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建設特色科室發展藥材種植 湖北廣西大力發展民族中醫藥事業

醫生手裡的一團火能治病;一根點著的線頭灸穴位;一顆煮熟的雞蛋治頭痛……好奇嗎?這是湖北廣西兩地民族醫院裡醫生們日常治病場景的真實再現。11月18-23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國中醫藥報》社承辦的中央主流媒體新聞調研團對湖北廣西兩地的民族中醫藥情況進行了實地參觀、採訪,親眼見證了民族醫藥的獨特魅力。

注重民族醫生挖掘 建設特色醫療科室

圖為湖北恩施市中醫醫院田先彩接受採訪 人民網李軼群攝

湖北恩施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是湖北省縣級醫院中醫重點專科,科室運用傳統中醫藥及恩施州的道地中草藥材,採用手法複位,小夾板外固定,配合特色中草藥內服加外敷治療各類骨折;而這一科室的掌門人是75歲的土家醫田先彩。據介紹,他的藥方已經流傳九代。隨手翻看擺在桌上的醫案,不僅有推拿按摩骨折複位記錄,還有各類增生及類風濕疾病和感冒等診治記錄,足見該科室在當地群眾心目中的影響。而田先彩在介紹起自己的行醫故事時,也露出一副享受的模樣。

利川市民族中醫院的「中醫肺病專科」是湖北省重點中醫專科,還被湖北省衛生健康委授予「知名中醫工作室」稱號。該科室創建人是使用「鞋底板療法」治病的苗家醫范長秋。他熱情而開朗地介紹起這一最具苗醫特色的治療方法,以前是用穿舊的布鞋底,將其烤熱後外敷人體多個穴位來治病,但這方法古老而笨拙,費時又費力,後經三次改良,現採用蠟療方式,實現了熱力持久可控,治療過程簡單安全,得到患者的認可。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民族醫學特色門診」內,壯醫中醫大師黃瑾明正在為患者看病,他以一根藥線為病人解除痛苦,讓患者在「享受中治療,無痛苦的治療」。採訪現場有記者體驗了「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感冒,據受治者表述,灸後全身是汗,感冒癥狀有所減輕。據了解,目前「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已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這一特色療法也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

設於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的「壯醫風濕病專科」也是國家臨床的重點專科,據科室帶頭人李鳳珍介紹,他們採用壯葯內服、壯醫藥熨、壯葯外洗等療法治療風濕病,壯醫藥特色濃厚。現場還展示了「水蛭活體治療法」治療痛風技術。

在湖北恩施州民族醫院,肛腸科主任馮啟明用家傳絕學馮氏珍珠液治療肛腸疾病;在金秀瑤族自治縣瑤醫醫院,特色診療室的醫生用燃燒的酒火、煮熟的雞蛋、馬的肋骨來為患者治病……這些醫生都以畢生所學,踐行著民族中醫藥為社會大眾解除痛苦的使命,展示著民族醫藥的獨特魅力。

保證民族藥材供應 開展藥材種植研究

陳列於廣西中醫藥大學仙葫校區的藥材標本 人民網李軼群攝

湖北恩施州,有「世界硒都」、「華中藥庫」之稱,其地理位置和氣候適合藥用植物生長,中藥民族葯資源十分豐富,為生活在這裡的土家醫、苗醫提供了豐富的藥用資源。建於海拔1300米的湖北利川建南鎮箭竹溪的黃連生產基地,更是以其肥沃的土壤,適宜的溫度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同時也帶動當地群眾發家致富。

廣西在挖掘和保護壯瑤藥材資源方面也頗具特色。設立在廣西中醫藥大學仙葫校區的壯醫藥展示館、瑤醫藥展示館、中藥(民族葯)辨識館、廣西壯瑤葯重點實驗室、廣西壯瑤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僅展示了自治區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醫藥的努力與成果,也展現了他們在挖掘和保護壯瑤醫藥事業的良苦用心。

未來發展人才培養是基礎,加強民族醫藥的保護和傳承

廣西中醫藥大學仙葫校區的學生學習辨識藥材 人民網李軼群攝

在未來發展之路上,湖北將在中醫藥人才隊伍培養上出招。據湖北恩施州衛計委楊祖旺介紹,湖北將加大民族醫療機構及民族醫藥重點專科建設及人才的培養;加強基層全科中醫醫生、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等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土家醫、苗醫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強民族醫藥傳承保護、理論研究和文獻的搶救整理,提高民族醫藥品質,加大開發力度;依託「華中藥庫」的優勢資源,建設養生保健、康養旅遊為重點的產業發展體系,推進「葯、醫、康、養、遊」為特色的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發展體系。

廣西在未來民族醫藥建設上,將從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上破冰。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院長覃裕旺表示,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將以民族醫藥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發力點,充分發揮名醫專家異塵餘生帶動和集聚效應,推動壯瑤醫藥名醫和青年骨乾人才建設。開展民族醫藥文獻、民間醫藥技術的挖掘、整理,提高中醫藥民族醫藥傳承創新能力。保護和發展民族醫藥資源,收集整理壯瑤葯經方、研究驗證名方,加大挖掘民間驗方,加強壯瑤醫藥適宜診療技術推廣應用,突出發揮壯瑤醫藥特色優勢,傳承和弘揚壯瑤醫藥精髓,傳播壯瑤醫藥文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