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水裡的刀子上海點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非職業演員也有國際范

由青年導演王學博執導、知名導演爾冬升、張猛、萬瑪才旦共同監製的國產文藝佳作《清水裡的刀子》將於4月4日全國公映。影片改編自石舒清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同名短篇小說,在2016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大獎新浪潮獎,在全球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也奪得多個獎項。憑借著高品質和好口碑,本片在上映前,也在全國各大城市陸續舉辦點映活動。



4月1日,影片主創來到上海,導演王學博與知名導演、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碩士生導師舒浩侖在映後對影片展開對談。面對這部清明節檔期的小成本獲獎之作,上海觀眾顯得格外關注和喜愛,從電影故事的民族性和生活化,到影片精致的攝影畫面、真實自然的表演等,無不成為大家聚焦的焦點。 

迷人故事 一部民族志的影片



電影《清水裡的刀子》講述在十年九旱的寧夏西海固,一個偏遠的農村裡,一個穆斯林老頭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兒子舉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來搭救亡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人和兒子對牛精心照料,並且也流露出對牛的不捨和對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這頭牛在飲它的水裡看到了將要宰它的那把刀子,於是開始不吃不喝,為了以一個清潔的內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後老人就陷入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一個西北題材的故事為何打動了導演王學博?他談到,當初讀完原著小說,有兩點促使他有了拍攝電影的衝動。第一,是對故事發生地西海固的神秘感產生了興趣;第二是被小說的氣質,被裡面的質樸、簡潔和詩意所吸引,其中富含的哲思也引導他思考很多問題。



在嘉賓舒浩侖看來,《清水裡的刀子》是一部非常民族志的電影,也有觀眾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電影把回族的宗教生活和習慣搬上銀幕,“非常完整,非常真實”。在導演王學博眼裡,他沒有在創作中直接去思考民族性的深刻問題,而是把重點放在故事裡的老人和他們的生活之中。他對小說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去掉80%的心理描寫,轉而努力去刻畫一個內心豐富又很內斂的老人,“我講的就是一個老人,對民族文化我不會去深入了解,也不會去做大量功課,因為我的視角是在外面的。我其實就在觀察,什麽觸動我了,我就去寫什麽,去拍什麽。”他認為,人性是共通的,無論民族志與否,大家感受到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非職業演員 一張國際化的臉

《清水裡的刀子》在釜山國際電影節獲得大獎後,評委會主席跟導演王學博讚揚了影片主演,扮演馬子善老人的楊生倉,“你下一部電影還要跟他合作,他有一張國際化的臉,形象和埃菲爾鐵塔墜落一樣,沉甸甸的”。現場,也有觀眾稱讚起這位非專業演員的表演,他們察覺到影片的很多細節都是通過他的動作神態去表現,也感受到這位老人做動作時的那股泰然自若。



王學博回應,在拍攝前,自己和副導演每天都會和老人聊天,讓他慢慢記住台詞,而現場指導的方式更像是電影《刺客聶隱娘》那樣的拍攝狀態,“很多戲都是拍完了,過了十多天,換個方式再拍一遍,想讓演員更多地自己去進入,然後去捕捉他“。主演老人傳遞出的最真切的感受才是他所向往的, ”沒有想讓他給我演戲劇化的東西,比如說他磨刀,我都很驚訝,沒有任何的演“。

極簡攝影 一種交響樂的韻律感

在攝影方面,舒浩侖老師提出,他很喜歡影片4:3的構圖方式,“很多鏡頭就像一副畫,也有一種宗教感,幾個光從外面打進來的畫面我特別喜歡。”之所以選擇4:3畫幅比例,導演王學博回應有兩個原因:一是讓整體視覺追隨老人的心理,同時用極簡的方式讓觀眾看到畫外的東西,留給觀眾思考太空;二是這個比例更接近歐洲古典繪畫,這也是他的美學追求。他接著講道,自己偏向用一種交響樂的方式去創作電影,即便全片沒有使用音樂,裡面的風、雨、雪、霧也都成了音符,讓整部影片營造出像交響樂的韻律感,“這些音符一組合起來,就不是簡單的現實的紀錄片感覺”。



對於影片上映後的市場願景,導演坦誠,他完全不考慮票房問題,更注重的是觀眾感受。“一路路演過來,所有人看完的感受都不一樣,看不看得懂都取決於觀眾”,他呼籲真正想看的觀眾能夠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交流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這才是他最大的訴求,也是《清水裡的刀子》上映後最大的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