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於順產和剖腹產,我們是不是存在著誤解?看看產科醫生怎麼說

前幾天,辦公室一個同事正在討論她鄰居又剖下了一個兒子的事情,而且還提到其實她鄰居的婆婆是堅持要讓她順產的,說是對胎兒好。但是她鄰居堅持要剖,所以最後醫生就按照孕媽的要求做了。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想當然地以為順產的孩子更聰明,剖腹產不會出現陰道鬆弛等。曾經我就在想,對於順產和剖腹產,我們是不是一直存在誤解?於是,在詢問了產科醫生後,才真正知道,其實我們對順產和剖腹產的區別是存在誤解的。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數以下兩方面:

誤解1:順產的寶寶更聰明

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說寶寶的頭部在經歷孕媽產道時候由於受到擠壓,從而刺激了寶寶的神經細胞,所以順產的寶寶更聰明。這也是很多人堅持要順產的一大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這是想當然的,雖然在順產時,胎兒的頭部會受到擠壓,但是並不會因為受到擠壓而提高智商。因為僅僅這樣的擠壓並不能增加或者刺激神經細胞,所以,這種順產寶寶更聰明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而且寶寶聰明與否大都跟基因有關,當然後天的教育也是很關鍵,所以不要再盲目地以為順產就能讓寶寶的智商先人一步。

誤解2:剖腹產後陰道不會鬆弛

曾經就有孕媽公開表示,自己死都不會選擇順產,因為她覺得順完後,下面會變大,這樣另一半就可能會嫌棄她了。


現在很多孕媽一提到生產,之所以會主動選擇剖腹產,就是覺得產後陰道不會鬆弛,而順產會。其實,她們有著深深的誤解。對於這一點產科醫生特別說明了,她說其實早在孕媽生產之前,也就是孕期,陰道就已經出現了擴張的現象了,這是在為生寶寶做的準備。

因此,即使是剖腹產的寶媽,產後也會面臨鬆弛的問題,不過需要提醒廣大孕媽們的是,只要產後注意鍛煉,還是可以慢慢恢復的。所以,不用過於擔心。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選擇生產方式呢?

如果孕媽的身體素質允許的話,我還是建議選擇順產的,一方面,身體不用被割一刀,雖說會打麻藥,但是還是可能會留下疤痕的,對於強迫症孕媽來說,可能看一次刀疤就會難受一次。


另一方面,順產之後基本上除了身體疲憊,啥事也沒有。而剖腹產則不一樣了,產後還要各種注意,注意傷口的癒合,注意打屁了沒,等等,總之除了免受分娩、陣痛之苦外,剩下的就是各種受罪了。

不過,並不是說順產就沒有壞處,比如可能由於胎兒過大要側切,以免陰道撕裂等,還有就是產程較長,比較煎熬。

而在具體的情況下,產科醫生建議根據孕媽和胎兒的情況來選擇,如果能選擇順產,最好別剖,當然,如果順不了那就別執意順了。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看的:


我覺得還是順產好一點,雖然是生不如死的疼,但生完半天就好了,可以下地走路比較容易恢復。我生女兒的時候開始陣痛到開10指用了9個多小時,真的是感覺旁邊吊水的杆子我都能疼得能掰斷,雖然知道不該喊,可是太疼了從開始喊到最後,側切一點痛感都沒有,孩子生出來後腿一直在發抖,抖了很久才停下來,完全不受控制。

@夕夕:我兩個都是順轉剖,我覺得剖腹產比起陣痛來說真是小case,後來的按肚子和起床,喂母乳,都沒有陣痛痛苦。

你更願意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