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位荷蘭人,把三代人的收藏托付給了上海博物館

今天(8月6日),“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荷蘭收藏家倪漢克先生((Mr. Henk Nieuwenhuys)近年來向上海博物館捐贈的青銅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珍貴文物54件。

在2008年、2018年和2019年,倪漢克先後三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了其收藏的中國陶瓷、青銅和牙雕文物等,總計一百五十餘件,年代自商代至明清,跨度近三千年。此次展覽是基於他新近的一次捐贈。“上海博物館是中國運營得最有序的博物館之一,把整整三代人的收藏捐贈出來,托付給上海博物館,這讓人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感覺。相信上博一定能好好地照顧、保存這些非凡的器物,並讓大眾得以體驗欣賞的樂趣。”倪漢克說。

“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展覽現場

捐贈儀式暨展覽開幕式下午在上海博物館幼韻軒舉行。倪漢克先生親臨開幕式現場,並獲頒捐贈證書和謝函。

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開幕儀式暨捐贈儀式現場

1951年,收藏家倪漢克先生(Mr. Henk Nieuwenhuys)出生於荷蘭的阿登豪特。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倪漢克先生的外祖父、銀行家本·范·希斯就開始購買中國的瓷器。當時,中國瓷器對於歐洲人來說尚且是新鮮事物。隨後,倪漢克先生的父親也加入到了瓷器的欣賞和收藏中,使得這批瓷器不斷壯大。在繼承了這些瓷器以後,倪漢克先生繼續通過各種拍賣會,讓家族藏品擴充了近40%。

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展覽現場

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展覽現場

2008年7月,他將家族世代珍藏的共計97件瓷器慷慨地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它們填補了上海博物館瓷器收藏的空白。次年,上海博物館策劃舉辦了“海帆留蹤——荷蘭倪漢克捐贈明清貿易瓷展”,展示了倪漢克先生首批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這批文物。

在回憶第一次捐贈之後,倪漢克曾言,“把整整三代人的收藏捐贈出來,這讓人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感覺。我對自己把家族中的收藏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這一決定感到非常滿意和高興。我選擇了一家最適合的機構。我的藏品將會在上博展出,它們會讓來博物館的觀眾了解到過去歐洲人在家裡是如何擺放中國外銷瓷器的。”

西周中期 龍紋簋

西周早期 獸面紋鼎

2018年至2019年,倪漢克先生又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了兩批珍貴文物,涉及青銅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共計54件。他說,在上次捐贈以後,他就迷上了中國古代青銅器和漢代陶器,開始從各大藝術品博覽會、拍賣行和古董商那裡收購。他認為把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歸還給他們的祖國才是正確的做法。

漢 雁首柄鐎鬥

宋 綠釉印花花卉紋枕

“上海博物館是中國運營得最有序的博物館之一,我選擇它作為捐贈對象順理成章。現在我把我的藏品托付給上海博物館,相信上博一定能好好地照顧、保存這些非凡的器物,並讓大眾得以體驗欣賞的樂趣。”倪漢克說。

據上海博物館館方介紹,這批文物進一步充實了上海博物館的館藏並填補了相應門類的闕漏,具有一定的藝術、歷史和學術研究價值。

清代象牙雕七層寶塔

清代象牙雕七層寶塔(局部)

清代象牙雕七層寶塔(局部)

展覽中,一座清代象牙雕七層寶塔因其造型特別狹長,被置於一樓大廳展櫃內。這座寶塔具有晚清時期南派牙雕的典型風格和時代特徵,代表了當時較高的工藝水準。該寶塔在入藏上海博物館之後,經專業人員的精心修複與科學保護,如今已再煥榮光,華彩複現。

西周早期 大萬父辛爵

青銅方面展出了大萬父辛爵、雲雷紋卣、獸面紋鼎、龍紋簋、交龍紋鍾等各種器型的青銅器。其中“大萬父辛爵”有著明確著錄,原藏美國紐約克里斯丁·R·霍姆斯,曾被陳夢家先生收錄於《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據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韋心瀅介紹,大多數人都以為爵是飲酒的,其實爵在古代不是飲酒器,是盛酒器。“萬”為從事樂舞之人,“大萬”為“萬”之官長,“大萬父辛爵”即是大萬為父辛做了這個爵的意思。

漢彩繪陶鼎

漢 綠釉陶壺

陶瓷方面則展出了彩繪陶鼎、漢綠釉陶、 漢綠釉陶燒烤爐等。其中很多都是烹飪用器,反應了漢代的烹飪形式。

漢 綠釉陶燒烤爐

漢 綠釉陶燒烤爐

據上博陶瓷研究部陳潔介紹,東漢以後可以看到大量社會生活模型的陶瓷,這個漢綠釉陶燒烤就特別有趣,陝西歷史博物館也藏有一件類似的綠釉陶烤爐,其形製與樣式幾乎與本器物一致。漢代的烹飪技法中除去蒸、煮、煎等,燒烤也頗為流行。在漢代畫像石上常出現燒烤的畫面,如山東諸城涼台漢墓出土的“庖廚”畫像,就有廚師在方形烤爐前烤肉串的形象。除去常規的肉類炙烤,漢代也有烤蟬、食蟬的習慣。曹植的《蟬賦》屬於漢晉時期流行的詠物賦,其中描寫蟬的悲慘命運時提到:“委厥體於膳夫,歸炎炭而就燔。”表明當時以燒烤的方式烹飪蟬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

此次展覽展期持續至10月18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