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金交易分倉收入逆市增長 券商重排座次中信失冠軍

  基金交易分倉收入逆市增長 券商重排座次中信證券失冠軍 上半年A股市場整體交易量下滑,但公募基金同期貨易總額達5.76兆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86%

  ■本報記者 呂江濤 

  隨著公募基金2018年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備受業內關注的基金交易分倉結果也隨之出爐。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市場整體交易下滑的背景下,中報顯示券商的基金交易分倉收入不但並未減少,甚至同比增長17.06%。

  作為各大券商研究所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券商研究綜合實力的體現,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分倉傭金排名上最大的變化是長江證券超越中信證券,坐上基金傭金分倉收入老大的位置,中信證券則屈居第二。此外,今年上半年分倉券商交易傭金超過1億元的還有17家,光大證券等券商的排名有所提升,中信建投等老牌研究所排名則有所下降。

  長江證券分倉收入奪冠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公募基金中報披露的今年上半年交易總額達5.76兆元,與去年同期的4.47兆元相比,增幅達28.86%。總傭金方面,今年上半年,券商的公募基金分倉總收入達40.77億元,相比2017年中報披露的總傭金34.83億元,增幅為17.06%。

  其中,基金分倉總傭金收入超過1億元的共19家券商,較2017年同期的17家增加2家;收入在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有31家,較2017年同期亦增加2家。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長江證券取代中信證券,首次問鼎基金分倉冠軍。統計顯示,長江證券今年上半年從基金交易中收取交易傭金2.2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7億元,增長43.64%,排名也從去年同期的第四名躍升至第一名。而中信證券今年上半年從基金交易中收取交易傭金約為2.23億元,同比增長25.32%,屈居第二。

  事實上,長江證券的分倉傭金收入排名近幾年來節節攀升。2016年長江證券分倉傭金首次進入前十,在當年多數券商數據同比減少40%左右的情況下,僅長江證券呈現出較強的抗壓能力,較2015年下降約11.75%,排名也從第15位升至第8位。2017年上半年,長江證券交易傭金量達1.57億元,排名第四。2017年年末,長江證券分倉傭金收入首次躋身前三,排名第二。

  除長江證券和中信證券外,進入前五名的還有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和天風證券,今年上半年分倉收入分別為1.95億元、1.77億元和1.59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天風證券是首次躋身前五。

  從分倉收入同比增長幅度來看,國盛證券增長勢頭最猛,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453.49%。不過,國盛證券分倉金額絕對數並不算高,上半年收到的交易傭金僅有1295.77萬元。

  此外,太平洋證券今年上半年分倉所得為4944萬元,同比增長623.58%;財通證券的分倉傭金同比增幅也達到389.8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基金分倉依舊集中在排名靠前的券商之中,排名前十的券商合計獲得傭金收入17.27億元,佔基金分倉總收入的43.2%,與去年年中前十大券商合計44.03%的佔比變化不大。

  分倉傭金回歸“本源”

  業內普遍認為,公募基金的交易資源可以說是券商最優質的交易資源,因為各大券商的平均交易傭金已經降至萬分之三左右的水準,但目前公募基金的傭金率水準依然可以保持在萬分之八左右。一般來說,公募基金給券商的分倉要麽看重券商的投研能力,要麽看重券商的銷售能力,而中小券商在銷售方面能力並不強,獲得較多分倉主要依靠其投研能力。

  以長江證券為例,長江證券在去年年底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個人獎項中,共有13個研究領域上榜及入圍,鋼鐵、家電、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農林牧漁等四個領域更是斬獲第一。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江證券研究所實力突出,近幾年優勢明顯,在該公司各項業務中,屬於排名最靠前的業務板塊。長江證券規模上屬於中型券商,分倉主要還是靠研究所的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上半年券商分倉收入排名來看,部分排名靠前的券商,其旗下控股的基金公司,對券商的公募基金分倉收入亦有較大貢獻。事實上,近年來影響券商在公募基金分倉傭金收入的因素出現明顯變化,除券商研究所的實力外,包括基金銷售、並購重組實力等都將影響分倉排名,分倉收入成為券商綜合實力的體現。

  不過,早在2007年,證監會曾下發《關於完善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一家基金公司在一家證券公司的交易席位買賣證券的交易傭金,不得超過其當年所有基金買賣證券交易傭金的30%;同時禁止基金公司將席位開設與基金銷售掛鉤,並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券商承諾交易量。從最新排名數據看,分倉傭金也正在回歸“本源”,更以券商的投研能力為主。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