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方日報:自媒體“洗稿”理直氣壯令人悲

編者按:今日南方日報刊文評自媒體文《甘柴劣火》,文章稱“抄襲”,大段大段引用,且不標注來源;“洗稿”,基於原稿的投機,甚至偽裝成合理引用。就當下來說,自媒體對主流媒體信源不規範的整合與引用,不是個別現象。

南方日報表示,“洗稿”可以收割流量,創造原稿所不具的影響力,但至少從新聞專業態度上看,是很不體面的,更不能引以為傲。扎實的採訪與寫作是新聞業根基,投機之舉到頭來只會自毀長城。當下自媒體行業“洗稿”很多,但竟有自媒體“洗”得理直氣壯、理所應當,不僅失了底線,也令人感到悲哀。

以下為全文:

最近,自媒體“呦呦鹿鳴”發表了一篇爆款文章。文章雖然標注“文內所有資訊,均來自國內官方認可、可信賴的信源”,但仍然遭到了“洗稿”質疑。“呦呦鹿鳴”回應稱,財新網提供了一部分新聞事實,但是沒有權利壟斷新聞事實的傳播,文章的組織梳理是公號本人的“獨家敘事”。

通過幾天的討論來看,對該爆款文的討論是“洗稿”而不是“抄襲”,足以說明文本寫作的複雜性。“抄襲”,大段大段引用,且不標注來源;“洗稿”,基於原稿的投機,甚至偽裝成合理引用。就當下來說,自媒體對主流媒體信源不規範的整合與引用,不是個別現象。

“洗稿”可以收割流量,創造原稿所不具的影響力,但至少從新聞專業態度上看,是很不體面的,更不能引以為傲。吊詭的是,我們看到一些人不反求諸己,反而有意攻訐主流媒體。對此,有論者說得很清楚,主流媒體“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在專業的新聞操守中,對事實準確性的追求,要高於對點擊量的索求。

還有一種觀點以為,財新網採用“付費牆”,原稿很少人看到,爆款文讓它傳播更廣,“好的文章應該讓更多人看到”。這個邏輯的確誘人,但是卻存在“拿來主義”的危險,似乎只要假以公共利益的托詞,就能從別人腰包裡隨意掏取東西。這個邏輯成立的話,便是不尊重個人原創權利,有漠視知識產權之嫌。

扎實的採訪與寫作是新聞業根基,投機之舉到頭來只會自毀長城。當下自媒體行業“洗稿”很多,但竟有自媒體“洗”得理直氣壯、理所應當,不僅失了底線,也令人感到悲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