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空資金紛紛出逃 蘋果期價上演“過山車”

  ■本報見習記者 王 寧

  4月份以來,在供需不平衡基本面配合下,蘋果期貨上演了一輪較強走勢,尤其是在本周前三個交易日,成交量和持倉量節節攀升,主力合約1810期價更是一度逼近10000元/噸關口。不過,截至昨日收盤,一路高歌猛進的多頭資金似乎有出逃跡象,臨近尾盤,主力合約也回吐出部分漲幅。

  多位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產區減產題材持續發酵成為了近期蘋果期價走高的主要原因,加之多頭資金的有效配合,期價更是創出了階段性新高,雖然交易所進行了提高保證金和手續費措施降溫,期價在尾盤也有漲幅回吐跡象,但由於5月份是庫存清庫階段,蘋果期貨後市仍有走高可能。

  4月份以來累計漲幅近40%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查詢發現,自4月份以來,蘋果期貨主力合約累計漲幅近40%,成交量和持倉量同步擴大,成為了近期大宗商品的明星品種。例如在4月3日當天,主力合約1810全天運行在6100元/噸一線,到了4月中旬期價便躍至7000元/噸水準,4月底即漲至8000元/噸的一線,進入5月份,期價便一路高歌猛進,衝向9000元/噸的高點。截至昨日收盤,主力合約期價報收於8902元/噸,上漲107點,漲幅為1.22%。

  與此同時,近日成交量和持倉也同步擴大。例如在5月15日,主力合約1810前20席位共成交170多萬手,較前一交易日猛增54萬多手;持倉量方面,前20主力席位合計持有多頭7.89萬手,空頭持倉6.88萬手,合計持倉14.77萬手。而16日主力合約成交量便高達401萬手,持倉為27.54萬手;1807合約、1810合約、1811合約、1812合約、1901合約、1903合約和1905合大約計成交661.78萬手,持倉約60萬手,較前一交易日減倉1.68萬手,成交額達6163兆元。

  記者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昨日主力合約早盤成交便突破200萬手,期價在午後更是逼近漲停,創出了9235元/噸的新紀錄,不過,隨著多頭資金的離場,臨近尾盤期價回吐部分漲幅。

  分析人士指出,主力合約期價在尾盤出現了明顯的跳水跡象,除了多頭資金的部分離場是直接原因外,交易所上調保證金和手續費也起到了抑製情緒升溫的作用。

  昨日收盤後,鄭商所下發通知稱,自5月17日起,蘋果期貨1807合約、1810合約、1811 合約、1812 合約、1901合約、1903合約、1905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3元/手,此前手續費為0.5元/手,增加了6倍。同時,自昨日結算時起,1807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10%。 

  期價後市或仍有上漲太空

  今年甘肅省、陝西省等區域遭遇持續降溫氣象,作為我國蘋果主產區,50年難遇的凍害徹底扭轉了蘋果市場對於供過於求的預期,蘋果現貨市場價格小幅上揚,而期貨遠月合約則連續向上突破,早在4月初,蘋果期貨就上演了首次“過山車”行情。

  有消息稱,蘋果大量減產基本確定,但具體的受災嚴重程度在不同地區有著較大差異。根據某期貨公司調研報告顯示,陝西省南部產區受災相對較輕,預計減產在30%左右;銅川等中部地區受災相對嚴重,預計減產在40%以上;而洛川及周邊地區受災最為嚴重,預計減產在70%以上。然而,即便是在不同地區,處於不同地形的蘋果園受災程度也不一樣。對於當前市場上的減產數據應保持審慎態度。

  從巨集觀上看,凍害減產數量上與此前諸多機構所預計的大同小異,陝西省整體減產預計在30%-50%之間。從微觀上看,不同區域、不同地勢、不同品種的蘋果減產情況並不一致,但作為交割品的紅富士所受影響較為嚴重,前期所期待的腋花芽、二次開花對於產量的恢復基本無望。整體來看,凍害減產坐實,對本年度蘋果收購價格勢必產生支撐。

  “在如此大幅度減產情況下,蘋果價格勢必產生一定程度的上漲。”中信建投期貨蘋果分析師田亞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交割品質上,蘋果標準交割品可謂優中選優,減產之年,優質蘋果的品質升水對期貨盤面亦有支撐。此外,除了包含陝西在內的西部產區受災之外,東部山東產區亦傳來受災消息,未來強對流、冰雹氣象仍可能造成更多的受災。預計未來蘋果期價仍有上漲可能。

  瑞達期貨蘋果研究員王翠冰表示,蘋果產區減產消息持續發酵,主力合約1810從前期的6500元/噸一線直逼9000元/噸關口,一個月漲幅超過了30%,成為了諸多商品期貨的熱門品種。5月份以來,蘋果主產區將陸續進入庫存清庫當中,庫存處於低位將對期價上漲提供支撐,相較於其他遠月合約,主力合約仍具備上漲太空。從技術來看,蘋果期價仍處於上行通道,均線系統處於多頭排列組合,預示著中長期蘋果期價仍以偏多思路為主。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