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軟科技披露年報 未來不排除繼續剝離造紙化學品業務

每經記者:吳凡 每經編輯:魏官紅

4月18日晚間,華軟科技(002453,SZ)披露了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與淨利潤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2018年6月,“天馬精化”正式更名為“華軟科技”,彼時公司表示,原來的名稱已不能體現公司現有業務價值與未來戰略發展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華軟科技此前是一家隸屬於精細化工行業的企業,但隨著行業出現產能結構性過剩等不利局面,公司業績在2016年出現萎靡。2016年4月,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天馬醫藥集團退場,擅長金融資本運作的金陵控股(後更名為華軟控股)入主公司。此後公司業務逐漸向金融科技等方向拓展,這便有了上述“更名”一幕。

報告期內,華軟科技通過一系列並購繼續向金融科技領域深入布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2018年非經常性損益為3306萬元,扣非淨利潤卻為虧損858.8萬元。4月19日,華軟科技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從管理的角度,傳統的造紙化學品業務形成了一部分浮虧,然後對衝了一下業績,還有一些是前期商譽減值(的影響)。

不排除繼續出售原有業務

2018年,華軟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0.61億元,同比增長39.93%;實現淨利潤2447.13萬元,同比增長56.21%。《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公司在調整業務結構方面主要做了兩件事:賣資產和買資產。

2017年6月29日,華軟科技公告稱,擬將母公司旗下的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劃轉至天馬藥業。

去年年初,公司又公告稱,擬以2億元的交易對價出售子公司天馬藥業100%股權,剝離原料藥業務。該筆交易為關聯交易,其中受讓方華軟控股為公司控股股東;受讓方江蘇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沈明宏同時擔任公司的董事、副董事長。2018年年報顯示,上述股權交易為上市公司貢獻的淨利潤佔淨利潤總額的94.31%。

另外,在去年9月,華軟科技還擬對外出售三家造紙化學品控股子公司股權,公司於2018年11月最終確定的受讓方為中創尊匯集團有限公司,對應的作價為2.95億元。

不過上述交易最終未能在2018年完成。2019年4月7日,上市公司公告稱,由於交易雙方就交割後至最終轉讓款項全部支付完畢期間,標的資產交割和管理模式經多次磋商後未能達成一致,因此該筆交易最終中止。

從整體來看,華軟科技的精細化學品板塊仍是公司營收的重要部分。2018年,公司化學品銷售及貿易業務實現營收7.4億元,佔總營收的35.93%,雖較前幾年佔比有所下滑,但也僅次於公司移動設備解決方案及服務的業績貢獻。

此外,公司也在2018年年報中坦言,其精細化學品業務在面臨日益嚴峻的生存環境與競爭壓力的同時,還面臨著強監管、高成本的情況,該業務的運營難度在不斷加大,傳統產品盈利能力面臨巨大挑戰。

華軟科技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以金融科技為主業,未來不排除把傳統的造紙化學品業務進行出售,現在暫時還沒有準確的接洽方。

研發投入資本化金額大幅上升

事實上,華軟科技此前也在摸索著轉型的出路。比如在2015年,公司以6120萬元控股力菲克,開始涉足保健品業務領域,但力菲克此後未能實現相關業績承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華軟科技真正開始跨行涉足金融科技領域是在2017年,彼時,其收購了北京華軟金科。

而在2018年,華軟科技並購、投資了多家企業,快速形成公司金融科技業務版圖。報告期內,公司合並報表範圍內新增了7家公司,包括在去年4月控股的倍升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去年5月全資收購的山東普元數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去年6月收購的上海鼎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去年10月,華軟科技正式對外發布業務發展戰略,聚焦金融科技。報告期內,公司金融IT軟體開發與服務、移動設備解決方案及服務分別實現收入1.48億元和10.9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20%和53.28%。其中,移動設備解決方案及服務實現的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171.41%。

同時,在一系列外延式並購之下,上市公司的商譽也從2018年年初的2.78億元,增至年末的4.29億元。若部分標的公司承諾的業績在未來未能實現,公司將面臨著商譽減值的風險。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儘管報告期內公司在深度布局金融科技領域,但公司扣非淨利潤卻為虧損858.8萬元,且虧損情況集中發生在去年下半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扣非淨利潤為1253萬元,同比增加785.85%;而去年下半年,公司扣非淨利潤則合計虧損約2112萬元。

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虧損)主要兩個原因,從管理的角度,傳統的造紙化學品業務形成了浮虧,然後對衝了一下業績,還有一些是前期商譽減值(的影響),“公司新興業務前期投入大,稍微穩定後,後期隨著業務單量增加,加上較高的毛利率,業績就會有較好的展現”。

另外,在報告期內,華軟科技還加大了研發投入資本化的金額。2018年,華軟科技研發投入資本化的金額為1003萬元,較去年變動了991.48%;資本化研發投入佔研發投入的比例為24.77%,較去年增加19.23%。

需要注意的是,研發費用如果費用化,就是進入了利潤表,從利潤裡扣除;研發費用如果資本化處理,就是進入了資產負債表,沒有扣減利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當期的利潤水準。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記者表示,研發資本化是利用會計手段進行數字遊戲,存在誤導投資者的嫌疑。

“公司2018年新增了幾家收購的標的公司,研發投入確實增加了,金融科技行業的主要競爭力就是科技研發,最開始有很長的時間(研發費用)歸入管理費用。”上市公司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稱。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