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晚做做它,輕鬆保健又延壽?!

艾灸是個寶

古醫雲:「煙熏火燎為之灸」,艾灸治病養生的原理一方面是藉助熱力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散寒濕的功效。另一方面是藉助艾草本身的藥力,因艾草是中藥中極其少見的全通十二經絡的藥物,所以古人經過幾千年的摸索,最終決定使用艾灸來養生保健。

圖為艾絨

現代研究中還發現艾灸燃燒時產生的熱量,是一種十分有效並適應於機體治療的物理因子紅外線。根據物理學的原理,任何物體都可以發射紅外線和吸收紅外線,人體也不例外。

研究認為,艾灸在燃燒時產生的異塵餘生能譜是紅外線,且近紅外線佔主要成分。近紅外線可激活人體穴位內生物分子的氫鍵,產生一系列促進人體組織液循環的作用。

圖為艾灸

如何分辨好壞艾條

1.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艾條是怎麼生產的。艾條是艾草粉碎後一遍遍篩選出的艾絨卷製而成。本年的艾草顏色較為青綠,所提取出來的艾絨也是青綠色。經過幾年以上的儲存後才可變成能夠使用的陳艾。

圖為艾絨對比

2.艾絨比例的區分,35:1即為最佳艾。

圖為各比例艾絨

艾灸小方法

溫陽補瀉灸法:

1. 溫陽補瀉灸法是一種複合療法,以「懸、合、順」艾灸加手法為主,適用於全身經絡,但主要溫補後天之脾陽,著重針對足太陰脾經和調理中焦脾胃,同時輔以灸補瀉法。其理療思路來源於「溫補學派」及金朝名醫李東垣《脾胃論》的「人以脾胃為本」、「胃為五臟本源,人身之根蒂」,側重脾為後天根本,著重看待脾在人體五臟六腑中運化水谷精微、統攝血液的作用。由是辯證分析艾灸療法如何調理足太陰脾經與脾之大絡的經絡巡行流注,及其如何溫補脾胃,調理中焦,進而改善五臟六腑的狀態,所以「若脾胃一虛,則其他四臟俱無生氣」。

2. 艾灸具有扶助陽氣、舉陷固脫的作用。溫陽補瀉灸法中三大「懸、合、順」基本療法即為——「懸」是懸灸療法,以點燃的艾條懸於特定穴位,可施以具體的雀啄、迴旋、長停、實按等操作手法,每穴灸10~15分鐘。「合」則是合乎經絡巡行,逐穴逐灸,先少後多,不可上下錯逆。「順」則結合相關推拿手法,或是擦法,或推法,或搓法,在艾灸特定穴位時,沿該穴所處位置及脾經巡行方向,順經做以上手法;尤為重要的是結合一指禪法,在艾灸時順時針揉按該穴。

3. 瀉法——《靈樞·背腧》曾言:「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艾灸的瀉法,多以快速使艾火燃盡,使艾火的熱力迅速透達穴位深層,以瀉邪氣。但溫陽補瀉灸法中的瀉法卻與此不盡相同,瀉法以「輕快、溫熱、短暫」為主,同時吸取引火下行的理療思路,使溫補複合手法,引中焦之邪氣傳之下焦,並匯終於湧泉、太溪等特定穴位消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