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視覺衝擊!大英博物館的群組式展示

談談群組式展示

以大英博物館為例

作者:王 瑞

群組式展示,也稱為密集式展示,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太空內將成群組的多個展品通過展台、展托、支架等道具和太空相互依托的手法陳列。這種展示手法的特點就是根據展示太空的高低、寬窄以及展品的數量進行整體、系統的設計,從而營造出富有觀賞層次的陳列效果。

群組式展示的前提是,得有很多很多的文物。同一類型、同一材質、同一主題、同一出土地點等都可以成為群組式展示的理由。我們以大英博物館為例,詳細探討一下群組式展示。

大英博物館是綜合性博物館,像一本大百科全書,你想了解學習世界上的幾大文明,大英博物館是最好的去處。來到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希臘館、中國館等專題展館中,看到令人歎為觀止、琳琅滿目的木乃伊、希臘陶瓶和中國瓷器,你會發現,與我們國家大多數歷史類陳列一櫃一物或者錯落擺放得較為疏朗的展陳方式相比,這裡的展品無論大小,多以群組式陳列方式展出。

來到大英博物館,看到如此眾多令人震撼的世界各個文明的文物珍品,仔細想想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來源和國家歷史,才能真正明白為什麽大英博物館采取群組式的展示方式了。

在殖民時代迅速發展起來的博物館,其藏品來源大多是從世界各地特別是大英帝國殖民地掠奪和采集而來。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藏品超過800萬件。其中中國文物2.3萬件,古埃及文物7萬件,古希臘文物近20萬件,古羅馬文物160萬件。

特殊背景下的藏品來源方式,是大英博物館展品多元性的根源。英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同時又是世界近代博物館的發祥地。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是在英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自然科學進步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大英博物館的館藏是英帝國實力的反映。正如博物館業內人士真理子所說,如果不考慮獲取藏品的正義性,薈萃了世界各個文化圈的文物和藝術品的大英博物館,具備詮釋世界文化體系的能力。

要想展示多元的世界文明,單純靠幾件展品是說不清楚的,需要大量的實物來支撐詮釋。因此,豐富的藏品支撐起了有豐富展品的展覽,群組式展示方式成為詮釋豐富藏品體系的最佳選擇。

群組式的展示手法給觀眾提供了更多的參觀選擇,普通觀眾可以走馬觀花,瀏覽豐富的世界文明文化珍品;專業研究者或者文明愛好者可以對比同一產地、同一質地、同一類型的文物展品從而進行深入研究。對比展品相對較少或者單一的展覽,群組式的展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福音。

群組式展示帶來的視覺衝擊是博物館文化價值觀的體現。身處大英博物館之中,豐富的藏書、手稿、標本、勳章、各種古物收藏造成的獵奇式心理和視覺衝擊,改變著人們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改變著民眾的思維方式。

看到如此眾多的本國珍品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對我們這些被英國殖民或掠奪國家的觀眾來說是一種遺憾或是恥辱,但是對於英國人來說,這種視覺衝擊使得英國人不自覺地形塑自我,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陸曉曦在《實體太空到文化太空:大英博物館的功能嬗變》一文中指出,大英博物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地理意義上的太空,而是社會太空、權力太空以及各種文化相互融合的太空,是混合著人們無盡的想象和自豪的綜合體。

可以說,大英博物館既是實在的有形太空,又是虛擬的文化太空。群組式展示給觀眾帶來的強烈的心理衝擊往往使觀眾印象深刻,從而帶來全所未有的參觀體驗,使其產生對參觀內容進行進一步探究的興趣,這正是博物館的目的所在。

先進的展示技術是群組化展示實現的必要條件。有別於文物庫房裡的倉儲式擺放,群組式展示的藝術表現形式常常需要立體化展示才能實現,綜合了美學、力學、材料學及文物保護等多學科知識,是博物館展陳技術實力的體現。

我們可以看到在大英博物館展廳中,除了較多採用道具將展品擺放成高低錯落的效果外,較多採用隱藏式文物支架和抓件,將展品“懸浮”在展示太空中。

比如固定木乃伊的亞克力卡件,固定瓷器和雕塑的金屬支架等等。這些支架都製作精美,與展品完美搭配,它們要麽被隱藏在文物之中,要麽被巧妙地弱化處理,讓觀眾的視覺中心只看得到展品,而不會被文物支架搶了風頭。

群組式立體化展示不僅更有效地固定保護展品,還能讓觀眾更加近距離多角度地觀賞展品,從而打破倉儲式擺放的呆板布局,重塑視覺構圖,使觀眾的視覺體驗更加豐富。

其實,不僅僅是藏品極大豐富的大英博物館,群組式展示手法在西方博物館中是最常見的展示法。我們可以在諸多的西方博物館的歷史展或者藝術展中看到此類展示手法。這背後都離不開以上提到的這三點原因。

群組式展示並未見得是歷史類展覽的最佳選擇,西方博物館世界多元歷史碎片化的文化詮釋也多遭人詬病。但是,能在博物館裡看到更多的展品,而不是把他們深藏在庫房之中難得一見真容,對於一個普通觀眾來說,也算是一件幸事。

國內的博物館近年來也逐漸開始嘗試群組式展示手段。我們經常會在國內一些軍事題材的紀念館中看到,兵器類的展品較多採用群組式展示,將武器按照類型分組排列,充分利用展櫃的開闊太空,密集擺放出震撼人心的陣勢,從而給觀眾留下強烈的印象。

國內歷史文物類的博物館也時有使用,首都博物館2005年建成的通史展廳也採用了群組式展示,在國內較早使用金屬支架對展品進行立體化展示。

雖然這種展示方式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觀感體驗,但因為展櫃的體量過大,而且不同類型和材質的展品放在一起導致展櫃難以統一設定溫濕度,因此,群組式展示手法並不太適合於這種綜合的通史展,而更適用於展示同一類型和質地的文物展品。

南京博物院改陳後的新館就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其中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展覽中,倉儲式的展架擺滿展品模擬文物庫房,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雖然象徵意義大於展示用途,但仍然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心靈震撼。

綜上所述,博物館對展品的群組式展示,讓更多深藏在文物庫房的文物藏品能夠與觀眾見面,豐富了展覽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博物館藏品的展出效率,並且豐富了觀眾的視覺體驗。

同時,通過對群組類展品藝術化的科學展示,也讓觀眾通過展覽得到更多的資訊,獲得不一樣的展覽感受,因此對展覽內容產生更大的興趣和進一步探究,從而實現博物館對公眾的教育功能。這就是群組式展示的意義所在。

· 有一種愛叫做點讚 ·

-END-

來源:中國文物報|文博中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