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歸國文物圓明園“虎鎣”正式亮相國博

1月29日,“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虎鎣”公開與廣大觀眾見面。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倪偉)去年下半年歸國的圓明園流散文物青銅“虎鎣(音yíng)”,昨日起正式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經過緊張且嚴謹的研究、保護和策劃,昨日下午,“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

這是國家博物館鮮有的以單一文物為主題策劃的主題展覽,不僅展示了“虎鎣”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也呈現了自1860年流失海外到2018年回歸祖國百餘年的滄桑歷史。

展覽位於國家博物館南12展廳,面向觀眾免費開放,預計展期為一個月。

展現“虎鎣”被劫始末和歸國旅程

此次展覽分為三大單元,第一單元為“西周禮器 皇家舊藏”,通過介紹“虎鎣”的銘文、器型、紋飾和器座,說明該器定名為“虎鎣”依據,以“鎣”與“盉”的關係,詳解“虎鎣”獨特的造型及富於變化的各類紋飾,以所配的紫檀雲紋靈芝形器座,彰顯其源於清宮舊藏的特殊身份。

在第二單元“山河破碎 流失海外”中,圓明園曾經“萬園之園”的輝煌圖景與被英法聯軍焚毀後的殘磚斷瓦形成鮮明對比。在對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參加燒毀劫掠圓明園的英國軍官哈利·路易斯·埃文斯的信件、家族檔案等大量歷史資料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這一單元詳細追述了“虎鎣”被劫始末,對1860年10月6日英法侵略者佔領、搶劫圓明園,以及10月18日哈利·路易斯·埃文斯本人參加燒毀圓明園及搶劫的過程進行了詳細描述。

“虎鎣”坎坷流失海外百餘年,歸國之路一波三折。第三單元“跨國追索 回歸祖國”對“虎鎣”驚現英國拍賣行、我國政府積極追索、行業組織踴躍支持、國家文物局和國家博物館推進實物鑒定和捐贈接收,直至最終入藏國博的全過程進行呈現。

多件同類型館藏青銅器集中展出

本次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鮮有的以單一文物為主題策劃的主題展覽,全景式展現了“虎鎣”本身的器物特點和流傳歷史。

為了讓觀眾更加了解“鎣”這種青銅器種類,國家博物館特從館藏珍品中挑選多件同類型、同用途器物一道展出。同時,國博專門為“虎鎣”製作了虛擬展示,增強互動體驗。觀眾不僅可以親眼目睹“虎鎣”真容,還可以通過虛擬互動展示項目,仔細觀察“虎鎣”每一個角度的細節。

去年,青銅“虎鎣”歷經拍賣、抗議、捐贈,最後回歸中國,引發海內外持續關注。經專家研究鑒定,“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相關資料顯示,“虎鎣”原為清宮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劫掠後由其家族收藏。

【“虎鎣”歸國歷程】

2018年3月

“虎鎣”即將在英國拍賣的消息傳出,國家文物局立即開展多方面工作,推動“虎鎣”追索返還祖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虎鎣”返還工作逐漸出現轉機。

4月底

境外買家表示願將“虎鎣”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會同中國駐英國使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穩妥有序地開展“虎鎣”的鑒定接收工作。

9月

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家團隊赴英對“虎鎣”進行鑒定。

11月23日

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安全順利地將“虎鎣”運回北京。

12月11日

國家文物局向國家博物館劃撥青銅“虎鎣”,“虎鎣”正式入藏國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