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慈欣:現在的科幻都不再星辰大海了

你會發現,讓人宅的那些技術發展得都很快,開辟新世界的技術發展得都慢。這很危險,對人類來說這是不是一個陷阱?誰也不知道。

——劉慈欣,科幻作家

《劉慈欣:現在的科幻都不再星辰大海了》:

《三體》作為中國其中一本最暢銷和廣為人知的科幻小說,常被用來對現實進行解讀,衍生出不少類似「三體互聯網戰略」「三體管理學」之類的概念。當被問道對這些概念的看法時,劉慈欣表示大部分解讀出來的東西他都未曾想過。

對他而言,創作的核心是「科幻創意」,並稱自己是「老科幻迷」,更喜歡關注「我們世界之外的世界」。近年來由於互聯網發展蓬勃,他留意到科幻文學作品在創作上呈現出一種越來越「內化」、更關注人類自己本身的趨勢。

(互聯網)它還讓科幻在文學上發生一個很深刻的變化,越來越關注於個人內心的感覺,而不關注於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感覺。從我自己來說,我也不可能不受這個影響,就是我堅持寫這種星辰大海的科幻,大家都不願意看了,沒有辦法。

在這個表象背後,是人類技術發展面臨的「陷阱」。劉慈欣指出,三項在 1944 年誕生的主要技術——電腦、航天技術和核能,如今的發展程度和人們初期預測完全不同的情況。

按當時的預測來說,真正改變人類未來的兩項技術,一個是核能,一個是航天。至於電腦,當時的科學家說,全人類有幾台就夠了。結果呢?現在電腦把我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航天和核能現在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

但問題是,隨著個人電腦發展,人類越來越能「不勞而獲」這或會妨礙人類整體發展:

電腦技術當然很重要,但是它要是一直發展,它就根本是個陷阱。

當我們什麽都能用 VR 得到了,我們宅在家裡,哪兒都能去了,我們乾嗎還要爭著去上太空,這是 IT 技術很危險的地方。

劉慈欣援引了一個名為「Great Filter」的理論,認為低等生物走向高等文明並延續下來的前提是通過「多道大篩子」,而現在最危險的「篩子」應該 AI 技術。

劉慈欣擔心的不是 AI 將搶走人類工作,而是人類最終找到解決方案,可以「不工作啥也都有了,這個對人類的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這個坑你很難爬出來」,因為這會令人類文化失去活力。

你不要寄希望於說人類任何的生存需要都能得到滿足了,就會自發地追求更高的藝術和科學,有一小部分人會這樣做,但大多數人不會,大多數人自我滿足了就不會再有創造力了,只會沉淪和墮落下去。

雖然我們都不確定 AI 是否會在未來承包我們大部分工作,但很多科技公司已經開始以「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為「UBI」)」測試那個未來。

UBI 提倡者認為,機器人等科技產物將承包大部分傳統工作,社會得以積累大量財富,一般人應在無條件的情況獲得足夠支持生活的收入。

以矽谷孵化器 Y Combinator 為例,他們將與明年開啟一項研究調查,計劃向 3000 位參與者每月無條件支付一筆補貼,並觀察人們在基本生活無憂後,會作出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選擇。不過,YC CEO Sam Altman 則認為,即便沒有生存壓力,人還是會繼續創造:

人類對地位和其它傻事情的追求永遠都不會終止。

#歡迎關注愛範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範兒|原文鏈接·查看評論·新浪微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