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減肥想減哪就減哪?局部減脂真的有效嗎?

瘦就一個字

我說了一萬次

3月不減肥,5月徒傷悲。

小編的朋友已經在群裡立下「軍令狀」了:1個月內不減10斤,不換頭像!這段時間她天天都去健身房鍛煉,核心目標是瘦腿和肚腩。

我有6塊腹肌

隱藏在肚腩之下

1、脂肪在人體內怎麼分布?

根據分布的位置,人體內的脂肪分為2大類:

  • 皮下脂肪:又細分為淺層皮下脂肪和深層皮下脂肪,分布於全身。脂肪組織內的脂滴呈液態或半液態,摸起來軟軟的;
  • 內臟脂肪:圍繞臟器分布,主要存在於腹腔內。脂滴呈固態或半固態,對內臟有一定的物理保護作用。

如果感覺肚皮下的脂肪並不太多,肚子摸起來有點鼓有點硬,腰圍也粗,很可能是腹型肥胖;這時要警惕是否內臟脂肪過多。

內臟脂肪過多容易誘發脂肪肝、心臟病、高血壓、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育等疾病。平時最容易被忽略,瘦子也可能會內臟肥胖。

2、為什麼有些部位容易堆積脂肪?

經常久坐的實在傷不起,上手臂、肚子、屁股、大腿……這些部位都太容易堆積脂肪了。

脂肪在人體的堆積確實是不均勻的,通常越靠近人體重心位置(靠近腰腹部位),脂肪堆積的速度越快,形成的脂肪層更厚。臉開始發胖時,腹部的小肚腩通常已經有厚厚的一層脂肪了。

減肥時也是這樣,離人體重心越遠的區域瘦得越慢;但是具體也存在個體差異。

胖子的大胸和瘦子的腹肌一樣

都是毫無意義

網上特別流行各種動圖和教程,比如說「睡前堅持運動N分鐘,輕鬆甩掉小肚腩/大腿贅肉」,看起來雞血滿滿的。可是……

1、脂肪不能局部代謝消耗

沒有局部減肥之說,因為脂肪不能局部代謝。

當我們運動時,不管是局部運動還是全身運動,體內代謝消耗脂肪能量都是由全身的脂肪細胞一起參與,燃燒的是全身的脂肪。

另外,減脂時,脂肪細胞的數量不會減少,只是其中脂肪團內的脂肪被消耗掉了,脂肪團所佔空間體積減少。

2、局部鍛煉,達不到局部減肥效果

不僅不能,如果鍛煉方法錯誤,還可能「胖上加粗」。

單純瘦局部的運動只能聽聽而已,必須同時結合全身的有氧運動,才有利於減脂。

類似於卷腹運動瘦腰腹、空中蹬三輪瘦腿、側平舉礦泉水瘦手臂等等局部瘦身動作,並不能燃燒多少對應部位的脂肪,只能強健此處肌肉,塑造肌肉線條,也就是塑型。

在這個夏天,瘦成一道閃電

不過……閃電沒胸……

科學減肥看短期效果,更看長期效果,減肥搞大躍進對身體不好,瘦成竹竿小編是不推薦的。

1、不能一味關注體重的數字變化

減肥一定要循序漸進,控制強度,一周減掉的體重建議不超過1kg。

因為,短期內體重若急劇下降,帶走的不只是你多餘的脂肪,還有有用的肌肉和水分:

  • 肌肉的減少,與代謝率的下降直接相關,而代謝率下降,意味著能量消耗減少,會讓人形成易胖體質,也會導致體能衰弱,甚至生理衰老;
  • 體液對人體健康很重要,體內水分也和人體的年輕程度密切相關,嬰兒體內的水成分佔比最高。

健康勻稱的體型,相比體重是多少,更重要、更難得。你說呢?

2、衡量健康體型的2個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綜合考慮兩個指數:

①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身高)(國際部門kg/㎡)

②體脂率:任何測量體脂率的公式都會存在誤差,醫院和健身房一般有專門的儀器可以測量;最直觀的方法,還是照鏡子捏肉感受脂肪啦。

一般體重指數在18.5到24之間為健康;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範圍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17%~28%。

3、切記:控制飲食≠過度節食

減肥向來需要邁開腿,管住嘴。小編尤其要提醒下女同胞,一定要認識到過度節食的危害:

  • 容易造成神經性厭食症,這樣換來病態的瘦,不值得;
  • 可能導致有些能促進脂肪燃燒和降解的營養素攝入不足,加上不注意運動,脂肪代謝失調,依然避不開肥胖。

時間讓人胖成一道五花肉,時間也可以讓人瘦回一道小鮮肉;減肥其實也不難——

?減肥成功才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