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年一度「三伏天」,祛濕排寒正當時

不久就要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段,對體內有濕氣和寒氣的人來說,這是祛濕氣、排寒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間段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間。抓住這個好時機,不管是濕氣重的人、體寒的人、或是體質差的人;或是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的人;或是經常容易關節酸痛的人,都可以利用這個時機,祛濕排寒、調理體質,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去濕氣、排寒氣有很多方法,比如運動、食療、艾灸、溫針灸等等。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三伏貼。無論你用哪種方法去濕氣、排寒氣,都可以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進行。因為此時人體陽氣比較充足、是祛散寒氣、祛除濕氣的最佳時機,可以藉助大自然的溫熱之力。再加上三伏天皮膚腠理比較疏鬆,更有利於寒氣和濕氣的排放。

今年的三伏天時間

頭伏10天:7月17日至7月26日

中伏20天:7月27日至8月15日

末伏10天:8月16日至8月25日

每天的治療時間最好是在上午9:00~下午15:00。這是一天中氣溫最高、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間。

濕氣重的人什麼樣?

容易發胖,尤其是肚子或大腿

有眼袋,面部皮膚虛浮,不緊緻

感覺身體沉重、胸悶腹脹、倦怠無力、不願活動

四肢關節感到僵硬、酸痛、走路時兩腿發沉

皮膚容易長濕疹,或是容易皮膚過敏

容易頭昏沉,不清爽,頭上像裹著塊濕布

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

睡覺容易流口水

容易白帶過多,婦科炎症久治不愈

排便次數多、不成形,或是大便粘稠(不易沖掉)

寒氣重的人什麼樣?

頸、肩、背、腰、臀、小腿肚經常會感到僵硬酸痛、膝蓋冷痛

容易頭痛,特別是沿著後腦杓兩側到頭頂的部位痛、頭前額痛

容易反覆發作感冒、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

經常肚子痛、胃痛、胃脹、腹脹、腹瀉

月經遲來、閉經、月經量少、痛經、婦科炎症久治不愈、不孕

手腳冰涼、胃涼、肚子涼、腰涼、腿涼、背涼

俗話說:「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當身體受到寒氣侵襲後,就會造成經脈氣血的不暢,甚至經脈阻塞、氣血不通,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或不適癥狀。

7月17日就是三伏貼的時間了,對即將貼三伏貼的朋友,無忌大夫有幾點溫馨提示:

1

貼完三伏貼需要注意啥?

貼完三伏貼,需要好好護理,下面是注意事項:

① 半小時左右查看一次:貼葯後皮膚有熱感,或有輕度癢感,屬正常反應,如出現局部皮膚髮紅、發癢、疼痛、紅腫,應立刻取下藥貼。若出現發熱、咽痛等癥狀,也應立即停止貼敷。

② 兩歲以下寶寶不宜:嬰幼兒皮膚較細嫩,容易灼傷皮膚,兩歲以下不宜貼敷。兩歲以上寶寶即使需要貼,也要嚴格控制時間,家長要時時觀察孩子皮膚有無紅腫,還要注意觀察孩子表情,看看孩子是否有不適,以便及時取下藥貼,避免灼傷寶寶皮膚。每次貼敷時間,都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皮膚、及身體狀況而定。

③ 貼敷當天禁食發物和生冷:當天需注意禁食「發物」,如海鮮、牛羊肉、蝦、蟹、海產品、韭菜、桂圓等,另外不宜吃冷食,如冰淇淋、冷飲等,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同時應盡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④ 適合穿寬鬆兩段式服裝:由於選穴多位於頸背部、腹部、腰部、腿部,所以貼敷當天不要穿連衣裙、連體褲、緊身褲。最好選擇寬鬆、吸汗及透氣的棉、麻或絲質服裝,避免過多汗出,以便保持局部的良好環境,也方便貼葯和查看。

⑤ 貼敷期間避免冷氣機及受涼:貼敷期間要避免吹冷氣機、風扇,以免寒邪侵犯經絡,影響三伏貼的療效。

⑥ 貼敷後注意皮膚養護:在取下三伏貼後,2小時內不要洗澡,可用溫水沖洗局部,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止癢藥物。

⑦ 貼葯前後不要劇烈運動:貼敷當天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因出汗過多,導致藥物脫離皮膚,或是引發皮膚過敏。

2

哪些人不適合三伏貼?

很多人認為三伏貼可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不管自己體質是否適合,盲目的去跟貼,反而可能帶來一些身體上的不適。一般來說,三伏貼比較適合虛寒及寒濕體質的人,不適合體質偏熱、陰虛體質以及皮膚容易過敏的人。屬於上熱下寒體質的人,可以貼三伏貼,但需要正確選取穴位,以免引起上火。皮膚有破損、皮膚過敏者、孕期、經期、糖尿病患者、以及小於兩歲的寶寶都不能貼。還有就是正在患病的人不適合三伏貼,比如正在感冒、發燒、咳嗽,或是正在發病期的其它病症。

3

應該找什麼樣的醫生來貼?

我們都知道,三伏貼需要貼在穴位上,穴位的選取、穴位的搭配、以及穴位找的是否準確,會直接影響三伏貼的效果。所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最好找擅長針灸治療的醫生,以便準確選穴、合理組穴。首先要請醫生診斷你的體質是否適合三伏貼,然後根據你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選取穴位。不同的人,不同的身體情況,選擇的穴位會有很大不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