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成熟的人都戒掉了情緒?不,這是錯的

● 作者 | 白菜 ● 責編 | 維小維

一個下班後練拳擊的護士

我有個好朋友老張,也是一名護士。

她本來在外科病房上班,工作規律,生活平靜,本來是一片歲月靜好的狀態。

自從她1個月前被抽調去了急診,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脾氣一點就著,

內分泌全部失調,

大姨媽很久不來,

就連眉毛都掉了一半。

身邊的人不敢和她說一句話,生怕這個定時炸彈隨時爆炸傷到自己。

再次見面的時候,我嚇了一跳:這怎麽像一下子老了十歲?難道是急診太忙了,所以給累成了這樣?

一問才知道,倒不是急診太忙,而是她的脾氣太直了,去急診看病的病人和家屬都是心急的,根本不聽她的建議,兩者很容易起衝突。

因此,她經常悶悶不樂,把這些事情憋在心裡。

看上去工作矛盾都避免了,其實全部都體現在人的臉上。照這樣下去,她不是累出病來,而是氣出病來。

後來,她選了一個發泄情緒的方式:報了一個泰拳館。

一周去三次練習拳法、腿法和肘法,學習擺拳、直拳、勾拳、蹬腿和掃腿。這樣一來,壓力釋放,情緒也好多了。

她的生活又恢復了正常,甚至看到病人家屬都不再心急焦慮了,內心一片祥和。

其實,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枸杞熱粥和規律作息很重要,管理情緒也同樣重要。

忍而不發,就是自我的傷害

人生在世,難免不會遇到點糟心的事情:

職場上被人刁難、擠兌、驅逐出局;

生活中被人冤枉、嫌棄、得不到理解......

各種負面情緒無處不在,就像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的自己。

生活好像一團怎麽都解不開的線團,越解越亂,越亂越生氣,越生氣就越想爆發。

有的人會對著親友和家人發脾氣,更有甚者會揮劍直指上司和同事。但懂事的成年人,選擇自己處理。

自己處理也是分方式的,有的人選擇痛哭,有的人選擇隱忍。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味壓抑自己,情緒就會累積而得不到疏散,對我們的傷害是最大的。

這兩天看電視劇《都挺好》,我感受頗深。姚晨扮演一位雷厲風行、聰明又強勢的明總,但是背後也有令她煩心的各種糾紛:

重男輕女的媽媽去世,她和親哥在火葬場甚至大打出手,難過如她,也只能在車裡失聲痛哭。沒有一個人看到她的眼淚,她選擇一個人隱忍;

包括拜訪客戶,處理業務,她寧願選擇一人喝光一杯白酒,也要撐到回去再吐;

客戶板著臉威脅叫保安,她都能“厚著臉皮”說再免費喝一杯橙汁,卻沒找任何人訴說過內心的鬱結。

隱忍了,然後呢?

大量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有毒的情緒藏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罹患大病,比如癌症、憂鬱症。

死於乳腺癌的青年歌手姚貝娜曾錄過一段視頻:

“我的病就是在我那段極度鬱悶的時期得的。在你特別鬱悶的時候它一定會找一個出處,要麽身體出現問題,要麽精神出現問題。”

情緒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如果一味排斥它、壓抑它,只會變成病毒潛藏體內。

在這個得癌症像得感冒一樣頻繁的年代,養生的最好方式,是管理情緒。

對情緒的過度隱忍,就是對自我的嚴重傷害。

情緒勞動,也是對別人的傷害

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教授在《組織中的情緒》提出了“情緒勞動”一詞:

“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際互動,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動”,它影響的是所有人。

人神共奮的李剛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部門的小姑娘失戀後就像沒發生什麽事一樣,該笑就笑該嚴肅就嚴肅,但是下班後,她一走上大街就開始哭,一路哭到家,看到室友後,又繼續裝沒事兒人一樣。

說實話,這樣的人我也遇到過,不過後來我認識的這位小姑娘因為情緒問題影響了工作,給甲方講解產品的PPT的logo全部是上一個合作商的。

這就像朱丹在主持《中國最強音》時,把湖南衛視短信通道念成了浙江衛視的。

這兩家可是競爭對手啊,面對如此沒有誠意的表現,甲方當即就取消了全部合作,整個小組兩周的加班努力,全部付之東流,所有人欲哭無淚。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句話尤其適合職場。這種沉默帶來的影響力,不是自取滅亡,就是全軍覆沒。

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就像活火山一樣,你不知道它什麽時候會徹底爆發,傷害到別人。

我們鬱鬱寡歡,別人也膽戰心驚,這對關心我們的家人和合作愉快的同事都是一種負擔。

蔡康永說過:“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我們承認自己是一個有情緒的人,也接受別人是有情緒的人。我們不用情緒去困擾別人,不去綁架別人,讓別人跟我們相處起來,才會感覺到如沐春風,會覺得舒服。這才是真正的暢快做自己。”

我知道,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分時間和場合的,甚至屬於自己的時間只有上廁所的那幾分鐘。

從廁所出來以後深呼吸、補妝、調整表情,看上去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用倆字概括就是:心累

你心累,別人看著也累。與其悶聲不說一句話,不如發泄出來,這樣別人雖然未必能真的幫到你,但是總會有那麽幾個人,看到你願意分享,他們才是由衷地放下心來。

寫在最後

《一生的資本》中有這樣一段話: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製於自己的情緒。

無論境況多麽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然而,卻依然有很多人在選擇無視自己的內心感受。

世界真的會懲罰,那些總是忽視自己內心的人。

真正懂事的人從來不可以壓製自己的情緒,他們只會接納,因為這也是管理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年輕和奮鬥從來不是我們的資本,身心健康才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