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黨報批大眾點評滴滴等侵犯用戶隱私:需加大懲戒力度

  守護個人數據使用的邊界(縱橫)

  你去過的酒店好友都能看到!這不是玩笑,而是真實案例。近日,有媒體發現,只要用微信登錄“大眾點評”APP,你對酒店、餐廳等地方的簽到與點評資訊,就會一股腦兒出現在好友面前,想刪都刪不掉。在輿論激烈的聲討之下,大眾點評目前已道歉,聲稱將火速整改。

  隨手打個卡、點個讚, 吃住行蹤就“大白於天下”,這再次證明泄露用戶隱私的互聯網行業“明規則”不僅仍在橫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還記得最初,用戶個人資訊還只是被企業擅自征用;漸漸地,大數據的價值被發現,這些隱私就成了隨意買賣的商品,詐騙電話、精準行銷開始對廣大用戶圍追堵截;邁入社交時代,眾多企業對用戶隱私的挖掘更進一步,直接乾起了分發用戶資訊的生意。航旅縱橫APP開通“虛擬客艙”功能,同艙乘客分分鐘了解你的飛行數據;滴滴順風車上線車主乘客互評功能,人未上車司機就已知曉你“顏值幾何”……如此肆意的分享之下,從前在平台面前無奈“裸奔”的用戶,如今幾乎要在全世界面前成為“透明人”。

  個人隱私頻頻失守,互聯網企業難辭其咎。在“數據有價”的年代,用戶隱私保護意識不斷提升,不少應用商都承諾“妥善保護用戶資訊”。然而,細看他們的具體做法,隻不過將從前默認同意的“隱私協定條款”,設定成了字號比半隻螞蟻還要小的一行話,藏在犄角旮旯裡,一般用戶根本發現不了。談及數據利用,互聯網企業各顯身手,創新手段層出不窮;而說到資訊保護,則消極應對,想方設法逃避責任,明顯缺乏基本的誠意。

  事實反覆證明,守護隱私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邊界,不能靠企業自律,依法而治必不可少。目前,網絡安全法已經實施,法律對數據保護、使用等也做出規定,但從實際來看,我國對資訊泄露的處罰還是太輕,偶有處罰也是大棒高高舉起卻又輕輕落下,違規企業被曝光後往往道歉了之。唯有與時俱進、加大懲戒力度,讓那些違規企業有“切膚之痛”,捍衛用戶隱私權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資訊安全,是互聯網長遠發展的基石,那些將用戶資訊安全拋諸腦後的企業,最終也難逃用戶“用腳投票”,“大眾點評”遭“大眾批評”,就是一例。

  范 榮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