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位中醫的感人自述:我的追求與奉獻

趙老師是千千萬萬基層中醫的一個縮影,也是千千萬萬基層中醫的榜樣。

我的追求與奉獻

作者/趙振興

各位長官、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趙振興。今天彙報的題目是《我的追求與奉獻》。一個人活著就應當有所追求,有所奉獻。我的追求就是要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奉獻給祖國的中醫事業,把一顆赤誠的愛心奉獻給每一位患者,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從我走出大學校門踏上醫生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下決心做一個能為患者解除病痛、有真才實學、有摯誠愛心的白衣天使。在二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我靠自己紮實的工作和熱忱的服務,坐熱了醫院的「板凳」,創造了個人門診量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目前我的門診病員遍布全國各地,還接待過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患者。我在臨床第一線創造的門診工作經驗受到同行關注並在衛生系統推廣,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臨床工作中,我把前來就診的每一位患者,都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和親人,視年長者為父母,視年幼者為子女,視年齡相近者為兄弟姐妹,熱情接待,不厭其煩地為病人解疑釋惑,盡心儘力的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我總結了門診工作的「三個一切」、「四個一樣」和「五個做到」。

「三個一切」即:一切想著病人,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服務病人,這是我工作中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

「四個一樣」即:對熟人和生人一樣,熱情接待,周到服務;對城市和農村病人一樣,耐心診治,平等對待;對公費和自費病人一樣,認真負責,細心開藥;上班和下班一樣, 接待病人,不嫌麻煩,並負責到底。

「五個做到」即:一是根據病情遣方用藥,不開人情方和大方,做到因病施治。有人做過統計,在市中醫院,我的處方量最多,而單個處方的平均價格最低,讓患者在治好病的前提下盡量少花錢。二是對其他醫院的檢查結果做到能參考利用的就不再讓病人重複檢查,這樣既節省病人開支,又是對西醫同行的尊重。三是對病人做到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積極開展中醫心理顧問,使病人葯未吃,心已大悅,病已去大半,這就是傳統醫學的「唾咒」療法,即用語言治病,病人們親切地稱為「話療」。四是對行走不便的病人,醫生能放下架子到醫院門口或車上接診,處處為患者提供方便,這本身就是療效。五是對危重病人積極聯繫住院治療,並親自或讓實習生護送到病房,做到不延誤病情。行醫以來,我就是這樣始終如一地對待每一位患者。

我覺得作為一個醫生,首先要對病人有真誠的愛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對病人高度負責。去年,一位姓楊的老人來門診就診,發現心電圖異常,急需住院,病人卻不太願意。我在設法做通病人工作的情況下,和實習學生一起用擔架把老人送到了七樓病房。當天晚上這位病人的病情突變,經過我科醫護人員的搶救才轉危為安。

事後,他兒子找到門診上對我說:「多虧你堅持收老人住院,如在家這條命就沒了。」經過十多天的治療,老人康復出院,病人全家對中醫院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好印象,多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把危重病人用擔架抬到病房或急診室,挽救了這些病人的生命。

郊區小安舍有一位叫李振榮的農民,因生悶氣患了四肢癱瘓症,言語含糊不清。家人抬著他在省會某大醫院進行了全面檢查,花去上千元也未確診。家屬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中醫院。我看了他的各項檢查結果,運用中醫理論並結合心理學方法配合針灸為病人進行治療。一次針灸,病人即可站立,言語也明顯好轉。前後治療二十多天,病人痊癒,總共花費不到200元。

在行醫工作中,我認為不能只想到醫院的經濟效益,還要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著想,盡量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我在門診工作以來,始終堅持不讓病人做不必要大檢查,其他醫院的檢查,結果能用的,不讓病人做重複檢查。

作為醫生,要急病人所難,對有特殊困難的患者熱情幫助,不使他們延誤疾病的治療,真心做到一切服務於病人。曲陽縣一位叫屈玲的病人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來中醫院就診。當天候診的患者很多,我看到這位病人體力不支,就優先接診。在辦住院手續時,家屬僅有200元錢,因夏天一場大雨把家沖走了,實在困難拿不出住院費,怎麼辦?「不能耽誤治療。」我向醫院提出自己擔保住院費。三天后病人轉危為安,家屬十分感激,很快籌資交付押金。這些年來為病人擔保上百次,無一人欠費,這是人心換人心啊。

醫生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從一件件平凡的工作中能體現出對患者的一片愛心。1995年1月30日(只好是大年三十)我在醫院值班,正碰上門診病人市二商校的老郝突然心臟驟停。我不僅全力參加搶救工作,還與其家人幫助老人穿上壽衣料理完一切後事。子女們非常感激並掏出200元現金塞給我,這位老人的兒子說:「大過年的讓大夫受累了,你給老人盡了心,感激市中醫院的醫生護士們。」我謝絕了他們的好意,並將錢還給了病人家屬。我說:「不用感謝,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把老人打發舒坦了,不僅是家屬的心願,也是我們醫務人員的心願。」

我認為醫生的責任有兩條:對有病之人尚存救治希望者,醫生就要千方百計救治,還他一個健康的體魄。對於那些實在挽留不住的患者,醫務人員也要盡心儘力,讓其安詳地、毫無遺憾地、舒舒坦坦地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當他到另一個世界報到的時候,他也不會忘記人世間還有一位知心的醫生朋友,還會給人們說:「我對人間還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參加工作以來我曾親手為100多位死者料理過後事。我常常這樣想,要想做一個人民群眾歡迎的醫生,就要立下濟世救人之志,還要有付好心腸,要幫助苦難之人,安慰煩惱之人,盡心救治有病之人,真心實意為百姓服務。

我在班上認真負責為病人接診,在班下也一樣,不管是五冬六夏還是白天晚上,只要有病人找上門,我都熱情接待,不嫌麻煩,負責到底。一年春節,深夜一點多鐘,有人敲門,我開門一看,是個陌生的小夥子,他說母親病重,請我出診,我二話沒說,提上診包就跟他走。到他家後,見其母心臟病發作,病情危急,我馬上運用點穴療法配合舌下含葯為老人進行了救治。一直看著老人病情緩解,脫離危險後我才離去。事後有人問我:「深更半夜生人找你,一個人敢跟他走?」我回答說:「對醫生來說,病人的召喚就是命令,我的職責是救死扶傷,這有什麼不敢的呢,一個醫生,整天為人們出好心兒,人們也不會害你。」

多年來不管是醫療下鄉,還是外出開會、回鄉探親,還是在出差的列車上,汽車上,不管走到哪裡,我都認真盡到一個醫生職責,從不嫌麻煩和辛苦。醫療下鄉我到贊皇和靈壽,看到缺醫少葯的農村老鄉從四面八方趕來急切的圍著我們,願意找城裡大醫院的醫生看病,我就忘記了疲勞和暈車帶來的不適。在贊皇給老鄉們看病,一直堅持到下午二點多鐘才吃午飯,為醫院贏得了信譽。我被評為衛生系統醫療下鄉先進個人。

近年我作為省人大代表和勞模代表,社會活動逐漸增多。經常被上級指定參加一些會議和各種活動。在會議休息時間,代表們知道我是個醫生,不少人找我看病、顧問,可以說在會余時間,我的房間裡來的人最多,最熱鬧,有時一直接診到深夜,雖然很累,但能為別人提供一點服務,心裡感到欣慰。

我的原籍在趙縣農村,母親住在老家,過兩三個月我都抽個星期天回去看看她老人家。每次探親時,也是我最忙碌的一天,鄉親們知道我回來了,不少人找我看病。一次我上午九點到家,不一會兒就有鄉親來看病,一傳十,十傳百,一會兒集了一院子人,一直到下午4點我乘公共汽車返石,共接診50多人,母親含著淚對我說;「盼著你回來,回來了連說話的功夫兒也沒有,看把你累成這個樣子。」我笑著安慰母親說:「我不累,都是鄉裡鄉親的,找上門來,咱給人家看看病也是應該的。有時間我再回來看你。」

1990年以後,我每年的門診量都在萬人次以上,其中在1996年門診量達16198人次。我每年的門診掛號數相當於醫院一個大科室一年的門診總量。我工作量之大在不少人心中是個謎,人們想不透找我就診的患者何以這麼多,我又怎樣承受了這樣大的工作量,這其中的甘苦真是一言難盡。

有人以為只要醫生對病人熱情點,搞好「微笑服務」,病人就願意找他看病。其實這是個誤解。如果他是個庸醫,就是笑歪了嘴,病人也不會買帳。我認為一個醫生,只有以精湛的醫術和優秀的品質構成人格力量,才能醫治和拯救在痛苦中掙扎的病人,才能贏得患者的信賴和擁戴。我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努力朝著醫務工作者應具備的「政治上堅定,業務上精良」的目標奮進,刻苦鑽研醫療技術,立志做一個既要對患者有赤誠的愛心又有真才實學的醫生。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農村度過的,親眼目睹過農村缺醫少葯的狀況。我的父親,是一位參加革命30多年的老共產黨員,在戰爭年代他沒有死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之下,1971年卻因一個普通的感冒死於庸醫之手,一劑葯竟斷送了他50多歲的生命。父親彌留之際拉著我的手斷斷續續地說到:「告訴你們兄弟姐妹幾個,你看農村缺醫少葯看病多難啊,你要立志學個醫生,做個能為病人中用的人。」父親的不幸遭遇和臨終遺言堅定了我學醫救人的決心。1974年我毅然放棄了公社黨委副書記的任命,踏上了學醫這條艱辛之路。

我的外祖父是當地有名的老中醫,行醫50多年,留下許多寶貴的資料。家傳醫學的熏陶,為我從事中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大學學習期間我付出了超常的努力,畢業時帶回了不少醫書和3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初到中醫院的幾年裡,我吃住都在醫院,沒有休過星期天和節假日。我虛心拜老大夫為師,認真研究每一則病例,儘快地豐富自己的臨床經驗。遇到危重病人,主動配合老大夫參加搶救。我國的中醫學寶庫是學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源泉,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買書、讀書。我平時省吃儉用,省下來的工資大都買了醫學書籍。到目前我收藏的各類醫書達4000多冊。我還悉心收集了省會38位老大夫的臨床資料。我虛心向同行學習,在我的眼裡,凡是有一技之長的都是我的老師。

有一次外出執行任務,和外地一位老中醫同行。老大夫治療腸胃病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就是有點個性。為了學到他的經驗,我一天到晚象個學徒工一樣把老中醫的工作環境整理的井然有序,把老中醫的個人生活照顧的舒舒服服,感動的老中醫讚歎說:「孺子可教」,傳授給我許多的經驗和技術。在醫院裡我敬重老大夫,真心實意想把他們的醫術繼承下來,我的真誠贏得了不少老前輩的愛憐,他們在退休時或在臨終前特意把有價值的資料送給我。我還注意廣收民間良方,為臨床提供了借鑒。多年的臨床實踐,刻苦的學習積累,堅持不懈地努力發掘,使我的醫療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攻克了許多疑難病症,受到廣大患者的信賴。

省環保局一位老人,不明原因高燒,在省某大醫院觀察治療了十天,花去藥費近萬元,體溫40度上下持續不退,家屬找我開中藥,我運用中醫「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論指導用藥,只服中藥3劑高燒即退。市鞋廠一位老工人,高燒、腹痛三日用藥無效,我通過望聞問切,考慮病人為濕毒內滯腸腑,可能為中毒性痢疾。但當時病人也可以排少量稀便,便檢無菌,幾次便檢不支持這種診斷。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稍有延誤就可能有生命危險,此刻我當機立斷,果斷地運用通腑泄熱方葯,一劑下去患者排下大量膿血便,確診為痢疾,配合點滴,很快康復。

我悉心研究醫學古籍,把一些瀕於失傳的良方挖掘繼承下來,用於臨床治療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市煤機廠有一位叫康貴琴的女工在車間工作時突然昏迷,數小時後才甦醒,肢體活動不便,省會幾家大醫院都不能確診。我用中醫古籍記載的「飛針走氣」法(這是一種已失傳的針法)配合中醫辨證用藥,施治一周,病人就恢復健康。

我在臨床實踐中運用醫學原理獨創了點穴法,自製點穴器,點按俞穴調整全身氣血,收到了特殊的效果。手錶廠一位姓錢的工人司機,洗浴後受風,腰痛不能翻身。點按穴位10分鐘後腰部活動自如,外加三付葯花費僅20多元。在門診中我經常運用點穴療法和背部俞穴拍打按摩法免費為患者服務,都收到了很好的療效。

在臨床中,我集中醫望診學、心理學、預測學、社會學理論,結合自身醫療實踐,總結出望舌診治心理病的方法,有前瞻性、獨創性,受到同行關注。有實際應用價值。我認為一個人,不論是軀體還是心理遭受挫折和不幸的時候,往往難以靠自己的力量去承受,需要別人的幫助和理解。醫生是病人的膽,有時候醫生普普通通的一句話,也能給患者取之不盡、戰勝病魔的力量。人的心靈需要的精神營養甚於物質,所以在臨床上我把心理治療作為重要的治療手段,在問病把脈中,在與病人的交談中,在點穴拍背治療中運用「話療」將病人的「心病」化解。

留營鄉一位農村婦女,因家庭不和積怨成疾、久治不愈,婆媳經常對罵,一家鬧的雞飛狗跳,無奈,這位病人整天燒香磕頭,求神拜佛。當她來到我的診室時,通過望舌我診斷出是其「心病」,便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她的「病根」。這位婦女承認是這種情況,於是我向她講述了做人的道理,又教她處理家庭關係的具體方法,我告訴她說:「敬神不如敬父母,治病祛疾靠自己。」讓她回去試試看。

她照我說的去做了果然見效。家庭氣氛很快好起來,這位婦女的病也好了。後來,她專程來中醫院看我,見我忙,又不忍心打擾,幾次站在門口,等一會兒又悄然離去。終於有一次,她鼓起勇氣走進診室,「撲通」一聲跪在我面前,泣不成聲地說:「趙大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啊。」我把她扶起來說:「大嫂,可別這樣,你的病好了,我就高興。」

這些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形成,老年病號也越來越多,我特別注意了對老年病的研究治療。對老年性中風、偏癱、良性腫瘤等疾病的治療形成自己獨特的治療方法,對舌診和情志病的診治,有開拓性發掘;對內科疑難雜病的診治有獨到見解。我發表各種論文和科普作品有50多篇。病人送給的錦旗、鏡匾、詩詞條幅100多件。感謝信、表揚信300多封。患者讚譽:「醫界聖賢」、「白求恩式的好醫生」、「醫德醫術甲天下」。

二十多年來,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由一個見習醫生成長為一名副主任醫師,成長為年輕的中醫專家、被授予石家莊名中醫、石家莊知名專家稱號。我以自己純樸的愛心和精良的醫術,真誠的為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服務,受到了廣大患者的信任和讚揚。橋西區一位長期從事美工工作的同志贈詩一首說:「白衣映丹心,葉茂樹根深。善美誠可貴,患者視親人」。

近十多年來,我的門診量一直居高不下。有的患者為了能掛上我的號早上三、四點就到中醫院排隊。一次,一位老太太從凌晨2點鐘就到醫院掛號,還有一位外地患者到石家莊找了四天,才找到我就診。患者對我的信任和期盼令我很感動,同時也激勵著我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為了把每天掛號的患者看完,多少年來,我堅持每天早晨最遲七點出家門,七點半或七點十幾分鐘就提前開診。上班有鐘點兒,下班就沒有準頭兒了。有時中午到了一點多才能下班,下午有時七點多才能回家。最多的一天我曾接診了118名患者。

多年的門診工作使我練就了「坐功」,為了節省時間,上班顧不上喝水、去廁所,坐在椅子上不動地方堅持看完最後一個病人,長期的超負荷的繁重的工作量,壓力是可想而知的。我從1993年就發現心臟供血不足,由於工作忙,一直沒有很好的治療,今年4月27日突然病倒在崗位上。那天早晨七點十五分我就開始接診病人,到十點鐘,我突然感到不舒服,心慌氣短,大汗淋漓,心絞痛陣陣發作。我看到還有一部分患者排隊候診,心裡放不下,就咬咬牙,強忍著心絞痛繼續給患者看病。助手們都勸我快休息吧,科主任看到我這個樣子,哭著跑到院長官那裡彙報情況,院長、書記都來看我,我硬是堅持著給最後一位患者看完病,然後無力的癱倒在椅子上。經檢查需住院治療,我隻休息了兩天就又上了班。只要在醫生的崗位上,我的生命就充滿了活力。

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我還把照顧孤寡老人作為自己的應盡義務,時刻把他們的冷暖放在心上,以自己一名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向社會昭示了這樣一個樸實的道理:共產黨員是群眾的貼心人,什麼時候也不能忘記群眾,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是黨員的責任。

1978年10 月份,我在醫院病房認識了患中風病的革命傷殘軍人市一建公司工人楊裕國和老伴武小雷,在與老人的交談中得知,老人無兒無女,武小雷大娘無工作,城市無戶口,老倆就靠楊司機一人工資生活,生活相當困難,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記住了老人們的家庭住址:橋西區花園街88號。老人出院後,不知為什麼,每當走到楊司機住過的病房時,不由的就想起兩位老人。記得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按門牌號碼找到了老人的家。兩位老人對醫生的到來感到意外。他們真是喜出望外啊。

我與老人進行兩個多小時的長談,楊司機給我講了跟著共產黨打天下的戰鬥生活,從過去談到現在,但是談到今後的生活時老人眼裡流露出一種憂慮。我從老人的眼神裡讀出了老人的希翼和願望,老人們願與我交往。從此兩位老人與一位醫生逐步建立起超乎常人的友誼。

每隔幾天我上門為老人送醫送葯。糧食不夠吃了,我給老人送米送面。煤不夠燒了,我到煤店託人給老人找煤票買煤。一次臨近春節,一場鵝毛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冰天雪地,小街道裡全是積雪,兩位老人的蜂窩煤燒完了,當老人正在著急的時候,我與愛人一起從煤店買了500公斤蜂窩煤給老人送到家裡。老人的灶膛裡火旺了,愁事解決了,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老倆拉著我和妻子的手不知道說什麼好。

還有一次楊司機的老伴陪老楊去中醫院看病,在中山路體育場附近不幸被一中學生騎自行車撞倒在馬路上,當時老楊被突如其來的事嚇呆了,看著受傷的老伴躺在地上不知怎麼辦好。這時他想起了我。我知道這事後,立即趕到現場,把大媽背回中醫院門診,進行常規包紮和檢查後,我又用自行車把大媽送回家。以後幾天堅持探望一直到大媽身體完全康復。

1990年12月30日老楊因突發心臟病在中醫院去世,我直接參加了搶救並親自給老人擦洗穿好壽衣,火化那天,我陪大媽到火葬場為楊司機送行,並幫助料理完後事。自此以後,對於楊司機的老伴武小雷大媽我便更加盡心關照,不論酷暑寒冬送醫送葯從不間斷,每次去看大媽,我都給老人帶去日用品或帶上營養品,還時常花錢給大媽買葯。見一次面,大媽就激動地落一次淚。

大媽說:「小趙,你照顧我這麼多年了,你工作忙,還惦記著常來看我,每次來都花錢。看到你我心裡不好受啊。我心痛你工作忙不願意讓你來,可心裡又天天盼著你來」。由於城市拆遷,大媽的宿舍搬到聯強生活小區,去看大媽需要半天時間,不管工作多忙,我也記著大媽,經常騎自行車去看望。轉眼間義務照顧大媽已過去23年了,大媽現在已80多歲了。

一次,大媽自覺腿沉、心慌、心裡麻煩,臥床不能下地,鄰居讓人捎信,我知道後立即前去探望,給大媽點穴按摩,並憑脈開藥,大媽精神上有了寄託,沒幾天就恢復了健康,每年春節前夕,我都給大媽送去大米,買上副食品,並用便當送去我燉好的肉食,逢年過節,我都給大媽送吃的或用的,大媽體弱多病,年事已高,一個人呆在家裡很孤獨。只要我常去,大媽家裡就添溫暖,老人就有主心骨。大媽經常眼含熱淚,拉著我的手說:「我無兒無女,有福氣遇到像你這樣的好大夫,還是共產黨長官的社會主義好!你是我的主心骨兒,看到你我就有精神兒,你在我心裡比親兒子還親啊!」

20多年來受到我關照的老人先後有7戶,我作為一個人民醫生為這些老人服務是應該的,敬老養老是我們的社會風尚,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心繫百姓,為黨聯繫群眾做點事兒,承擔一點兒社會責任是應該的。也是一名普通黨員自覺實踐黨的「三個代表」思想的實際行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職工面臨著失業的困擾,他們的思想比較活躍,特別是患病的失業職工困難更多,心事重重。每當我看到就診的失業職工眼中流露出來的那種失落、無助的目光,我的心裡總是異常沉重,深感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肩上的職責。我暗下決心用自己特殊崗位為社會化解矛盾,替黨和政府分憂,幫群眾解難。從1997年初開始,我在各種場合呼籲社會關注失業群體,帶著感情做好他們的工作,受到省委的肯定。

前年秋天的一個上午一位患者來到我的診室,從他那鐵青的臉色和遊移不定的眼神中我感到了此人有很重的心事。經過仔細詢問,患者流著眼淚從包裡掏出一把刀子放在桌子上向我陳述了自己的遭遇。原來,他是某部門的老職工,多年來工作勤勤懇懇,還取得過多項創造發明和小改革成果,只因自己太老實,又不會搞人際關係,這次被部門長官安排失業,他怎麼也想不通,便滋生了報復社會的心理,欲採取過激行動。

聽完他的訴說,我悄悄的把他拉到診室外,我勸其三思:一思父母年事已高,需子女贍養;二思子女尚小需要家長呵護;三思家庭和睦需要有個頂樑柱,做事要冷靜,千萬不要做出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事情來。他回家後千思萬慮,終於理解了我的一片苦心,心情平靜了,愉快的接受了失業的現實,並很快改變了擇業觀念,找到了既能養家糊口,又能發揮作用的工作。事後不久,他攜妻女來到門診,全家向我鞠躬致謝。

現在社會上老年人越來越多,有的老人看病兒女們不願出錢,針對這種現象我想法做好工作。欒城一老大娘來我診室看病,我從兒女們的眼神中看出他們不樂意出錢,我對兒女們說:「商品有價,可親娘無價。多少錢能換來母親的平安呢?」孩子們很不好意思。從此兒女們積極出錢出力為老人治病,老人打心眼裡感激大夫。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諸如鄰居糾紛、家庭不和、婆媳矛盾、工作失意等,使很多可能引發不良後果的問題和激化的矛盾,在我的診室裡得到解決和化解,病人們都把我視作他們的知心朋友。不少病人都說,看到趙大夫親切的微笑,聽到他溫和的話語,就是不吃藥病也見輕。還有的病人說:「見趙大夫一面兒,覺得病已去半」。一位離休乾部看到我真誠和熱情地為患者不厭其煩地作思想工作,動情地說:「趙大夫,你的話就是一劑良藥,你把思想工作做到了患者心裡,你不光是位醫生,還是一位稱職的『編外政工師』」,我把自己的人生體會印成卡片作為輔助治療的「偏方」,送給找我看病的失業職工和有「心病」的人。

卡片上的內容是:「樂善好施人緣好,樂天助人心情好,樂於工作少煩惱,樂於吃苦身體好。兩種人最富有:一種人是擁有健康的身體;一種人是擁有樂觀向上心情的人。」我送給患者們這張小小的卡片被人們形象的稱作「平安卡、吉祥卡」。據統計,由我自己設計、自費印製的「平安卡、吉祥卡」已發出去了近三千張。作為一名醫生,只要在平凡崗位上用心去救治每一位患者,把黨的溫暖送到病人的心坎上,就能為黨和政府贏得一片民心。

廉潔行醫是一個醫生所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是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要求。我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從醫過程中,堅持做到了不吃請、不收禮、義務出診不收費、不在病人家中吃飯。在金錢的誘惑下我始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堅持乾本分活,掙本分錢,不應該得的一分不要。

北京一位記者採訪時問我對錢的看法,我說,我上有多病的老母,下有求學中的女兒,開銷大,妻子因病失業,負擔重,我也需要錢。醫院分宿舍,我因囊中羞澀,只好望樓興嘆。在金錢和事業上我選擇了後者。

西裡一位中風患者,經過我兩個月的業餘診治,病人很快康復,為表謝意送紅包一千元,我親自送還本人。經貿大學一位老師出於感激之情,郵寄五百元現金,我委託鄰近部門保衛科的小崔同志送還這位老師。棉五一位乾部家屬患病,我義務出診,他送來上千元現金,我婉言謝絕,他十分感動的說:「當今社會象你這樣的醫生很難得,真是為他們醫院樹了一面旗幟」。

1996年下半年,山東海爾集團出於對勞動模範的理解和厚愛,將一台最新型價值數千元的海爾分體冰箱贈給我,在海爾集團石家莊銷售處舉行的交接儀式上,我說:「海爾集團將冰箱贈給我本人,體現了社會對我們工作在醫療第一線的普通知識分子的尊重和理解,贈冰箱的舉動是對我院和衛生系統醫務工作者的鼓勵和支持,我將以此作為動力,做好醫療工作,更好的為患者服務,以實際行動感謝社會各界對我的真誠幫助。」舉行儀式後,我當即把冰箱轉贈給醫院,受到大家讚揚。

說實話憑我現在的技術實力,走到哪裡也有好飯吃,但我甘守清貧,自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多次謝絕了特區和基層醫院的高薪聘請。有記者問我為什麼不離開中醫院,謀求更大的發展太空時,我回答說,畢業分到中醫院後,是長官和老大夫們幫助我提高了技術;通過我的奮鬥和同志們的支持,已經有一個為病人服務的環境;我的事業在中醫,基於這三條,我的根牢牢扎在了中醫院。

有一次,一個實習生對我說:「趙老師,我一定從你這兒好好學習技術,回去後開個門診,準能發財。」我嚴肅的對他說:「你要是為發財學醫,乾脆別學,有這個念頭的人當不好醫生。好醫生必須有一條,見錢不眼紅,見病人就心疼,以治病救人為最高的追求。選擇醫生的職業,就不能想著發財。」

現在,雖然外界的誘惑很多,我仍然把錢看的很淡,靠死工資生活,雖然近兩年上班無獎金,有時工資不能正常發出,我堅持上班從無怨言,整天也樂呵呵的。作為一名黨員醫生,我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遵守醫德規範,恪守做人的良知,心底坦然的去面對周圍的一切。近年來,我拒收病人的現金上萬元,拒請三百餘次,謝絕病人送禮六百多人次。

衡水一位病人在來信中說:「在你那裡看病感覺不到人世間的功名利祿,世俗的偏見,有的只是人性中比較自然的狀態,就好象古人所說的『璞玉』。每次找你看病,其實都是一次的凈化,這一切都象你自身的純凈和人格的魅力。在當今社會,你得有怎樣的正氣,怎樣的勇氣來面對這個世俗的社會?又會承受怎樣的壓力?可你依然每天善待你的每一位病人。你的樸實無華令人感動。」

我一門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我的女兒8歲上小學二年級起就自己揣著月票,走兩站地,再坐四站地的公共汽車去上學,有時碰上雨雪天,孩子小擠不上車,就踩著泥水回家。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我很少有時間過問,就連孩子們和學校都很重視的家長會,我也沒給女兒開過。直到女兒高中畢業時才唯一一次滿足了她的要求。

一次孩子感冒發燒體溫達到40度,當同學們把她送到市中醫院時,我正好去出診,她媽媽在部門加班。是醫院的胡建華同志給孩子輸上液。在點滴過程中,孩子身上蓋了六床被子還寒戰不止,嘴裡不停的說胡話。我們兩口子晚上九點多才知道消息匆匆趕到醫院。孩子高燒未退,一直在昏迷中,愛人急的直掉眼淚。直到凌晨兩點多鐘孩子才從昏迷中醒過來。

孩子抓住媽媽的手嗚嗚的哭了,說:「媽,我好難受,爸爸出診也不回來,你們誰也不管我。」我撫摩著孩子的頭說:「爸爸得給病人看完病才能回來呀。沒事,別怕,輸了液就會好的。」女兒哭著嚷到:「別人有了病算病人,咱家的人有了病就不算病人?咱家不管誰有了病,你都說沒事。」我理解孩子的心情,對他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你就懂得爸爸了。」後來,女兒在她的一篇作文中寫道:「我過去有時想起爸爸忙得顧不上女兒時,心中時常恨他,可是我的爸爸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把工作當作他生命的全部,他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為什麼我爸爸一說上班就來了精神,我覺得他心裡裝著患者,爸爸是黨的人,我為有這樣一個天下最好的爸爸而感到驕傲,做人就要做這樣的人。」

我妻子對我的職業很理解,她主動承擔了全部家務活兒,獨自默默地承受著生活的壓力,她支持我做好醫生工作,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出於工作和家庭的重負,我愛人患了嚴重的眼底病,雙眼視力幾乎失明。近兩年生活難以自理,去年失業在家。為了我的工作,她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摸索著照顧多病的婆婆,摸索著做飯、洗衣。妻子知道我工作勞累,她在家裡總想著改善一下生活,因為視力差,炒菜時常因油溫控制不住,把肉炒成肉干。有時手忙腳亂,菜裡重複加鹽。很多次妻子切菜時連捆菜的草繩也當菜給切了,吃飯時她常歉意地說:「又讓你吃草了」。我安慰她說:「這菜滋味不錯,我們當人民的老黃牛,老黃牛就是要吃草嘛。」每當我下班回家時,看到摸索著忙裡忙外的妻子,心裡很不是滋味,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內疚和感激。為了我熱愛的事業,她付出了太多太多,真是太難為她了。

通過我的不懈奮鬥,在人生的征途上,專業技術得到長足進步,黨和人民給了我崇高榮譽,還作為省人大代表出席了省九屆人大一次會議。我先後30多次獲得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省、市勞動模範,1995年1月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996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0年 4月29日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光榮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受到中央長官的親切接見。去年在建黨80周年前夕,被省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2年1月被市總工會命名為「石家莊市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帶頭人」。

醫務工作是平凡的,但做好這項工作是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參加工作 30年的奮鬥歷程充滿了艱辛,我真正體味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飽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過去的已成為歷史,人生的路還長,我還是我,一個人民的醫生。我懂得,事業上的每一次成功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我堅信一個醫生只要堅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經過努力總會得到人民的讚揚和擁護的,這種回報是金錢換不來的。我奮鬥的最高目標是:讓每一位接觸我的患者都感到滿意,並為他和他的家庭帶來歡樂和健康,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編輯/半夏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