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水裡的刀子》杭州點映,觀眾:全世界的人看完都會被打動

文藝佳作《清水裡的刀子》將於4月4日全國公映,這部由青年導演王學博執導、知名導演爾冬升、張猛、萬瑪才旦共同監製的電影曾在2016年釜山電影節上勇奪最高獎新浪潮獎,在全球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上也是獲獎無數,深受評委和觀眾的喜愛。



載譽歸來,《清水裡的刀子》又在上映前奔赴全國各大城市,迎接各地觀眾。昨日,由大屋頂文化和鄉愁工作室聯合主辦的春光集No.1——《清水裡的刀子》杭州點映暨主創見面會順利舉辦,影片在江南水鄉刮起一股別樣的“西北旋風”。映後,導演王學博和影評人蘇七七進行對談,而面對這部即將亮相清明節檔期的獲獎之作,現場觀眾也發出了他們不同的聲音。 

東北人拍西北電影 影評人:不是外在的觀看視角

《清水裡的刀子》改編自石舒清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同名短篇小說,電影講述在十年九旱的寧夏西海固,一個偏遠的農村裡,一個穆斯林老頭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兒子舉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來搭救亡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人和兒子對牛精心照料,並且也流露出對牛的不捨和對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這頭牛在飲它的水裡看到了將要宰它的那把刀子,於是開始不吃不喝,為了以一個清潔的內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後老人就陷入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一部青年導演的處女作往往會把拍攝目光放在自己的家鄉,而本片導演王學博卻沒有把他的第一部作品對準家鄉東北,而是選擇講述一個發生在西北的故事。然而觀影過後,影評人蘇七七的第一感受則以為導演是“當地人“,因為在她看來,導演的觀看視角是身處在這個世界之中的,這個世界既是現實中西北的世界,也是故事裡的世界。換言之,導演並沒有因為是外鄉人,而以外在視角來拍攝這部電影。“我覺得你就像是從那個太空裡走出來的”,她進一步解釋,當導演把自己帶入到片中老人和他所感受的心境時,她自己仿佛也身處其中。同時,她也高度評價影片擁有很純粹的影像和非常堅實的故事,“這部電影沒有直接面對一個當代問題,而是面對一個更本質的生與死的問題。” 

節奏感和畫面感獲讚 導演自述:拍電影就像在創作交響樂 

在互動交流中,有觀眾看完表示自己十分感動,他真切說道,“老人和牛的關係,在我看來是萬物平等。一頭牛陪伴你幾十年,最後要決定它的死亡,你要怎麽面對,這是非常感人的“,他特別喜歡電影裡的儀式感、節奏感和鏡頭感,在他的眼裡,這部電影既有回族文化的底色,又有普世價值,他相信全世界的人看完都會被打動。



現場也有觀眾十分敏銳地察覺到影片豐富的聲音設計,導演王學博介紹道,“當時創作上的構想就是整個影片用這種音響來構建一種韻律感,是一個交響樂的感覺,有的時候你看到有聲音不一定有,有的時候你聽到的聲音它也不一定在現實中真的存在。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它會跟著你的情緒走,並不是跟著所有畫面來呈現。”除了聲音,影片畫面也飽受讚譽,蘇七七就評價道,“在影片的固定長鏡頭裡,打光的風格很古典,像是一幅構圖嚴格的繪畫。獨特的構圖和打光方式,加深了我們對人物的理解,也帶來某種宗教感和聖潔感。“



對於影片的聲畫,導演王學博也跟觀眾具體闡述了自己的創作方法。他認為,拍電影就像是在創作一個交響樂,“這個畫面的感覺和聲音的感覺如何搭配,它是兩種不同的配器。畫面是一個配器,聲音是一個配器,內容也是一個。人物、細節所有的東西都是其中的一個小音符”,在他看來,電影的聲畫之間要形成關係,就像一副畫有多維的太空,電影也要有多維的太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