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將中醫融入診療全過程!看常熟市中醫院如何下好「精緻化」這盤棋

江蘇省常熟市中醫院致力於打造「精緻化醫院」,實現「環境精美、服務精誠、管理精細」的建設目標,充分展現了常熟城市和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江蘇省常熟市中醫院積極營造溫馨舒適、生機盎然的診療環境,致力於打造「精緻化醫院」,實現「環境精美、服務精誠、管理精細」的建設目標,充分展現了常熟城市和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成立於1958年的常熟市中醫院是全國最早的縣級中醫院之一;2003年12月,原常熟市中醫院與市婦幼保健院合併,同時異地擴建;目前,醫院已建成為以「中醫中藥、婦幼保健、急診急救、慢病管理」為特色的現代中醫院。

1

精美環境 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走進常熟市中醫院,迎面是住院樓、門診大樓組成的綜合體。醫院實施了綠化工程,綠化率超過40%;有中藥苑,假山、亭台點綴其中;院內大小通道,科學合理,且患者往返不受風雨侵襲,行走其中如在園林,讓人心曠神怡。

醫院門診大樓寬敞明亮,貼心的服務設施、清晰的就診流程、充足的服務視窗、先進的資訊化裝置,使病員享受到全程優質就診服務。門診大廳增設了微信、App、自助預約掛號系統,啟動排隊叫號系統、檢驗報告自助列印系統和影像報告自助列印系統,增加智能化程度,專家門診預約率超過30%。

學科軟環境的建設,更體現了醫院管理者的匠心。醫院在打造精美環境過程中,始終將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融入到辦院理念、醫院管理、人才培養、診療服務、品牌塑造等醫院形象體系中。

醫院統籌規劃環境布置,中醫藥標識和文化宣傳隨處可見,設定中醫文化長廊、中醫健康廣場,做好整體中醫藥文化氛圍的營造,讓患者增加對中醫的了解,樹立中醫特色服務品牌優勢。

2

將中醫文化理念融入診療護理的全過程

在醫學日益發展的今天,常熟市中醫院秉承中西並重、以中為先的原則,加強人才培養、技術引進、設備添置,著力打造特色重點學科。

目前,醫院肛腸科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建設部門,心血管科被評為江蘇省基層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項目,骨傷科被評為江蘇省中醫重點專科,腎病科、兒科被評為江蘇省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骨傷科、腫瘤科、脾胃病科為蘇州市重點中醫專科,骨科、婦科、產科、兒科、腎內科、消化內科為常熟市重點專科。

說起常熟市中醫醫院的骨傷科,很多患者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骨傷科流傳出來的治療骨傷病的故事更是令人驚嘆。不論是傳統手法複位免去12歲小朋友手術的痛苦,還是成功搶救85歲重度房室阻滯並左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老奶奶,骨傷科治療手法的神奇帶給患者的是希望與喜悅。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骨傷科創立的「手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曾經聞名全國,奠定了骨傷科的基礎;1987年,骨傷科又在全市率先開展全髖關節置換術。

骨傷科以中醫手法、內外固定、中藥辨證施治的同時,融入西醫、中西醫結合等多種診治手段,治療各類創傷、關節疾病、脊柱脊髓疾病、急慢性軟組織損傷、慢性骨病、畸形等疾病。

目前,科室設兩個病區,110張病床,年住院手術病人近3000餘人次。在專業能力提升的同時,科室著力打造親民惠民的服務軟環境。

3

精誠服務 提高服務內涵品質

常熟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中醫藥發展的要地,一大批中醫學術流派在此孕育發展、傳揚創新,逐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虞山醫派(吳門醫派之一)。

2017年9月,設定於門診四樓的中醫特色診療區啟用。在這個中醫特色診療區內,便設有虞山名醫館、推拿科、針灸科、中醫綜合治療室、中醫護理操作室等。

同年11月,位於常熟市古城區方塔公園旁的「虞山國醫館」開張,不僅提供純中醫藥診療服務,還特別展示了吳門醫派虞山醫學流派的歷史沿革,成為常熟市特色中醫藥服務的新平台和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新陣地。每天清晨,都會有不少中老年人早早前來「虞山國醫館」掛號;不到八點,整個候診大廳內患者比肩接踵,體現了當地民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和信任。

面向新時代,為更好地傳承發揚虞山醫派文化,同時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中醫藥診療服務,常熟市中醫院全院員工逐步形成了「精誠服務」的新理念。

「精誠,包含了技術精湛和服務誠意的兩重含義。我們醫院鼓勵臨床醫務人員開展具有醫院中醫藥特色的診療服務,以療效提升品質,以誠意體現服務。」常熟市中醫院院長唐鍵說。

唐鍵認為,中醫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文化。虞山醫派是常熟歷史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個部分,每一個中醫專家,每一個經典案例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近年來,醫院廣泛聯繫周邊城市常熟籍名醫大家,回鄉為民服務,就是為了把這個故事講好,把中醫藥文化做好,讓老百姓了解中醫、信任中醫,選擇中醫,讓群眾能感受到醫院服務中親人般的誠意,從而讓中醫藥事業在當代能夠得到弘揚和傳承。

唐鍵說,「作為現代的中醫院,我們有責任傳承常熟虞山醫派優秀的文化。在硬體上,我們先搭好平台,這樣把醫院中醫人才集中起來,把他們的一些專科特色顯現出來。同時,我們也以開放辦院的姿態,接納全市其他醫療機構學有所長的一些專家,到我們『虞山國醫館』來坐診,為大家服務。通過名醫的引進、環境的改善、藥材的品質控制,綜合提升我們常熟中醫藥服務的能力,把它打造成為中醫藥傳承的亮點。」

4

精細管理 創新人才管理機制

「中醫人才後繼乏人、中西醫如何結合等,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覺得,人才隊伍管理最重要。一方面提倡『雙學』,就是西醫要學中醫,中醫也要學西醫。這樣才能互相了解,互相促進。一方面探索人才柔性引進,讓全國的專家團隊為我所用。」唐鍵說。

常熟市中醫院注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開展了江蘇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名中醫師帶徒、西學中在職培訓等活動,鼓勵教學研並舉,提高衛技人員能力和水準。

近年來,常熟市中醫院實行創新人才梯隊建設機制,制定了「三跑」計劃。唐鍵介紹說,「初級人才通過醫師規範化培訓、師帶徒、西學中、研究生課程班等方式夯實基礎,給力助跑。在專業發展上提供選擇機會,在科研上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中級人才通過專科技能培訓、在職教育等不斷更新知識、提升專科技能,提速起跑,優先考慮安排到省內外知名大醫院學習、進修;支持參加學術會議和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提高他們的業務水準和知名度。」

「高級人才通過管理培訓、師資提升培訓、專業技術能力考評等。在新技術、高層次科研方面發力領跑,從而使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脫穎而出。」

此外,常熟市中醫院還積極與全國專科、專家團隊建立合作關係,創新合作模式。例如,醫院與北京沃醫婦產專家集團達成學科共建;爭取國家級名老中醫汪受傳來醫院建立中醫兒科傳承工作站;與蘇大附二院建立骨質疏鬆症專科工作室。「在合作中,專家隸屬關係不變,通過專家團隊柔性引進,使專家優質資源為常熟居民服務。」唐鍵說。

5

走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之路

中醫作為傳統醫學,始終在以最自然的理念發展。但近百年來,整個社會都給中醫打上了固化的、越老越舊越好的標籤,不僅令百姓對中醫產生了誤解,也讓中醫發展走進了死胡同。對此,唐鍵深感憂慮。

「很多人都說,在現代科學的語境裡,中醫沒有發展。我覺得不是。中醫在歷史的發展中,都會與當時最優秀的文化相融合,並藉此獲得提升。我們現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為什麼不能搭上這列『快車』,讓中醫發展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絕大多數人都承認,中醫有自己的特色,但特色和優勢完全是兩個概念,有特色不一定代表有優勢。比如,某個特色在某個時代是優勢,但隨著社會發展,它可能就會因為跟不上時代,丟掉優勢地位。如何把特色轉化為學科優勢,為生命健康做出應做之事,是需要重點思考和實踐的問題。對現代科技,我們不能排斥,而要吸收、融入,這也是我所希望實現的醫院發展目標之一。」唐鍵說。

唐鍵認為,西醫的循證醫學、中醫的辨證施治都是精華,中西醫應該相結合,取長補短,為病人服務。他強調,中西醫結合有不同的方式,但關鍵是要運用兩種不同的醫療模式,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治療疾病的療效,更好地推動中醫藥的發展。比如,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病人有一定效果,特別是中晚期病人,手術和化療有一定的禁忌症,而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病人的自身免疫,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生活品質,延長病人壽命。這就是效果。這也可以理解為臨床診療的中西醫結合的MDT模式。

當今中醫的發展,受到許多不利因素的製約,也有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唐鍵認為,一方面期待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為中醫發展指明正確的方向;另一方面,還是要靠中醫人,對中醫信念的堅守和代代傳承的執著追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