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平安健康APP推出系列健康老年醫療產品

8月15日,中國平安旗下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平安健康險推出抗癌系列保險產品,聚焦「抗癌」與「老年醫療」兩大問題。據了解,此次平安健康險推出的抗癌系列新品主要由兩款產品組成。其中,「抗癌衛士2018版」致力於「抗癌」,投保年齡涵蓋28天—70周歲,投保人群可覆蓋老年及慢病群體,保額最高達200萬元,且無免賠額設定。而「i康保.老年醫療」則主要面向45—70周歲的中老年群體,三高人群可投保,產品形態在抗癌衛士2018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最高20萬元的意外住院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平安健康險抗癌系列產品的推出更為關注老年及慢病群體,首次投保年齡擴展至70周歲,且慢性病人群可投保,適應我國當下「老齡化」趨勢加速、而老年群體保障不足問題。至此,平安健康險「普惠醫療」保險版圖已初步確立,保障覆蓋各年齡段、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確保「保險保障」落到實處。

癌症風險逐年提高,保險保障正當其時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症數據報告顯示,我國每天約1萬人診斷為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每天都會有2.2萬人因為癌症去世;同時,癌症發病隨年齡增加而逐漸上升,40歲之後增長較快。癌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重要影響因素。

值得慶幸的是,癌症的治癒率也在逐步提升,但伴隨著高治癒率而來的是高額的治療費用。雖然我國的社保覆蓋範圍已高達95%以上,但重大疾病的大部分治療項目和藥品並不在社保醫療報銷範圍以內,以上海的質子重離子醫院(私立醫院)為例,雖有效提升癌症治癒率,但是動輒幾十萬的治療費用社保無法覆蓋。在這種背景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並不少見。

除去更大的「癌症」風險,慢性病也是困擾老年人群的重要因素之一;據衛計委2016年的調查,慢性病患病率成為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問題,目前我國2.22億老年人中近1.5億患有慢性病,多病共存現象普遍。

針對愈發常見的癌症風險,平安健康險本次推出的「抗癌衛士2018版」將投保年齡範圍拓展至28天——70周歲,且慢病人群可投保,最高達200萬元的保障可以說為客戶在抵禦癌症風險時增加了強有力的保護。更為重要的是,「抗癌衛士2018版」將首次投保後,得了癌症還能繼續買明確寫進條款,有效確保了保障的穩定性,也凸顯了平安健康險致力於提供普惠型醫療保障,將保障帶給更需要的人的責任與擔當。

老年群體保障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中國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統計,在過去七年間, 60歲以上的老人絕對數人口每年增加1000萬。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佔總人口17.3%,預計到2050年前後,這一比例將達到34.9%。巨大的人口基數且不斷加速的「老齡化」趨勢使我國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會更大,老年人群的健康保障缺口正是其中之一。

而從保險產品的供給側來看,老年人在選擇癌症保險中存在「買不到產品、價格不便宜、保額買不高」三大痛點。縱觀老年保險市場,老年癌症保障存在巨大的且沒有被滿足的市場太空和機會。對於保險公司來說,老年群體由於其年齡大,身體機能自然下降,患病風險高,且經濟承受能力相對有限,在產品設計上針對老年人群往往顯得不那麼「友好」。保費高但保額低,或因年齡/身體問題被拒保的情況並不少見。

針對老年群體保障不足問題,平安健康險依託其強大的風控及數據能力,秉承「保險姓保」原則,在保證保障穩定的前提下,將「i康保.老年醫療」的保障人群聚焦至45——70周歲的中老年群體,且三高人群可投保。值得一提的是,老年群體因為身體機能下降,在生活中發生意外風險的概率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群,但該方面的保障卻存在嚴重不足問題。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2017年10月28日發布的《中國保險人群意外傷害風險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意外傷害承保人群中老年人保單佔比僅為7%。而「i康保.老年醫療」面向45——70周歲人群, 除了提供最高200萬元的惡性腫瘤及原位癌醫療保障,更針對可保障人群高發的意外風險,增加了最高20萬元的意外住院保障,有效填補了中老年人群意外保障保險市場的空白。

完善「普惠醫療」保險版塊布局, 保障+服務全新更新

為使保險保障能夠惠及更多大眾,同時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早在2015年,平安健康險即推出了創新型百萬醫療險產品「平安e生保」,聚焦大病保障,由於其低保費、高保額且簡單易懂的產品特性,一經上市即引發廣泛關注,截止目前,平安e生保客戶量已近500萬。

市場是檢驗產品的重要標準,在重疾發病率日益提升,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仍然難以解決的情況下,重大疾病醫療問題仍廣受關注。繼推出平安e生保後,平安健康險秉承著「簡單、快速、便捷」的產品設計與開發思路,陸續推出「普惠醫療」系列產品,在保證普惠型產品費率的同時,針對不同人群提供多種解決方案。

而本次「抗癌衛士2018版」及「i康保.老年醫療」的推出則重點開拓了老年及慢病群體,進一步擴展了平安健康險「普惠醫療」系列產品可保人群,凸顯了其普惠型保險保障的本質。平安健康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科技+健康」戰略指導下,一方面,平安健康險以科技為驅動力,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方式深入洞察用戶需求,用更創新、更智能同時更易理解的產品設計思路,有針對性地為大眾提供有效的健康保障方案;另一方面,在提供保險保障的同時,更注重發揮平安健康險的極致服務優勢,不僅關注「看病貴」問題,也應助力解決「看病難」問題。例如,最新推出的「抗癌衛士2018版」及「i康保.老年醫療」,在帶來高額保障的同時,還能夠為客戶提供就醫綠色通道(門診+住院)以及國內第二診療意見服務,確保客戶能夠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作為「抗癌衛士2018版」的重要銷售管道及「i康保.老年醫療」的唯一銷售管道,平安健康APP幫助用戶實現智能化的保障體驗,投保、核保、支付、理賠的全程線上化操作,讓用戶體驗更加簡單快捷。同時,產品增值服務的線上預約、實現等,有效提升服務便利性,助力解決「看病難」問題。

發揮行業領軍者作用,助力資訊公開透明化

與「癌症」引發的廣泛關注不同,腫瘤藥物一直是專業的領域,普通老百姓對其可以說是知之甚少。以往,腫瘤新葯的上市更多的是在醫藥行業「刷屏」的大事,普通大眾對腫瘤新葯的上市了解卻非常有限,同時,昂貴的腫瘤新葯是否納入商保公司醫療險產品的報銷範圍,商保客戶、開處方的醫生甚至藥廠都無法完全了解。

由於腫瘤新葯普遍非常昂貴,缺乏明確支付規則導致臨床推廣使用受到一定阻礙:醫生不敢開藥、商保客戶不敢用藥。一方面,葯企大量投入、長期研發出療效確切的腫瘤好葯,希望更多為患者所用;另一方面,患者渴望腫瘤新葯,但又無力承擔其昂貴價格。這種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葯、患三者之間較為嚴重的資訊不均衡問題。

8月15日,平安健康險正式發布了中國首個商保腫瘤新葯目錄:《平安健康險腫瘤新葯目錄》。該目錄涵蓋了2017年1月-2018年7月獲得CFDA上市許可證的抗腫瘤新葯。這些腫瘤新葯代表了生物製藥領域的最新、最前沿的進展與突破,臨床需求高、治療療效好。《平安健康險腫瘤新葯目錄》的發布也彰顯了平安健康險作為行業領軍者在助推資訊公開透明化的過程中積極發揮主動性,旨在成為普通消費者了解腫瘤藥物的「資訊橋樑」。

平安健康險總經理助理李浩表示:「平安健康險從客戶角度出發,希望通過及時發布最新的腫瘤新葯目錄,明確其報銷規則,讓新葯、好葯儘快造福癌症患者。《平安健康險腫瘤新葯目錄》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後平安健康險將繼續關注醫療領域最新進展,定期發布新診療手段、新藥品、新診療規範,更加深入的做好藥廠、醫生、服務供應商以及患者之間的資訊與支付的橋樑。」

作為業界老牌的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平安健康險在平安集團「大醫療健康」戰略指導下,一直致力於深耕醫療險領域,目前已建立起完備的普惠、中端再到高端醫療險的層級化保障體系。本次抗癌系列產品的推出更是進一步完善了平安健康險的「普惠醫療」保險版圖,讓保險保障惠及更多閱聽人,積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