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刀治療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

概述


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經在肩胛切跡或岡於切跡處受到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

肩胛骨上緣,不如內、外緣那樣整齊,但有與針刀醫學臨床關係密切兩個重要小結構:肩胛骨上跡和喙突。

肩胛骨切上切跡 位於肩胛骨上緣的中段。此處有一條小韌帶,叫肩胛上橫韌帶;其橫駕於此切跡之上,從而在此處構成一骨性纖維管結構。肩胛上神經,就穿過此骨性纖維管而進入岡上窩。故肩胛上神經,易在此處受卡壓、勞損,引起肩背痛、肩關節功能障礙等,臨床上即稱為「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

病因

肩胛上神經在通過肩胛上切跡時神經相對固定,使其易於在重複運動時受損,肩胛骨和肩關節(盂肱關節)的重複運動使神經在切跡處摩擦出現神經炎性反應、水腫,可導致卡壓性損害。肩關節脫位可損傷肩胛上神經。肩部前屈特別是肩胛骨固定時的前屈使肩胛上神經活動度下降,易發生損傷。肩胛上神經卡壓可因肩胛骨骨折或肩關節損傷等急性損傷所致。腫瘤、肩關節結節樣囊腫以及肩胛上切跡纖維化等均是肩胛上神經卡壓的主要原因。局部脂肪瘤和結節均可壓迫肩胛上神經的主乾或肩胛下神經分支引起卡壓。肩袖損傷時的牽拉也可損傷肩胛上神經。

病史和癥狀

本病男性多於女性。常有直接或間接的肩部外傷史,頸肩部不適,呈酸脹鈍痛,疼痛部位患者常不能明確指出,可有夜間痛醒史,疼痛可向肩肱後側放射至手部,亦可向肩胛下部放射。疼痛和肩部活動有關,被動活動多不產生疼痛,頸部疼痛對活動無明顯影響。逐漸出現肩外展無力,上舉受限。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患者常被誤診為肩周炎或肩關節炎,因此,臨床診斷比較困難。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的診斷需通過仔細的詢問病史,完整的物理檢查及肌電檢查來確診。以下輔助檢查有助於該征的診斷:

1.肩胛骨牽拉試驗 令患者將患側手放置於對側肩部,使肘部處於水準位,使患側肘部向健側牽拉,可刺激卡壓的肩胛上神經,誘發肩部疼痛。

2.診斷性神經阻滯 對於臨床表現不典型的患者,可於肩胛上切跡壓痛點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迅速緩解,有助於診斷。

3.肌電圖檢查 肩胛上神經的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岡上肌、岡下肌的肌電可出現正向波、纖顫波及運動電位減少或消失。

4.X線檢查 肩胛骨前後位X線片向尾部傾斜15?~30?,以檢查肩胛上切跡的形態,有助於診斷。

(二)鑒別診斷

在診斷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時,應特別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鑒別:肩關節疾病如肩袖損傷、肩周炎、肩部撞擊綜合征;臂叢神經炎;頸椎間盤疾病;肩關節炎;肩鎖關節疾病等。超聲、CT、MRI有助於鑒別診斷。

針刀治療

治療

肩胛上切跡的體表定位:肩胛崗中點前方約1.5CM,處

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的針刀治療:此症的外科手術治療,需在全麻或強化局麻下進行。術中首先找到肩胛上橫韌帶,然後予以切斷即可。針刀醫學工作者,用針刀就可切斷此小韌帶,從而獲得相同療效。患者痛苦小,創傷輕,花時短,費錢少。

針刀操作要點:在肩胛上切跡投影點(肩胛上神經卡壓症時,此處常壓痛)垂直進針,達崗上窩骨面;繼之沿骨面找到肩胛上切跡的內側角;緊貼肩胛上切跡內側角的外側緣,橫切3刀,就可松解橫架在肩胛上切跡內、外側角上的肩胛橫韌帶。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