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首份乘用車半年報出爐,小康股份扣非後淨利暴跌821%

8月12日晚間,A股首份乘用車2019年半年報出爐,這一次的主角是小康股份。

不過,這份半年報的業績卻並不靚麗。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實現營收76.84億元,同比下滑26.49%;歸母淨利潤為-2.81億元,同比下滑-218.8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虧損額更高,達3.9億元,同比暴跌821.06%。

1

業績由盈轉虧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小康股份自2010年來首次出現半年業績虧損。小康股份在財報中解釋道,這主要是受公司整車、發動機銷量大幅下滑以及對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整車銷量為14萬輛,同比下降25.9%,其中乘用車銷量為7.9萬輛,微客和微貨共銷售6.1萬輛;發動機銷量為24.4萬台,同比下降20.7%。

小康股份表示,今年上半年業績下降主要受國五、國六切換的大環境影響,各大主要汽車廠家和品牌均積極主動去庫存,頒布各種臨時性的市場手段消化國五庫存車輛,消費者短期內持幣觀望,汽車行業整體下降,對中國自主品牌的影響尤為明顯。

除了營收和淨利,受銷量下滑影響,小康股份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暴跌83%至1.4億,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均呈現兩位數下跌,毛利率同比下降6.1%。

新能源汽車業務投入方面,《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事實上,小康股份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為1.95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並沒有大幅提升,反而是財務費用增長明顯。因為銀行借款的增加,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財務費用達1.07億元,同比大增76.59%,直接導致公司期間費用率較上年升高5%至19.2%。

小康股份被視為“商轉乘”戰略成功的一家車企,2014年-2017年,小康股份連續三年實現淨利潤增長,從3億元增長至7.25億元。但欲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小康股份資金需求巨大,再加上車市“寒冬”來臨,2018年,小康股份淨利潤同比下滑85%至1.06億元,並首次出現扣非後淨利潤虧損。

與此同時,小康股份經營業績還受到新能源汽車拖累。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旗下幾乎所有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子公司全部虧損,僅金康新能源和SERES(旗下美國初創公司)就虧損超2.8億元。2018年度,金康新能源淨利潤虧損約8.52億元。

2

新能源車推遲量產

雖然業績暴跌,但資本市場對此並未有太多反映。8月13日,小康股份小幅低開,隨後股價有所回升。在汽車整車板塊指數下跌1.38%的情況下,小康股份最終報收13.15元,微漲0.69%。

有分析人士稱,資本市場的表現與小康股份7月份銷量數據回溫、地方政府資金支持及其花重金投入新能源汽車有關。

8月9日晚間,小康股份公布的7月份產銷快報顯示,當月,小康股份銷售整車2.16萬輛,同比增長10.94%,其中,SUV車型共銷售9343輛,同比上漲7.23%。

同日,小康股份還公告稱,旗下子公司金康新能源獲得重慶國資系企業增資9.6億元,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2018年底,旗下子公司金康動力獲得重慶市沙坪壩區政府增資5億元。

受上述消息影響,小康股份在8月12日股價上漲5.83%至13.06元。

一邊是業績的大幅下滑,一邊卻受到投資者和地方政府的青睞,小康股份依靠的正是拖累其業績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據介紹,從2016年發展至今,小康股份已經具有領先的三電系統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與先進的智能製造能力,金康新能源前不久已經發布SERES(賽力斯)品牌,該品牌第一款量產車型SF5也將於今年下半年上市銷售。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金康新能源和SERES前景如何仍迷霧重重。

7月中旬,SERES被曝出聯合首席執行官詹姆士·泰勒寫信給員工,指出由於母公司小康股份正面臨著複雜的國內汽車市場環境,短期內在美國開辟新的市場、推出新的產品顯得不合時宜,因此作出管理層裁員90人、暫停在美國推出電動車等調整。

雖然後來SERES澄清僅裁員47人,但裁員和量產進程放緩已是板上釘釘。

今年4月,SERES創始人兼CE0張正萍在國內正式發布SF5時表示,SERES計劃將於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SF5並量產交付。但在今年半年報中,小康股份已經改口,將SF5量產交付的時間推遲到今年第四季度。

記者 肖逸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