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購標的連連炸雷 華星創業董事長賴账惹來一身騷

  收購標的連連炸雷,華星創業董事長賴账惹來一身騷

  來源:富凱財經

  富凱摘要

  一年多前,公司收購互聯港灣51%股權,沒想到卻是買了一顆地雷;公司去年虧損1.32億元,上市9年來首現虧損,無奈只好2億變賣互聯港灣。

  16日晚,華星創業發布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去年淨利潤由虧損7484萬下修至虧損1.32億,公司同時宣布將一年多前收購的互聯港灣51%股權以2億元價格對外轉讓,以此“斷臂求生”。去年6月公司董事長拋出增持計劃最終卻爽約,浙江省證監局責令其改正並履行承諾完成增持計劃。最近兩年,公司業績每況愈下,股價一路下跌,如今收購標的也將轉手他人,令人唏噓不已。

  外延並購卻踩雷

  根據公告,由於審計機構對於重要控股子公司互聯港灣等諸多事項存在不同理解,下修2017年度業績由虧損7484萬元至虧損1.32億元。這也是公司2009年10月底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虧損。

  公司稱由於互聯港灣在虛擬專用網連接系統工程、酒仙橋M7數據中心工程等在建工程轉固時間、重要客戶計提壞账準備比例以及項目營業成本歸屬年度等方面上,和審計事務所出現了“不同理解”,導致互聯港灣去年初步審計淨利潤較業績快報時公司核算淨利潤減少,導致公司利潤與業績快報時公司核算數據差異3317萬元。

  事實上,這並非公司首次因為互聯港灣而業績受拖累。2016年,公司實現淨利潤7498.3萬元,同比下降31%,這也是2012年以來公司淨利潤首次下滑。

  當時公司表示,虧損主要是因為重要子公司業績未及預期和商譽減值對經營業績影響。其中,對收購互聯港灣51%股權形成的商譽將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00萬元-3000萬元。

  為此,公司計劃將所持的互聯港灣51%股權以2億元價格對外轉讓,轉讓原因包括:戰略布局調整;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互聯港灣業績未及預期,業務協同性未及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港灣正是2016年11月公司收購的標的,本想借此提升業績,沒想到卻踩雷。

  資料顯示,互聯港灣的主營是IDC及雲計算服務。彼時交易對手承諾,2016年-2018年互聯港灣年度淨利潤數將分別不低於4050萬元、6900萬元、9300萬元,三年合計淨利潤金額為2.025億元。

  去年5月,華星創業甚至計劃全資持有互聯港灣,購買剩下的49%股權,交易價格為5.39億元,同時擬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2.5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12日,華星創業收購時互聯港灣的評估值為7.8億元。時隔半年,華星創業準備收購剩餘49%股權時,互聯港灣的評估值卻達到了11億元,市場普遍質疑其評估值虛高。

  在新的業績承諾中,互聯港灣2017年至2019年盈利將分別不低於7200萬元、9500萬元和1.2億元。不過,上述收購計劃最終告吹。

  董事長取消增持計劃被處罰

  公司收購標的業績變臉已讓市場一片質疑,而董事長季曉蓉口頭說增持最終卻爽約,更是讓投資者詬病不已。

  去年5月20日,公司公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北京互聯港灣剩餘49%的股權。公司股票6月9日複牌即連續遭遇兩個跌停。在此背景下,董事長季曉蓉火速拋出增持計劃。

  當時公司表示,董事長季曉蓉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計劃於2017年6月29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增持股票,擬增持股份不超總股本的1%。

  資料顯示,季曉蓉1973年出生,浙江大學資訊工程學院學士,2008年7月至今任華星創業董事,2017年4月至今任華星創業董事長。

  此後數月,投資者並未看到季曉蓉的增持動作,卻等來了公司重組失敗的消息。去年10月9日,公司宣告終止重組。12月29日,公司發布取消增持計劃的公告,披露季曉蓉決定取消增持計劃,理由則是因為“鑒於公司與北京互聯港灣科技有限公司資產重組事項已經終止”。

  一般來說,增持計劃到增持時限的最後直接取消增持計劃,非常罕見,大多股東至少也會少許增持表示一下太多,而像華星創業董事長這種“一毛不拔”確實令投資者驚訝。

  董事長如此出爾反爾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3月16日,深交所對季曉蓉作出通報批評的處分。近日,浙江證監局發布關於對季曉蓉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指出季曉蓉作為華星創業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董事長,上述行為構成了超期未履行承諾,浙江證監局責令季曉蓉改正,履行承諾完成增持計劃,並於今年6月30日前向浙江證監局提交有關整改情況的書面報告。

  一季報預告顯示,公司一季度虧損1000萬元至1500萬元。公司解釋稱,一是互聯港灣新增折舊、攤銷較上年一季度增加較多,而其相關業務量尚未同步釋放,發生虧損。二是公司由於對外投資、互聯港灣酒仙橋M7數據中心工程等資金需求,財務費用同比增加。

  伴隨著最近兩年公司業績的持續下滑,公司股價也一落千丈,去年華星創業大跌44%,今年再度下跌逾兩成,如今股價僅為三年前歷史高點的兩成多。

  主營業務不佳,收購標的不達預期,董事長增持計劃落空。華星創業前景似乎不妙,難怪投資者不斷用腳投票了。

責任編輯:白仲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