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立冬 | 進補有講究!中醫教你應該這樣吃

播放GIF

《立冬》

秋風吹盡舊庭柯,

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

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王稚登

今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根據曆書記載:「鬥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古時民間習慣把立冬節氣認為是冬季的開始,是萬物藏收,補腎強身之時。

立冬時節,廣東因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日間陽光和暖,氣候乾燥,但早晚寒涼,溫差較大。

珠海氣象

受弱冷空氣滲透影響,未來幾天我市將繼續維持晴好氣象,午間陽光充沛,早晚略感清涼。

在這秋冬交替之際,養生調理要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可適當進補強身,同時注意防寒防燥,以潤燥養陰、護陽補腎為重點。

立冬節氣前後,由於地表在夏季貯存的熱量還沒完全消耗,所以一般不會太冷,晴朗無風的日子裡還能感受陽光的溫暖舒適,但早晚氣溫往往較低,需根據溫度變化適當增減衣物,以免著涼。即使素體健康之人也不宜穿著背心、短褲到室外鍛煉,老人及體弱之人夜間外出最好穿戴帽子、圍巾、過踝長襪等保暖衣物,以避免頭頸、肩部及下肢受寒。

立冬時節,陽消陰長的趨勢更加明顯,人體的陰精陽氣也處於收斂內養的狀態。《黃帝內經》雲:「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此時養生當遵循陰陽之道,順應氣機降斂之勢,注意早上晨練「必待日光」,不宜過早,以利於陽氣的藏養。

同時,運動強度也不宜過大,以防汗出過多,傷津耗氣而耗損身體。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扇子舞、慢跑、健步走或散步等輕鬆平緩的運動,並以微微汗出為度,而體能消耗較大的器械運動則不適宜。

另外,建議運動時隨身攜帶乾毛巾,在鍛煉過程中及時擦乾汗液,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由於氣溫下降會反射性地引起肌肉韌帶的血管收縮,使得關節活動及肌肉伸展的幅度有所限制,容易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因此運動前必須注意做好準備活動。

在南方,立冬節氣前後廣東大部分地區仍以秋高氣爽的氣候多見,但弱冷空氣時有來襲,並常伴驟然降溫,早晚寒意習習,氣候正緩慢向冬季的嚴寒過渡,此時也是人體補虛強身的重要時候。

「立冬補冬,補嘴空」,為補充元氣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寒冬,南方地區也有立冬進補的風俗。牛肉、羊肉、雞肉等肉食由於熱量相對較高、禦寒效果好,在冬季食譜中較為常見。

立冬食養應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以溫和平補為宜,過於辛辣燥熱的食品容易傷陰劫液,過於油膩或重口味的菜式容易加重胃腸道負擔,均不宜多食。時下氣候乾燥,人們容易出現口乾、眼乾、鼻乾、皮膚乾等陰傷癥狀,因此食補養身還需注意養陰潤燥,宜多吃大白菜、菠菜、白蘿蔔、鮮棗、石榴、蘋果、柑橘、柿子等應季果蔬,既可補充機體水分,又能調節胃腸道功能,促進消化。

需要提醒的是,立冬進補也要注意吃動平衡的問題,不能隻吃而不動。適當的活動鍛煉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環,通暢血脈,更重要的是能控制體重、增強體質以迎接寒冬的到來。

立冬時節,秋糧入庫,天地之氣也從降斂向潛藏轉化。腎為先天之本,內寄命門之火,「主封藏」,具有貯存、潛藏精氣的功能,與冬氣相應,因而秋冬季節交替之時,應當順應自然界氣機伏潛的趨勢,注重補養腎氣以助陽氣固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乃是健康之根本,而「葯補不如食補」,食療養生相對平和,若能根據具體情況善用食物調養並不輸於葯療的功效。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人體肝、心、脾、肺、腎五臟分別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並分別以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所代表。「腎主冬」,因而冬季養生重視補腎,而「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

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等,此類黑色食材皆是秋冬之交養腎補虛之佳品。

立冬進補除了食補以外,艾灸也是相當不錯的「進補」手段。《扁鵲心書》曰:「人於無病時常灸,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艾灸是通過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或艾條,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傳統療法。

由於艾灸能益氣溫陽,使正氣充盛而邪不能害,故能起到很好的扶正祛邪、保健防病、養生益壽的效果。下肢的足三裡、三陰交、湧泉,腹部的神闕、氣海、關元,背部的大椎、命門、腎俞等皆是常用的強身保健要穴。雖然艾灸好處多多,但一般對怕風畏寒、手足不溫、渴不喜飲或喜熱飲、大便溏稀等體質虛寒的人群較為適合。而素體口乾咽燥、反覆口瘡長痘、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陰虛火旺或體質偏於濕熱之人則不適宜。

艾炙的常用體位有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等。施炙的順序常是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背部,後灸腹部,先灸頭身,後灸四肢,先灸陽經,後灸陰經。艾灸操作簡單,適合個人在家操作,最常用的艾灸方法是將艾條燃著一端,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距離皮膚約2~3cm進行熏灸。一般每個部位灸10分鐘,操作時要保持合適的溫度,以受灸者感覺舒適為佳,並以施灸部位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立冬食療方

五物黑髮飲

材料:黑豆50克,黑芝麻30克,黑米20克,碎核桃仁10克,去核紅棗1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所有材料放入攪拌機中加入適量水打成濃漿,然後把濃漿倒入鍋中,使用中火,邊煮邊攪拌至煮開後加入適量冰糖,再煮3分鐘即可。

功效:補腎養血,烏髮養顏。適合腎氣不足,頭髮乾枯易折、易脫或早生華髮之人。

首烏紅棗桂圓粥

材料:何首烏30克,紅棗5枚,桂圓肉15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以上所有材料洗凈後,紅棗去核備用;鍋中加入適量水,加入何首烏,中火煮1小時,濾出湯汁,去掉藥渣。將首烏葯汁倒回鍋中,把其餘材料加入,再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45分鐘,適時攪拌,最後加入冰糖續煮5分鐘即可。

功效:益肝腎,補氣血,黑鬚髮,養容顏。適合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之人。

補腎強腰湯

材料:巴戟20克,杜仲20克,熟地30克,杞子20克,淮山50克,豬脊骨500克,紅棗5枚。

製法:以上食材洗凈,豬脊骨水焯後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鍋內,加足量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約2.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肝腎,強腰壯骨。適合勞損體虛,肝腎不足,腰腿酸軟之人。

板栗烏雞湯

材料:烏雞500克,板栗200克,山藥50克,紅棗5枚,枸杞15克,生薑3片。

製法:烏雞去毛去內臟洗凈,切成大塊;板栗剝殼去皮,將紅棗、枸杞洗凈後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湯煲中,加足量水,大火煮開後,小火慢煮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腎益精,健脾養血。適合脾腎兩虛,精血不足之人。

成傑輝主任中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治未病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常委,廣東省健康科普專家,珠海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

欄目支持/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責任編輯/藍輝龍

編輯/楊聖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