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勞宮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

勞宮穴為經穴名(LáogōngPC8)。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又名五裡、掌中、鬼路穴。屬手厥陰心包經。勞宮是手厥陰心包經的滎穴,五行屬火。勞即勞動,宮即中央,手司勞動,勞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勞宮。


勞宮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
勞宮穴位於掌心橫紋第二、三掌骨之間,屈指握拳時,當中指尖下是穴。一說「在掌中央橫紋動脈中,屈無名指指頭著處即是穴」《太平聖惠方》。握拳屈指時,當中指尖盡處是穴。在手掌有兩條比較大的掌紋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線向手掌方向延伸,經過「人」字相交點的下方區域,這個重合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勞宮穴的作用
散熱燥濕、清心泄熱,開竅醒神,消腫止癢,勞宮穴有清心安神、除濕和胃、涼血熄風作用。
勞宮穴的主治疾病
昏迷,暈厥,中暑,嘔吐,心痛,心悸,癲狂、癇,口瘡,口臭。中風,善怒,發熱無汗,兩便帶血,胸脅支滿,黃疸,心絞痛等。
勞宮穴的配伍
勞宮穴配後溪穴治三消穴、黃疸;
勞宮穴配湧泉穴治五般癇。
勞宮穴配人中穴、合谷穴透勞宮治癔病。
勞宮穴配大陵穴、內關穴治急性胃炎。
勞宮穴配少澤穴、三間穴、太沖穴治口腔炎。
勞宮穴配八邪穴治鵝掌風。
勞宮穴配曲澤穴、大陵穴,有清心泄熱的作用,主治鵝掌風。


勞宮穴的艾灸方法
可以採用麥粒灸,每次灸3-5壯;或艾條溫和灸15-20分鐘。每天一次,堅持艾灸7-10天一個療程。施灸後注意不吃涼的,辛辣食物,不喝酒,灸後不要急於出門以免見涼風。
勞宮穴的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風熱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勞宮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大人小兒口中腫腥臭。
《千金翼方》:心中懊憹痛,針勞宮入五分補之。
《針灸大成》:口有瘡蝕齦,臭穢氣沖人,灸勞宮二穴,各一壯。

《醫宗金鑒》:主治痰火胸痛,小兒口瘡及鵝掌風等證。

大醫堂古法專業艾灸培訓,從艾灸小白變專業灸師。每月準時開課

艾灸百科網:www.aijiubaike.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