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大外科專家羅成華:大便失禁的原因及治療辦法

大便失禁是肛門控制氣體和糞便的能力下降。嚴重程度分為控制氣體輕度困難到液體和成型糞便嚴重失控。糞便失禁是常見的問題,但失禁者進程因為尷尬而沒有與他人討論。排尿和排便失禁都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問題。

什麼引起排便失禁?

引起排便失禁的原因很多,產傷是最常見的原因。這些損傷是由於肛門括約肌的離斷和肌肉的強度下降引起的。支配肛門肌肉的神經也有損傷。肛門手術或肛門區周圍組織的損傷會破壞肛門肌肉和控制大便的功能。肛周的感染會破壞肌肉組織導致排便失禁問題。腹瀉可能和排便的感覺缺乏或水樣便通過肛門口引起的糞漏有關。如果有出血伴排便失禁,應該顧問你的醫生。

這些癥狀可能提示有結腸的炎症(結腸炎)、直腸腫瘤,或直腸脫出,所有這些情況都需要醫生的預防性評估。某些疾病如多發性硬化和糖尿病會作用在支配肛門括約肌的神經,也可能會引起排便失禁。怎樣確定失禁的原因?從病人的過去史中可以發現很多失禁原因的線索。例如,婦女過去的生產史是很重要的。多次妊娠、生產體重大的嬰兒、產鉗助產或外陰切開都可能在產程中引起神經肌肉損傷。

一些病歷中,疾病史和用藥史起著重要的作用。應該做肛門區的體檢。可能會馬上確定肛門肌肉的明顯的損傷。通暢需要更多的輔助檢查去完全確定肛門區的情況。這個檢查稱「直腸肛管測壓」,是把一根小管放進肛門記錄病人放鬆和收縮肛門肌肉時的壓力。這個檢查可以知道肛門肌肉真正強弱程度。另一個獨立的檢查可以確定支配肛門肌肉的神經的功能。也可以做肛門區的超聲檢查,可以提供肌肉的影像及顯示肛門肌肉損傷的地方。

怎樣糾正大便失禁呢?

經過仔細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確定排便失禁的原因和嚴重程度。問題較輕者可採取簡單的飲食改變治療及服用治療便秘的藥物。建議癥狀輕的病人在家做一些簡單的提高肛門肌肉強度的訓練;在其他的病歷中,生物反饋可以幫助病人訓練排便感覺,增加肌肉的強度。肛門肌肉損傷可以用手術修復;引起直腸炎症的疾病,例如結腸炎,會引起肛門控制障礙。治療這些疾病可能減輕或改善失禁的癥狀。

在過去,沒有辦法恢復排便控制能力,病人要做結腸造瘺術,現在這種手術已經很少做了。今年發展起來的人工肛門括約肌裝置,很快會為排便控制困難的病人的治療帶來新希望。

排便失禁的治療包括:

  • 飲食調理;

  • 便秘藥物治療;

  • 潛在疾病的治療;

  • 肛門肌肉強度訓練;

  • 生物反饋治療;

  • 手術行肌肉缺損修復;

  • 人工肛門裝置。

專家介紹

羅成華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大外科主任

羅成華,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黨委委員、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腹膜後腫瘤外科主任,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ASCRS)International Fellow,知名腫瘤外科、肛腸外科、普通外科專家。

擅長疑難腹膜後腫瘤及複雜盆底、肛腸外科等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每年診治疑難、複雜腹膜後腫瘤及盆腔腫瘤病人達500例以上。曾被中央電視台2、7、10頻道,北京電視台、新華網、健康報等媒體廣泛報導。

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餘篇,SCI論著10餘篇。舉辦中國腹膜後腫瘤論壇、中國肛腸創新論壇等大型學術會議。獲全軍醫療成果獎1項,國家專利4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行業專項及北京首發基金等項目,總科研經費達500萬元。

已出版《腫瘤專科醫師培訓教程》(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7)、《腹膜後腫瘤》(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原發性腹膜後腫瘤外科學-理論與實踐》(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結直腸腫瘤》(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便秘治療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痔治療新技術-LigaSure痔切除術(附手術操作DVD)》(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等專著,正主編《Retroperitoneal Tumor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Springer美國出版)。

兼任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模擬醫學分會會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腹膜後與盆底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肛腸醫師分會腹膜後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腹膜後腫瘤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肛腸醫學聯盟理事長、中國中醫藥肛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腸肛門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解放軍醫學雜誌》及《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編委等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