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給寶寶科學斷奶?兒科專家來支招

如果你是母乳媽媽,肯定也會遭遇斷奶的困惑,比如斷奶時期的寶寶會煩躁不安嗎?媽媽自己乳房腫脹怎麼辦?什麼時機斷奶最好?為此我們整理了一些關於斷奶的建議,了解這些,能讓你和寶寶更順利地度過斷奶期。

生活中有的寶寶三個月就換成了奶粉餵養,有的母乳餵養到3歲甚至更久,那到底什麼時候給寶寶斷奶最合適?

01什麼時候斷奶最為合適?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月齡至1歲母乳加輔食混合餵養。1歲之後,只要你願意,繼續給寶寶餵奶也是推薦的。

延長母乳餵養時間的益處在於:

(1)均衡營養:母乳是嬰兒營養的最佳標準,隨著寶寶的成長,母乳裡的營養成分會不斷變化以滿足他的生長需要。

(2)提高免疫:在母乳餵養期間,母乳中的細胞、荷爾蒙、抗體會一直支撐寶寶的免疫系統。

(3)改善健康:有研究表明,母乳時期越長,寶寶喝的母乳越多,寶寶的健康狀況會越好。

1歲之後都可以給寶寶斷奶,至於何時給寶寶斷奶是你個人的選擇。如果等到寶寶自己不想喝母乳了,斷奶是較容易的,當然這個時間點可能比你預期的要早或晚。

通常,寶寶到6個月後,開始進食輔食,他對母乳的需求會有所改變。到1歲左右,寶寶需要的營養和他期望的安撫形式都會不同,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嘗過多種食物,並開始用杯子喝水,大部分寶寶可以接受斷奶。也有的孩子要到2歲以後才接受斷奶。

如果你正在給寶寶斷奶,但寶寶出現濕疹或對牛奶過敏等情況,那就要考慮適當延遲斷奶時間。

02哪些時候不適合斷奶?

如遇以下情況請適當延後斷奶時間:

(1)擔心過敏。有研究表明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相比奶粉而言,可以防止或相對減輕濕疹、牛乳過敏、早期哮喘等癥狀。

(2)寶寶不適期間。如果寶寶正在生病或處於出牙期,需要推遲斷奶。

(3)媽媽身體不適的時候也要推遲斷奶。斷奶最好選擇母子雙方都處於健康良好的狀態下進行。

有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國際指南也推薦盡量延遲母乳餵養時間。但現實生活中有的媽媽上班後很忙碌,無法保證按時泵奶,而且在情緒的影響下媽媽們的奶量下降,迫於無奈,只能考慮給寶寶斷奶。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媽媽和寶寶輕鬆度過斷奶期?

03怎樣給寶寶順利斷奶?

以下是針對寶寶如何科學度過斷奶期的一些小建議:

(1)一旦你開始斷奶,要注意把握進度慢慢來,逐步減少餵奶的時長和頻度。比如可以讓寶寶提前適應奶瓶餵養、逐步引入奶粉、科學添加輔食等。

一旦你在斷奶過程中發生漲奶現象,可以用吸奶泵把乳汁泵出來,同時用冷紗布敷在乳房上減輕腫痛和不適。

(2)寶寶斷奶可以先戒掉日間的母乳,因為1歲之後添加輔食的寶寶會在日間忙著玩耍,寶媽們可以在日間他需要餵奶的時刻暫作迴避,同時把日間母乳用奶粉代替。

(3)斷奶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媽媽們要有耐心。可以給寶寶戒完一頓後再慢慢戒除下一頓。寶寶往往會對一天中剛醒和睡前兩頓母乳最為依賴,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最需要安撫,所以寶媽們可以把晨起和睡前兩頓母乳放到最後再戒。

04公社寄語

如果有條件,建議寶媽們盡量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但很多時候媽媽們迫於無奈,只能放手。其實放手也是愛,1歲之後的寶寶可以考慮斷奶。當然斷奶過程很煎熬,寶媽們要採取科學的方式,循序漸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