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調脂藥物那些事:2型糖尿病患者,您也應該了解

可能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明明血脂檢查提示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TC)均在正常範圍內,但醫生卻開具了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藥物來調節血脂。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糖尿病患者,與普通健康人群的血脂參考標準是不同的。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大於2.6mmol/l就是不正常的,一般就需要藥物積極乾預的。



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血漿LDL-C水準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呈對數線性關係,而降低LDL-C水準則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LDL-C每降低1mmol/l,可降低主要不良血管事件21%,降低總體死亡率9%。


所以,許多在三甲醫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經常會發現,自己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也在服用調脂藥物,甚至還可能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等)。

同時血糖與血脂,兩者本身就是互相影響的。

胰島素抵抗的患者,體內胰島素會分泌增多,多餘的胰島素會作用於肝臟,使TG合成增多; 而脂質在胰腺沉積,會加重胰島細胞凋亡、引起胰島素抵抗進一步加重。


所以控制好血糖的同時,控制好血脂也很重要。



那麼,按照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準,需要控制到什麼水準才理想呢?

總膽固醇(TC) <4.5mmol/l

甘油三酯(TG) <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1.0mmol/l(男性);>1.3mmol/l(女性)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2.6mmol/l(未合併冠心病);<1.8mmol/l(合併冠心病)


血脂指標控制平穩後,還需要繼續服用調脂藥物嗎?

一般是建議長期維持治療劑量的,以使心血管長期獲益。除非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重度肝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等情況下,醫生會停葯處理。


常規調節血脂的藥物有哪些?主要有哪些副作用?

他汀類調脂藥物,是目前唯一有循證依據的,能使心血管獲益的藥物,常用藥物的包括瑞舒伐他汀鈣片、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但是,如果甘油三酯(TG)水準過高,如高於5.6mmol/l,也可能會聯用或換用貝特類調脂藥物(如非諾貝特),或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準過低,也不排除聯合煙酸類調脂類(如阿昔莫司等)。


調脂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肝功能受損、橫紋肌溶解,如果是兩種藥物聯用,或是單種藥物超大劑量使用,那麼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就會更高。



所以具體用藥與否,建議在線下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建議自己擅自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