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成功注冊“小米快遞”商標,要自建物流?

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小米申請的第38、39類商標“小米快遞”已經獲批。其中39類商標的業務範圍涵蓋包裹投遞、快遞服務等內容,引發外界關於小米自建物流的猜測。

“小米快遞”的機遇與挑戰

7月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在中國商標網上查詢到“小米快遞”商標的6件申請,類別包括第9、35、38、39、42五個類別。據悉,小米公司2015年申請的與快遞單號識別相關的兩項專利,分別在2018年6月和2019年3月核準授權。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小米主業是通訊產品和消費家電,如有直接控制的快遞物流實現配送上門,利於小米商城等電商提高消費體驗。

“除了提高用戶體驗外,小米還可以有效降低生產、門市經營等過程中的物流成本,增強供應鏈管理能力,給資本市場講一個更好、更完整的故事。”貫鑠企業管理CEO、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

此前,小米電商業務一直採用第三方快遞服務。早先小米的官方指定物流如風達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在“米粉”中口碑不佳,今年上半年甚至陷入“停擺風波”,順豐、圓通等快遞公司越來越多地承擔起小米商城的配送業務。如今,第39類“小米快遞”商標的注冊成功,顯示出小米離自建物流更近了一步。

“小米快遞”將如何把握成本與利潤的邊界?

注冊了39類商標也並不意味著小米已經可以開展快遞物流服務,小米還需要獲得國家郵政局批準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趙小敏估計,小米不會等得及申請新的牌照,更大的可能性是從市場上收購一張牌照。他認為,小米也不會采取京東那樣完全自建物流的形式,時間和效率都不會允許這種做法,小米應該會以並購、打通的方式來開展快遞業務。

楊達卿也表示,如果不是以數字化服務能力整合社會資源,快遞業務可能會成為企業經營的巨大包袱。

他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快遞業正處於變革期,一方面在人力上努力輕資產化,借助加盟模式、眾包模式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在運力科技化和關鍵物流樞紐上需要重資產化發展,該方面還處於早期階段。如果在當下進入快遞市場,將面臨較長的戰略投入期。因此,楊達卿認為,電商企業自建物流要把握成本和利潤的臨界平衡,非擁有高流量、高變現的電商企業不宜自建物流。

但在國內物流效率還有待提升的當下,自建物流的優勢和前景還是讓許多科技和互聯網企業躍躍欲試。趙小敏預計,小米、聯想、滴滴等諸多企業都有可能會涉足相關領域。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編輯 程波 校對 李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