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金貸 涉房貸仍是“香餑餑”

  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金貸 涉房貸仍是“香餑餑”

  “租金貸”爭議風波未平,多家涉及到租房信貸業務的銀行選擇主動停止了相關業務。業內專家認為,與其探討金融“原罪”論,不如加以引導

  在房產中介引發的“租金貸”風波之後,背後的銀行資金浮出水面。隨後有媒體報導稱,包括北京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等傳統銀行以及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已經暫停了和租房相關的貸款業務。

  《投資者報》記者獨家獲悉,日前已有地方監管層向銀行了解租金貸業務情況,但並未向後者明確要求停止。此外,有銀行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在“租金貸”引發爭議之後,公司第一時間啟動了自查,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此前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6家A股上市銀行涉房貸款餘額合計25.92兆元,在上述銀行總貸款中的佔比接近31.4%。其中,個人房貸總額突破20兆元,較年初增長7.52%至20.7兆元。

  樓市調控之下,上半年個人房貸業務規模仍然突破20兆元,可見銀行對涉房貸款業務的垂青有增無減。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對《投資者報》記者說,銀行偏愛涉房貸在於風控的要求。不論是買房的抵押貸款還是將房產抵押的其他貸款,這兩種貸款方式均有明確的抵押物,房產抵押物可見可得,這對於銀行風控來講,基本上為優質資產。

  風口浪尖按下暫停鍵

  對於此前媒體稱“多家銀行暫停了涉及租房的貸款業務”,《投資者報》記者進行了求證顯示,多家銀行確實已經對涉及房租的貸款業務按下了“暫停鍵”,不過微眾銀行與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依然在進行中。

  “目前業務部門反饋的結果是我們現在的確是暫停了,現在監管未有明晰的要求,沒有必要在風口浪尖上繼續開展這類業務。”某銀行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不過多家受訪銀行方面人士也向記者透露,目前並未接到監管層的明確指令性檔案要求暫停涉及租房的貸款業務。雖然此前包括北京、深圳等地區監管層陸續公布過相關調查或者警示性檔案,但和當前銀行涉及租金貸款業務還有所不同。

  《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當前銀行資金介入租房領域的形式主要有三種:首先,銀行直接針對個人的租金貸款業務,但是與萬科等房地產商合作,以建設銀行“按居貸”最具代表性;其次,類似中信銀行與碧桂園的戰略合作,此類銀行直接為房地產商提供融資需求,進行長租公寓的租賃探索;第三是以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平安銀行等為代表的與第三方中介合作提供的個貸產品。

  以當前的情況來看,與第三方合作、針對個人提供租金貸相關業務的銀行相對比較敏感。

  “我們此前選取了某一線城市進行了試點,原本計劃將此模式向全國推廣,但是現在全部暫停了這項業務。”某銀行內部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據了解,此前還有銀行針對租房信貸業務進行了內部的條線劃分,人員配備,現在也已經擱置。

  某金融機構負責人認為,租金貸最大的問題是形成沉澱資金,多家銀行停止租金貸業務,主要是出於對風險考慮,畢竟目前對長租公寓資金監管還有所欠缺。在銀行的利潤中,涉及租金貸款利潤佔比並不高,如今這塊小業務卻卷入輿論風波,銀行暫停租金貸業務可緩解輿論壓力。

  對信貸規模影響甚微

  對於銀行資金進入租房市場的原因,建設銀行向《投資者報》記者宣稱,國家提出了“租購並舉”的住房政策,建設銀行響應國家號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搭建租賃服務平台,推出配套金融服務,來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尤其是培育長租市場。

  “當前樓市限購政策力度不減,銀行作為商業機構也希望能夠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某銀行方面對《投資者報》記者說,從銀行自身角度來講,佔領租房信貸市場之後利潤可期也是原因之一。

  租金貸款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僅建設銀行向《投資者報》記者披露了其“按居貸”數據:截至8月25日,“按居貸”累計發放196筆,總計1361.61萬元,餘額923.63萬元。

  “我們業務開展時間很短,規模非常小,所以暫停業務不會對公司信貸規模產生影響。”另外一家銀行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尹振濤表示,需要理性看待租房類信貸產品,在消費金融背景下,有場景的金融產品創新還是需要市場鼓勵的。“建議引導與房企合作的銀行推出的租賃信貸類產品,提倡‘租售並舉’,一方面對防控房價有幫助;另一方面,銀行的資金成本是最低的,如果讓老百姓在租房上可以用到銀行資金,總比其他中介的高成本產品更好。”某金融機構負責人則認為,多家銀行暫停租金貸業務為市場“降降溫”也是好事,資本陸續退出,那些利用租金貸高杠杆擴張,後續運營能力又跟不上的長租公寓,爆倉風險將增加,這也是長租公寓行業優勝劣汰的好時機。

  新網銀行副董事長江海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租金貸”是公司一款小型場景的業務,這個業務還在觀察中。租房是國家鼓勵的方向,但某個產品或行業剛剛興起時,儘管大方向是對的,但是具體操作過程中怎樣做到風險控制、客戶資訊獲取,並且能夠實現租房平台、銀行、客戶的多方共贏,需要磨合。我們覺得前景還是光明的,但是過程需要探索。

  風控決定銀行偏愛涉房貸

  金融信貸成為樓市降溫、支持合理購房的手段之後,個人房貸業務增速有所放緩。與2017年中期上市銀行較年初還普遍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不同,今年年中這一數據已經平均下降至7%。增幅放緩並不意味著規模減少,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僅A股上市公司個人房貸規模突破20兆元。

  不論是房貸抵押還是租房業務,銀行似乎總是很樂於參與到涉房貸款中來,對此,尹振濤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房貸抵押有明確的抵押物,房租貸款有清晰的場景,銀行只要考核每個人的收入水準、承受能力就能做出判斷。圍繞房地產的金融產品最大的優點就是風險可控,即壞账低,從資產角度講,涉房貸款比中小企業貸款和信用貸更具優勢。■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