模看,百億以上的超大型私募整體表現最好。其中,百億私募淡水泉、星石等私募2月的平均收益都超過20%。不少知名私募前2月的業績也大超預期,例如鼎薩投資的業績超過30%、侯安陽掌舵的上善若水業績超20%,景林資產、泓澄投資、煜徳投資、理成資產、少藪派投資、中歐瑞博等業績均超過15%,迎來良好開局。

  值得注意的是,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一屆私募基金實盤大賽吸引了600余家公司參賽,2月份各策略收益率的平均值和中位數也皆為正,各策略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股票策略7.47%、相對價值1.24%、CTA策略0.92%、混合策略3.66%。股票策略遙遙領先,上月超過85%的參賽產品取得正收益。

  參賽私募伏牛基金認為,熊市已經結束,要積極參與這一輪估值修複行情。基金陸續重倉布局證券、農林牧漁、半導體、5G硬科技等行業,再加上年前布局的鐵礦石多頭遇利好貢獻一部分收益,故2月份伏牛基金產品淨值快速上升。

  牛市清晰 躍然紙上

  3月初,上證指數站上3000點大關,市場情緒明顯升溫。

  不過,在站上3000點大關後,上證指數的盤整時間已達半月有余,疊加即將迎來的年報業績壓力,私募對行情的持續性出現分歧。

  “近期市場出現盤整,但是科技類成長股的行情仍將持續。”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表示。

  楊玲認為,首先,A股仍處於牛市的前期醞釀階段,呈現普漲特徵。其次,結束普漲之後,市場將迎來分化,以科技類為核心的成長企業將走得更遠。2019年宏觀經濟大概率可以見底,反轉向上的概率不大,但結構改善將持續。其中,受益於減稅降費和金融融資服務的高端產業的業績有望率先復甦。

  百億私募凱豐投資董事長吳星近期在2019年中國資管精英大會上表示,這是一波非常長,甚至延續十年以上的牛市。“非常清晰,躍然紙上。當前A股估值極極極低。邏輯一直在這裡,數據我可以擺上百個,信不信只能由你自己回答。”吳星連用三個“極”。

  今年1月底,磐耀資產董事長辜若飛就覺得A股已經到了右側買點。

  “從大趨勢看目前是牛市初期,不能因為短期的上漲就擔心行情結束了。在低估值的背景下,所有壓製A股的不利因素都在改善,去杠杆變成穩杠杆、有了新轉機、市場資金面和流動性發生新變化,一旦有賺錢效應,場外資金會跑步入場。即便指數短期進入震蕩整理期,大幅向下回調空間並不大,未來個股會有所分化,更加考驗管理人選股能力。”辜若飛說。

  上海一家大型股票私募向記者表示,公司仍維持去年底制定的策略,積極布局市場。目前倉位保持較高水準。“去年下半年市場向下調整,我們的倉位就持續在增加。今年以來產品表現都不錯,部分2018年之前成立的老產品淨值已經創出歷史新高。市場大幅上漲後,我們選擇邊走邊看,從指數角度看會相對冷靜一些,但也不悲觀,即使大盤調整,結構性機會還是有。”

  展博投資總裁馮婷婷則認為,2019年是一個熊轉牛的轉折之年,但轉折過程難以一帆風順。

  “第一波上漲帶動了股市人氣,但是缺乏業績基礎的成長股行情將難以持續,短期內的各種利好已階段性兌現完畢,4月份將迎來業績報告披露的密集期,關注的重點將轉移到業績增長超預期的行業和板塊上來。”馮婷婷說,“目前我們的倉位在八成左右,倉位還是比較高。”

  (格上研究中心 許孝如 沈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