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貓爪”伸向全娛樂,票務平台入新局

作者|小樹

昨日,貓眼娛樂召開了“2019貓眼全娛樂戰略升級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貓眼全娛樂戰略“貓爪模型”。據了解,模型將服務於現場娛樂、短視頻、視頻、電影、娛樂媒體、劇集、音樂、藝人KOL等全娛樂產業鏈。

另一方面,貓眼娛樂宣布與騰訊正式啟動“騰貓聯盟”。雙方將展開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打造電影行業的頂級宣發體系。騰訊表示旗下項目包括騰訊影業、騰訊視頻、騰訊音樂、騰訊遊戲、騰訊雲,以及微信、QQ、支付、語音等全平台將全力支持貓眼娛樂的發展。

自此,貓眼與騰訊的關係不再只是投資與被投資關係。這也意味著,在互聯網巨頭資源支持的層面,背靠阿里的淘票票不再具有優勢。

在終端領域,貓眼與淘票票的發展,非常像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關係,行業領跑者vs第一競爭者。在其他關聯領域,雖然雙方目前各有戰略側重,但是在業務範圍上,兩者有逐漸同化的趨勢。

電商平台競爭激烈

互聯網巨頭保駕護航

實際在幾年前,貓眼與騰訊是競爭關係,那時候騰訊有自己的終端產品微票兒。彼時的貓眼和微票兒就像現在的貓眼與淘票票,呈現競品“雙雄”的局面。在此更早之前,格瓦拉佔據著售票終端市場的第一份額。

十年前,中國電影開始進入票房的飛速增長期,電影的售票電商終端隨之並行發展。格瓦拉走在了行業的最前面,它的影片評分曾經一度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隨後,貓眼電影、微票兒、百度糯米、淘寶電影等購票電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憑借著各自的優勢,瓜分市場份額。

經過一段時期的博弈,加上資本的投注,電影票務市場迎來了洗牌期。先是2015年微票兒收購了格瓦拉;接著是2016年,光線傳媒出資10億持股,從美團手中買走了貓眼,再然後是2017年百度放棄O2O,貓眼獲得騰訊10億注資,微影兒與貓眼合並。

合並完成,貓眼取代了微票兒,佔有了微信的接入口。幾番整合後,售票終端市場分化出了貓眼與淘票票二分天下的局面,而兩者身後分別站著騰訊和阿里。

如果說貓眼的資本發展類似於被親媽轉賣給後媽的孩子,那麽淘票票就是阿里集團精心孕育培養的親兒子,從出生起自帶資本基因。淘票票前身為淘寶電影,最初的入口內嵌於淘寶APP裡,直接顯示在淘寶用戶的首頁。

根據財經公告顯示,淘寶電影在2016年曾獲得17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鼎暉投資、螞蟻金服、新浪網領投等金融機構,也包括和和影業、博納影業、華策影視、南派泛娛、聯瑞影業等影視娛樂公司。

影視公司入駐淘票票,很大程度上考慮到不能讓光線獨家佔有終端產品。不過隨著淘票票與阿里影業的捆綁發展,很多A輪的投資機構陸續被清了出去,現在淘票票96% 的控股權都在阿里手上。

戰略側重方向不同

業務發展取長補短

基於用戶的大量積累,貓眼與淘票票在數據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產品的戰略發展上,兩個票房平台也不想拘泥於C端的下遊服務。在升級產業鏈上,雙方開始不斷涉及中上遊的業務。

首先拓展的是與終端最接近的發行業務,近幾年,貓眼成為了頭部發行團隊首席,並涉及到項目的主控與開發。據數據資料顯示,從成立至今,貓眼參與製宣發的電影多達101部。

在2019年,貓眼已知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為25 部,目前已上映的影片票房為65億元左右。其中,主發的《飛馳人生》在春節檔斬獲17.17億票房,《反貪風暴4》《熊出沒.原始時代》《新喜劇之王》《掃毒2天地對決》先後跨過了5億分割線,《白蛇·緣起》《最好的我們》《“大”人物》《老師·好》實現了3億票房的突破。

貓眼發行的迅速成長,一方面離不開自有數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容易聯想到控股方光線的影響,畢竟後者曾經有過多部爆款作品的發行經驗。現在貓眼可以拿到很多大片的主發,並且將宣發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某位曾經參與過《流浪地球》的地網發行表示:“同期若有貓眼發行的影片,我們要加倍做更多準備。”

相對於貓眼在電影發行上的高開高打,淘票票參與的所有片子均為協發,實際上為掛名票補。即使如此,淘票票參與製宣發的影片數量也只有貓眼的五分之四,數據顯示總參與的電影為83部,2019年有21部。

在行銷服務領域,淘票票以此為戰略重點,延續了阿里產品的平台構建屬性。

2015年,貓眼開發了專業版APP,為行業B端提供精準的票房數據分析。隨後,淘票票也緊跟著做了專業版。2019年,淘票票專業版升級為燈塔數據庫,力圖在行銷上為影視公司提供專業服務。

燈塔數據庫自開發以來,明確了試映會,小聚場、用戶畫像、區域下沉等概念,用技術分析的結果指導宣發策略。在今年,燈塔成功助推小眾引進片《何以為家》取得3.74億的票房,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登頂票房冠軍,青春片《一吻定情》超過預期。

在昨日的貓眼戰略發布會上,主辦方為媒體嘉賓發放了一個宣傳冊,細心的人員發現,貓眼重點宣傳了很多對標燈塔的業務。由此看來,貓眼和淘票票在互相取長補短,促進自身發展。

票務市場趨於飽和

尋找突破開通全娛樂產業鏈

貓眼和淘票票的產品在不斷完善,相關產業在不斷升級,伴隨而來的,市場也在不斷趨於飽和。據公開資料顯示,貓眼在中國電影票務交易總額中的佔比已超過60%,淘票票在30%左右,而現在的中國在線電影票務滲透率已高達85.5%。

面對主營業務發展空間越來越小的現實,如何開拓票務以外的業務,帶動新的業績增長點,是貓眼和淘票票需要考慮的問題。相信正因如此,貓眼將觸角伸向了全娛樂產業鏈。

數據庫平台轉型做行銷,貓眼和淘票票並不是先例,曾經藝恩想以此轉型為電影行銷做服務,但是因為C端樣本不足,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貓眼和淘票票恰好因為產品屬性,沒有這方面的缺口。

其實在行業數據精準度方面,貓眼和淘票票其實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曾經有記者在兩個平台上試圖查詢前樂視CEO張昭的信息,貓眼專業版顯示張昭在樂視期間參與了38部作品,燈塔顯示參與了31部作品。最後記者通過各種渠道,查出了68部作品。兩個平台準確度均不足60%。

若想真正打通全娛樂產業鏈條,數據的精準度為重中之重。貓眼在走向娛樂其他領域的時候,原本的優勢是否仍然是優勢還屬未知。但是換個角度看,娛樂產業不分家,核心思維如果運用得當,也許貓眼會成為產業霸主。

結語

2014年的6月,博納總裁於冬曾經預言: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在那個時候,貓眼仍屬於美團旗下,成立僅一年多,而淘票票及燈塔還沒有問世。現如今,兩個票務平台都已全方位升級,由單一的終端電商變為了涉及整個電影產業的數據行銷體系。

在這兩個體系的背後,是騰訊與阿里的博弈。五年後,於冬的話成為了現實。有了大數據和用戶的基礎,貓眼能否真正在全娛樂領域大展拳腳,還需要經過行業的檢驗。而淘票票在戰略上,是否也會往全娛樂方向考慮,同樣需要預測市場的風口。

——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