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對三 積水潭醫院5G遠程“指揮”新津冀機器人手術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克拉瑪依呼叫”、“現在還不能進針,我再調一下”……今天(8月27日),一場“一對多”的5G遠程手術在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四地上演。借助中國電信5G網絡和華為通信技術支持,北京積水潭醫院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台與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張家口市第二醫院連接,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交替對三地手術機器人進行抓取,規劃手術方案並遠程操控。

遠程操控機器人進行定位

上午9點,三地手術正式開始。院長田偉首先通過與當地醫生交流和CT片了解病人病情、病史。天津的病人腰椎滑脫,河北張家口的病人和新疆克拉瑪依的病人腰椎骨折,其中張家口的病人傷勢較重,需要固定4個節段。

北京積水潭醫院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的牆上有兩個大螢幕,右邊螢幕四格實時顯示四地場景,當田偉與其中一所醫院遠程交流時,左邊螢幕大圖切換該醫院手術台場景。記者注意到,異地間影像、聲音傳輸都很順暢,兩地醫生基本是在實時交流。

田偉的桌上還有個稍小的螢幕,顯示術中掃描的三維圖像,“第一步,我們通過這些圖像進行手術設計規劃,比如螺釘方向、位置、大小、粗細等。接下來,我們要抓取和指揮機器人按照我們的設計進行三維空間定位,到達打釘的位置,再由當地醫生按照定位進行螺釘植入。”通過桌面上的切換器,田偉可以瞬時抓取不同醫院的機器人圖像。據悉,採用機器人手術引導,手術中就可以精確設計螺釘長度和植入位置,避免手術失敗。

下午1點,三地的手術基本完成。

5G毫秒級時延不懼距離遠

田偉說,過去遠程手術控制最大的問題就是時延,有了5G技術,遠隔幾千里用天璣骨科機器人操作和在現場區別不大,時延基本感覺不出來,就像在北京手術一樣。“如果沒有5G遠程手術,患者需要飛到北京做手術,增加了時間成本,對患者造成不便。”

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副總裁項煌妹說,5G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特徵。相對於4G,5G帶寬至少增加了十倍,好比一條馬路原來是雙向八車道、現在是八十個車道。時延則降低了十倍,比如以前時延100毫秒,現在是10毫秒。5G毫秒級的時延為遠程手術帶來了質的飛越。“今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連接嘉興市第二醫院、煙台市煙台山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中國電信主要負責網絡和運營保障,當時端到端的時延約為20毫秒。”

“這是天津首個骨科機器人5G遠程手術,遠在北京的專家就好像在我們身邊指導操作一樣。”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骨科主任薑文學說,有了機器人精準定位,患者切口小,出血量也減少。“5G技術和機器人配合,未來偏遠地區的醫院醫生也可以在手術過程中得到大醫院專家的指導。”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遠程“連線”,手術室內,機器人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手術時刻提供重要通信保障

據項煌妹介紹,中國電信在積水潭醫院手術中心的樓上架設了宏站,室內架設了加強信號,將信號延伸到地下一層的遠程手術現場。“目前,一個基地台已經夠用,未來將根據積水潭的5G智能化發展,勘查需要建設多少個基地台。”

針對5G遠程手術的費用問題,項煌妹表示,5G正在試商用階段,探索商業模式,目前暫時沒有收費。“希望未來有價值的網絡應該有經濟價值的體現,不然無法可持續。”

如何保障手術過程中網絡暢通?項煌妹說,每次手術之前,電信都會下“重保單”,即在重要時刻提供重要通信保障。“從積水潭醫院的5G基地台到對方醫院的5G基地台,對這條鏈路我們要做端到端的重要通信保障,由專人盯著網絡質量,手術時段不能做其他操作。”

據她介紹,目前,中日友好醫院等醫院也架設了5G基地台,多家醫院也正在探索遠程5G醫療。“5G遠程醫療的常態化運營才能讓優質醫療惠及偏遠地區。”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影記者 王飛

編輯 丁天 校對 柳寶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