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聚力文化2018年巨虧29億,董事長2億增持“爽約”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湯輝

2017年,聚力文化(002247,SZ)董事長余海峰等公開聲明:上市公司將在2018年~2020年分別實現數億元的淨利潤。若業績不達標,余海峰同聚力互盈一起將在規定時間內增持不低於2億元的聚力文化股票。然而,聚力文化去年業績巨虧,余海峰高調作出的業績承諾未兌現。上市公司6月16日晚公告披露,余海峰等的增持承諾也“爽約”。

董事長未按約增持

據聚力文化披露,公司於6月14日收到股東余海峰、聚力互盈的書面通知。通知指出,因資金緊張,余海峰、聚力互盈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增持公司股份。

早前,余海峰、聚力互盈於2017年12月26日出具書面聲明中稱:在余海峰及其領導的公司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上市公司將在2018年~2020年實現的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7億元、8.5億元、9.5億元。如上述任一年度未能完成上述承諾利潤的,余海峰及聚力互盈將在該年度審計報告出具後的30個交易日內,共同通過二級市場集合競價系統增持不低於2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股票。

今年4月30日,聚力文化披露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巨虧28.97億元,與聲明中的承諾業績相差甚遠。按照聲明內容,余海峰、聚力互盈應該在6月13日(含)前增持聚力文化股票2億元。但兩個承諾增持主體卻沒有買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30日~6月14日,聚力文化股價累計下跌26.01%,期間一度跌破3元關口。

聚力文化表示,余海峰、聚力互盈對未能按時完成增持股份向廣大投資者表示誠摯的歉意。余海峰、聚力互盈所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鎖定期將延長至增持義務完成日。

截至今年1季度末,余海峰持有聚力文化股票1.3億股,持股比例為15.33%,聚力互盈持股2819.6萬股,持股比例為3.31%。

業績承諾待履約

余海峰、聚力互盈之所以會作出上述聲明,存在一個特殊背景。

2016年度,聚力文化前身帝龍新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從余海峰、聚力互盈等手中購買了蘇州美生元100%股權,從而涉足移動遊戲開發與發行業務。發行完成後,余海峰成為上市公司單一第一大股東。

2017年12月初,聚力文化股權結構再度生變,公司控股股東帝龍控股及實際控制人轉讓了部分持股。交易後,帝龍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下降至17.77%,余海峰持股比例為15.32%。上市公司當時稱,公司投資者持股比例較為分散,任一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都無法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也無法依其可實際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公司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

雖然在名義上不屬於控股股東,但余海峰的權力卻在大幅增加。2017年12月末,聚力文化原實控人薑飛雄辭去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余海峰成為公司新任董事長,聚力互盈主要合夥人薄彬被聘任為公司總經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當時意氣風發的余海峰等人作出前述書面聲明也就不難理解了。事實上,由於蘇州美生元連續完成業績承諾(2017年度盈利超過4.8億元),上市公司盈利也水漲船高(2017年度盈利5.5億元),這無疑是余海峰等作出聲明的重要底氣。

2018年上半年,一切看起來都還算正常。聚力文化去年上半年盈利3.12億元,同比增長52.63%;到去年第三季度,風雲突變,公司前三季度盈利3.5億元,同比僅增長3.44%。公司預計2018年盈利3.8億元~4.8億元,而最終出爐的2018年度業績更是巨虧近29億元。

更為詭異的是,在2018年年度審計報告中,聚力文化對蘇州美生元2017年的收入和淨利潤做出追溯調整,調減淨利潤7238.09萬元。在業績調整後,蘇州美生元未能完成2017年的業績承諾。余海峰、聚力互盈等應該對上市公司進行業績補償。

但是,6月13日,浙江證監局向聚力文化下發關注函指出,相關責任人均未向公司償付業績補償款。5月末,證監會已對聚力文化進行立案調查,調查原因是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