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聯通電信合並傳言另一面:一系列大事正在密集發生

  聯通電信合並傳言另一面:一系列大事正在密集發生

  9月4日,針對傳聞“中國正評估合並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公司的計劃”,中國聯通投資者關係部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應:公司已獲知這個傳聞,但尚未收到監管部門關於這方面的消息。7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公司不了解相關情況,且並未接獲任何通知。

  按照現有規模,兩家公司合計總資產超過1.2兆元、在全國各地總計擁有4.2億4G移動用戶、並鋪設了211萬套4G網絡基地台。“合並兩個字涵蓋多重意思,是資產重組還是業務、技術團隊的合並,這其中區別很大”,作為直屬工信部的賽迪研究院通信產業研究中心的高級分析師,李朕認為若是資產重組,最大難點還是兩家公司的高層調動,即便真的合並也需要一定時間。

  工信部也正是頒布上一輪運營商重組檔案的部委之一。一位來自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人士告訴記者,對於部門所有人,因涉及政策制定,目前關係到兩大運營商合並以及5G的消息均不能對外談論。

  對於推動合並的可能因素,李朕的猜想是,貿易戰的背景下,進口風險提升,國家層面要求加速布局5G,5G的部分關鍵技術國內沒有掌握。他認為,若整合是電信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那麽貿易戰則倒逼行業加速重組,從國家層面考慮,或許會整合電信和聯通以求壯大整體投資實力。貿易戰加劇進口風險,或許需要整合企業來加大研發力度。

  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協理謝雨珊稱,在5G領域,中國設備業者尤其對芯片進口依賴程度佔8成以上,其中有部分進口依賴來自美商。而賽迪研究院通信產業研究中心在今年5月發布《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其中提醒道,業內不要忽視電信業部分關鍵技術存在的短板。

  加速的壓力

  “行業或許不能再按照既定的時間節奏發展了”,李朕判斷。

  三大運營商發布的5G計劃來看,將在2019至2020年間實現商用或試商用。但近期一系列大事正在電信業密集發生。

  近日,來自證券時報消息稱5G頻譜劃分的初步方案已經明確;資本市場上,建立基地台租用給三大運營商為主要模式的中國鐵塔不久前在香港IPO;業內出現了以中國電信總經理調任到中國郵政、中國聯通總經理調任到中國通用技術為主的一系列高層更迭。

  傳聞稱發放給運營商的5G牌照將定於今年底或明年初。

  謝雨珊認為,5G將推動射頻基地台和智能終端增長,尤其是更複雜的5G基地台。基地台指的是與手機等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資訊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當下中國基地台設施總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據三大運營商2018年上半年H股財報,上半年共新建了28萬套4G網絡基地台,記者估算,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平均每天有1530套4G基地台建設中。

  在謝雨珊看來,相比上一代通信技術,5G基地台建設成本更高,資本支出要高於 4G基地台投入的1.2-1.5倍。這種更為複雜的基地台意味著需要更多被動元器件。

  需要從外商進口的包括基地台天線、RRU核心器件、PLL和高速ADC/DAC芯片、濾波器芯片、基地台側模擬芯片以及光網絡設備中40G/100G等中高端光交換和光複用芯片。

  其中,基地台側模擬芯片主要以從美商進口為主,BBU核心器件為高速 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ASIC(專用集成電路),主要供應商有賽靈思、Intel。其他大部分依賴美國的是光網絡設備中40G/100G等中高端光交換和光複用芯片,主要以博通(Broadcom)為主。

  目前,對於5G的具體投資規模三大運營商並未披露,關於5G核心技術的研發正在加速。近期,中國移動、愛立信、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發起成立了華中地區5G聯創中心開放實驗室。三方將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垂直行業、高校科研資源方面優勢開展跨界融合創新,加快5G科研項目產業化進程。

  三足失衡

  “目前三大運營商出現了以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失衡格局,為建立良性競爭關係,強化兩家話語權,這也是推動合並的另一個因素”,李朕稱。

  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的總市值是另外兩家總市值之和的2.5倍,其4G用戶數是另外兩家之和的1.6倍,所建設的4G網絡基地台數量接近另外兩家所建數量之和。

  2000年,中國電信業大致經過三輪大規模重組。1993年底,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2000年,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成立。

  除此三家,2000年前後的電信運營商有4家公司,分別是中國衛通、中國網通、中國吉通、中國鐵通,經過第一輪重組,當時形成了7家公司鼎力的產業格局。

  第二輪重組發生在2002年前後,中國電信南北分拆,7家公司中的小網通、吉通合並成為中國網通,變成了由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衛通、中國網通、中國鐵通形成的6家公司鼎力的格局。

  最近的一輪重組發生在2004至2008年間。2008年工業和資訊化部(簡稱“工信部”)成立,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合並為新的中國聯通,同時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並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並入中國移動。由此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三足鼎立格局。

  2009年,工信部向三家企業分別發放了3G牌照,在2013年底發放了4G牌照TD-LTE,三大運營商公司進入4G時代。

  三足鼎立的格局在新一輪通信技術發展中被逐漸打破。

  失衡的產業格局在2016年愈發明顯。2016年年報顯示,中國移動實現1087億淨利潤,同比增速0.19%,而中國電信當年淨利潤同比下降了10.22%,中國聯通同比下降94.08%,這也是兩家企業進入4G時代以來淨利潤降幅最大的一年。中國移動的在4G的市場份額遠高於另外兩家。2016年,中國移動4G客戶淨增了2.23億,另外兩家的淨增數僅為千萬級別。

  目前三家公司中,中國移動在4G移動用戶數量、4G網絡基地台數量上遠超另外兩家,在4G上基建領域的布局也更為成熟。相比之下,另外兩家在4G上的布局仍在加速,根據財報,2018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淨增2823萬和3527萬規模的4G移動用戶,淨增數量均大於中國移動。其中,中國電信以3527萬的增幅在三家企業中居首,這意味著上半年每天平均有19.27萬人成為它的用戶。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