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燃炸了,《長安十二時辰》,誰能不為“長安”狂

唐裝仕女,秉燭夜遊,昆侖奴、胡旋舞…沉寂已久的盛唐重新鮮亮,如同一匹被丟進染缸的素綾,喧騰的染料漫過縱橫交錯的街道,像是漫過一層層經緯絲線。

只見整個布面被慢慢濡濕、浸透,彩色的暈輪逐漸擴散,很快每一根絲線都沾染上那股歡騰氣息,整匹素綾很快變了顏色,透出衝天的喜慶!

這就是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

劇中場景幾乎是還原了幾千年前長安的風貌氣質,每一幀畫面都自帶電影質感。

故事發生在唐朝天寶3年,上元節前夕,突厥狼衛滲入長安,大唐王朝成立靖安司,負責戡亂抓狼。靖安司坐擁王朝大數據中心,發明大案牘術,就是匯聚大唐的“最強大腦”,匯總一切機密信息進行分析。

劇情腦洞清奇,除了大案牘術,靖安司在整個都城設置了眾多望樓,配備二進製信息溝通體系,實現封建年代的信息快速傳遞。

長安城聖明觀裡的銅鍾,馬嵬坡下的楊貴妃墓,汴河虹橋將過未過的梅船......歷史不再是停留在書本的文字,而是一樁樁詭異迷離的案件,還有不為人知的隱秘。

除此之外,從服裝的考究設計,到色彩運用,再到當時唐人的生活禮儀,再到長安城內的宗教雜糅、外國人眾多的特點,《長安十二時辰》繪就的是一幅不動聲色的大唐畫卷,快隨小編來仔細欣賞~

大唐長安十二坊

長安城的結構可謂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乾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展現了典型的中式對稱美學。

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08(實際上是110)坊,靖安司所在的光德坊、聖人所在的興慶宮以及被稱作妓女和俠士聚集地的平康坊,都能通過台詞以及張小敬的“捕狼”足跡在坊圖上能夠精確的對應位置。

每個坊被高矮不等的坊牆包圍其中,實行嚴格的坊裡鄰保製、按時啟閉坊門製、宵禁製...隨手截一張圖,便是明信片質感。

其中之一的通濟坊,本是唐長安最荒涼城坊,在《唐兩京城坊考》中,關於通濟坊的記載只有70多字,如今,西安城最耀眼的夜明珠—大唐不夜城就位於此。

而緊鄰曲江池的曲江坊,曾是當時皇族貴戚的主要遊覽場所,在曲江池的南岸,還有佔地30頃的隋代皇家禦苑芙蓉園。

每個朝代的禮儀都根據其地域、文化、傳統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唐朝最與眾不同的禮節就是叉手禮,正如唐朝文學家柳宗元詩雲:“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

執此禮儀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非常優雅。配合各種行禮方式,劇中還引入了唱喏(ré)輔助禮俗的呈現。

唱喏有對別人的尊敬、問候、祝頌、感謝及應答的豐富含義,細分下來還有長喏、小喏、肥喏等諸多種類。

簡單的一個音,有如此豐富的意思,足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唐女子妝容

沒見過楊貴妃不要緊,真正的唐代美女都在這了!

《長安十二時辰》為了還原唐代女性妝容,參考了當時的陶俑進行還原,一層一層地上妝,據說光粉底階段就需耗費一個小時。

如此精心裝扮的結果就是,當劇中“理發師”的女兒季薑出場時,簡直就像從古畫中跳出來的人物一般。

衣冠方面,唐代男子常服軟裹襆頭、箭袖窄領緣圓領袍、官員佩魚袋、蹀躞帶等形象,在劇中還原度極高。

女子大都著裙裝,常會將裙腰提至胸前,並上著短襦,短襦外面罩一件半臂,這是盛唐時非常時髦的裝束。

在劇中,元載府上的女婢們像是直接從凝固狀態活了過來,有觀眾甚至問:“服裝是不是1:1還原了博物館裡的珍藏?相似程度高到不可思議。”

唐代由於各個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原女性也開始騎馬射箭,不僅著男裝,還會全副武裝,英姿颯爽。

劇中檀棋、聞染、王韞秀都曾著男裝圓領袍,頭髮盤起插簪子,佩戴弓箭,俏麗俊秀。

在軍事道具上,《長安十二時辰》根據唐代的彩塑天王像、陶俑和唐代壁畫中計程車兵形象,用金屬複原出符合人體比例的鎧甲,盡可能接近歷史。

大唐的胄甲主要供騎兵穿,而且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好的鎧甲會塗上金漆,或繪有各種花紋。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神武軍、龍武軍、右驍衛所穿的鎧甲不一樣,前兩者等級最高分別穿“金甲”和“銀甲”,符合“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銀山動地來”的記載。而旅賁軍等級要低一些,受歸靖安司調配,所穿的鎧甲為藍底黑甲,也符合鎧甲的使用規製。

劇中張小敬其人,“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狠辣獨絕,殺人無算,坊稱五尊閻羅”。

這麽一個狠角色,當一座長安城的存亡砸在了他身上時,想必也是“壓力山大”。然鵝大敵當前,他前腳出門,後腳就來到了坊市的小吃攤。

一大碗水盆羊肉下肚,愣是沒夠,又要了一份,囑咐店家加兩份羊肉,期間還不忘討倆火晶柿子。

再看這專業的吃法,令網友直呼:吃出了古代網紅柿子的趕腳!

小編預測,今年臨潼的火晶柿子怕是要賣脫銷了,喜歡的盆友記得提前下手!

說到底,比起故事跌宕起伏的高能劇情,不斷反轉的懸疑設置,服裝、禮儀、美食這些細節,大多數時間裡都是絕對的配角,但恰恰是這種從幽微處做文章的匠人精神,讓我們在細碎的吉光片羽中感受到一種盛世的文化自信。

正如狠辣毒絕的張小敬,縱然令宵小之輩聞風喪膽,但他愛馴駱駝的阿羅約,愛半夜吹笛的薛樂工,愛烙胡麻餅很香的回鶻老頭,愛跳舞跳的腳跟磨爛的舞姬,愛這燈火闌珊的長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